第1篇:逻辑推理问题练习题
逻辑推理问题练习题
1.康大五校四年级三个班参加运动会。运动会上举行跳高、跳远和百米赛跑三项比赛,各取前三名。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1分。已知一班进入前三名的人数最少,二班进入前三名的人数是一班的2倍,而且这两个班所得总分相等,并列年级组的第一名。三班得了多少分?
2.四个小朋友进行三项田径比赛。规定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最后统计四个人的总分情况是:甲得10分,乙得12分,丙得4分,丁得7分。试求每人每项所得分数中的一种情况。
3.德国队、意大利队和荷兰队进行一次足球比赛,每一队与另外两队各赛一场。现在知道:
(1)意大利队总进球数是0,并且有一场打了平局;
(2)荷兰队总进球数是1,总失球数是2,并且它恰好胜了一场。
按规律,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那么德国队得了多少分?
4.A、B、C、D、E、F六年足球队进行比赛,每队都已赛过三场。
(1)A队三战得6分;
(2)B队三战都负;
(3)C队三战三平;
(4)D、F两队进行过一场比赛,D队的三场比赛积分为1分。
比赛中凡是胜一场的都得了2分,平局的都得1分,负一场得0分。
你知道E队的三场比赛都是与哪个队进行的.吗?比分如何?
5.有两只袋子,每只袋子里放着一块糖或者一块石子。外面都贴着一张纸,分别写着:
袋子A:这只袋子是糖,另一只袋子里放着石子。
袋子B:一只袋子里放着糖,一只袋子里放着石子。
这两只袋子纸上写的内容,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是错误的。
问:每只袋子里装着什么。
6.有甲、乙两人,他们是老实人,或是骗子。
甲说:“我们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是骗子。”
甲和乙是哪种人?
7.有五个人各说了一句话。
第一个人说:“我们中间每个人都说谎”。
第二个人说:“我们中间只有一个人说谎”。
第三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两个人说谎”。
第四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三个人说谎”。
第五个人说:“我们中间有四个人说谎”。
请问,他们谁说谎话,谁说真话?
8.某地质学院的三名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分析。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不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则完全说错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了一半的吗?
9.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赛后,他们四个人预测名次的谈话如下:
甲:“丙第一名,我第三名。”
乙:“我第一名,丁第四名。”
丙:“丁第二名,我第三名。”
丁没说话。
最后公布结果时,发现他们预测都只对了一半。请你说出这次竞赛的甲、乙、丙、丁四人的名次。
10.张大妈问三位青年工人的年龄。
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1岁”。
小陈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差3岁;小李是25岁”。
小李说:“我比小刘年岁小;小刘23岁,小陈比小刘大3岁”。
这三位青年工人爱好玩笑。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张大妈分析出他们三人的年龄。
11.五个旅游者在海滨交谈。
甲:“我从A城来,乙A城来,丙从B城来”。
乙:“我从C城来,戊从C城来,丙从B城来”。
丙:“我不从B城来,甲不从D城来,丁从E城来”。
丁:“我父亲从A城来,我母亲从D城来,我从F城来”。
戊:“甲从A城来,乙从A城来,我从F城来”。
如果他们每人都说了两句真话,一句假话,你能判断每一个人各来自哪个城市吗?
12.在一次有3人参加的讲话中,小张指责小王和小李:“你们都在说谎。”小李却说:“小张正在说谎。”小王则说:“小李正在说谎。”试判断他们谁讲的是真话,谁讲的是假话?
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
A:“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
B:“我是第一名。”
C:“G是第一名。”
D:“B不是第一名。”
E:“A说的不对。”
F:“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
G:“C不是第一名。”
H:“我同意A的意见。”
老师指出,八人中有三人猜对了,那么谁是第一名?
第2篇:逻辑推理练习题
逻辑推理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表达何种命题,其周延性情况如何
1.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
2.现在的学生都会玩电脑。
3.难道我们不该批评这种观点吗?
4.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不犯错误的。
5.有的干部是不称职的。
6.人人都应当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7.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不是稳定的社会。
8.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和发展能力是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地得以提升的。
9.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二、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真命题来驳斥下列假命题
1.价格昂贵的商品都是质量好的商品。
2.领导不能当劳动模范。
3.有些犯罪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4.金庸的作品篇篇都是经典。
5.这个班有些学生不是学小语种的。
三、根据直言命题变形推理规则,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1.由“凡是正派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推出“不光明磊落的人都不是正派人”。
2.由“所有的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推出“所有非侵略战争都是正义的”。
3.由“我班的同学都精通电脑的”推出“不精通电脑的就不是我班的同学”。
4.由“有些教师是高级知识分子”推出“有些高级知识分子不是非教师”。
5.由“有些刑事案件是不公开审理案件”推出:
(1)有些刑事案件不是公开审理案件;
(2)有的不公开审理案件是刑事案件;
(3)有的不公开审理案件不是刑事案件。
6.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都是好文章”能不能推出“好文章都是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为什么?
7.从“任何患得患失的球队都不会占居上风”能不能推出“任何不患得患失的球队都会占居上风”?为什么?
四、下列两个推理是三段论推理吗?为什么?
1.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北京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2.群众是我们依靠的对象,小张是群众,所以,小张是我们依靠的对象。
五、分析下列三段论的结构:①指出它们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项、小项和中项;②写出它们的逻辑形式,并说明是第几格?什么式?③用三段论的规则检验它们是否是形式有效的推理。
1.眼镜蛇是毒蛇,这条蛇不是眼镜蛇,所以,这条蛇不是毒蛇。
2.所有经济系的学生必修高等代数,经济系的学生是文科学生,因此,有的文科学生必修高等代数。
3.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围城》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所以,《围城》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4.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理论,而对客观世界正确反映的理论就不是神学,所以,神学不是科学。
5.药品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的,药品是商品,所以,有些商品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的。
6.凡是关系到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是关系到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事情,所以,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也要认真对待。
7.黄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六、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
1.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的;
2.在第一格的有效三段论中,小前提是肯定的;大前提是全称的。
3.在第二格的有效三段论中,前提中必有一否定命题;大前提是全称的;结论是否定的。
4.在第三格的有效三段论中,小前提是肯定的;至少有一个前提是全称的,结论是特称的。
七、在前提与结论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有效的三段论,并说明理由
1.()E()2.()AP
SA()()I()
S3.()A()4..P()M
S()M()A()
S
八、将下列省略三段论中的省略部分补充出来,并说明(1)推理形式是否有效,(2)前提是否真实:
1.他又不是学生,何必那么刻苦读书。
2.他犯过错误,当然不值得信任。
3.贪官都乐于并善于弄权,因为,他们都拥有不受约束一手遮天的大权。
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所以,邓小平理论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
5.学术论文都需要遵守逻辑规范,理论文章都是学术论文。
6.从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不会过时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一种真理。
7.遭受过洪灾的地区需做好防洪工作,我们这个地区没有遭受过洪灾。
8.拖欠租金是违约行为,因此,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9.每一位选手都希望拿到金牌,我也不例外。
10.甲:“他的行为不是偷窃,而是抢窃。”
乙:“他没有持凶器,怎么是抢窃呢?”
九、下列各段文字中是否包含有三段论?如果有,请指出并分析其是否是有效三段论。
1.人们问:在我们国家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已经被确立为指导思想,那么,能不能对它们加以批评呢?当然可以批评。因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科学真理,它们是不怕批评的。
2.喜马拉雅山脉是否从来就是世界屋脊?不。在27亿年前,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人们又是如何知道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原因是找到了化石。地质学研究一再证明,凡是有水生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地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遍布着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海洋生物化石,可见,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被海洋淹没过。
3.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了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急性病,而凡是超过群众觉悟程度企图“拔苗助长”的总是错误的。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慢性病,而凡是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又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原则的,总是错误的。
5.日资手机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劣势会被拉大。因为,日资手机企业高管层缺乏对中国市场足够了解的经理人,因此造成对市场反应慢,而部件采购也主要依赖日本进口,造成生产成本高。
6.机关工作人员老张于1980年参加工作,且一直没能分到单位的住房,因此,机关决定给予老张一次性住房补贴,补助标准按相关执行。其理由是,按房改政策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无房职工和住房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均可申领购房补贴资金。同时,该文件还指出:无房老职工(1998年12月31日(含)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可以领取无房一次性补贴。
第3篇:经典有趣逻辑推理问题
经典逻辑推理题答案
6id8j9j6711级分类:谜语被浏览15456次2013.04.07 2Q先生和S先生、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
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
S先生说:“我猜不到。”
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
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仍然猜不到; P先生也猜不到。
S先生和P先生都已经三次猜不到了。
可是,到了第四次,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
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 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3有一个牢房,有3个犯人关在其中。因为玻璃很厚,所以3个人只能互相看见,不能听到
对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