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竹林深处诗歌
竹林深处诗歌
清音听竹,冰肌玉骨,
何妨吟诗,抛尘俗
何妨作对,揽今古
香梅,馨竹
皆自寒苦
群山共天宇,竹林深处
沉醉,不知归处
筱筱竹音,啸凡俗
迷醉,未知醒何处
自春,自暑
潇潇言,飒飒风,洒洒细雨又断目
孤塚征泪,燕雀无声
悲戚译迟暮,落花垒荒凉
纤纤细腰舞超然,碧玉连天傍夕阳
有情无情淡如云,今岁明年轻如烟
我欲与风和,未知谁高歌?
我欲与竹吟,未知谁抚琴?
幽幽此山,邈邈音容,未知今昔是何夕?
第2篇:竹林深处诗歌
竹林深处诗歌
导语: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接下来小编为你们带来关于竹林深处诗歌,欢迎阅读!
竹林深处诗歌篇1
清音听竹,冰肌玉骨,
何妨吟诗,抛尘俗
何妨作对,揽今古
香梅,馨竹
皆自寒苦
群山共天宇,竹林深处
沉醉,不知归处
筱筱竹音,啸凡俗
迷醉,未知醒何处
自春,自暑
潇潇言,飒飒风,洒洒细雨又断目
孤塚征泪,燕雀无声
悲戚译迟暮,落花垒荒凉
纤纤细腰舞超然,碧玉连天傍夕阳
有情无情淡如云,今岁明年轻如烟
我欲与风和,未知谁高歌?
我欲与竹吟,未知谁抚琴?
幽幽此山,邈邈音容,未知今昔是何夕?
竹林深处诗歌篇2
竹林深处
镶嵌着大理石的小洋楼
进进出出的两腿泥
不见印象中的面包车,西装笔挺
进去,一条小径,弯弯曲曲
出来,二行扶桑,无数红花
不见水泥路,也不见沥青
晨露里,呛鼻的草烟
像一头走不出山谷的白牦牛
转悠,转悠,几声狗叫,几声猪吼
稻草垛堆得像教堂的钟楼
塔下住着就要春耕的水牛和黄牛
正在卷吃着菜叶,嫩草,呲呲有声
第3篇:竹林深处人家
《竹林深处人家》说课稿
说课:袁华江 时间:2009年10月20日 地点:初一年级组办公室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竹林深处人家》。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思路、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说课反思等八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竹林深处人家》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收获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并会运用适
第4篇:在那竹林深处作文
在那竹林深处作文
烈日当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儿烧焦味,柏油马路上冒着热气。来来往往的路人个个都“全副武装”,有的撑伞,有的带护目镜,还有的脸上涂满了防晒霜,好像人人都对太阳敬而远之。路边的花花草草都蔫了似的,个个无精打采的,歪七倒八的倚在一块。
小区虽大,却找不到一处避暑之地。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被毒辣的阳光“侵占”。
正当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条直通竹林深处的小径,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我顺着小径,一直往密林深处走。两旁的毛竹嫩嫩的.,绿绿的,时不时晃一下苗条的身子,发出悦耳的“沙沙”声。我就在这美妙声音中向前走去。忽然,竹林里热闹起来了。数不清的鸟儿在竹枝上卖弄清脆的喉咙,抑扬动听;微风拂过竹林,像一双纤细灵活的手拨过琴弦,发出阵阵悦耳的“林涛”声;几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