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教第十册《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第十册《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导入,质疑课题
1、你们曾经有过秘密吗?可以跟老师说说吗?这个秘密在你心底埋藏了多长时间?
2、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主人公是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外国小男孩鲁本,他也有自己的秘密。[板书课题]
3、用响亮的声音读两遍课题。
4、读了课题,心中有什么疑问?(年龄、国籍、什么秘密、与谁有关等)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在书中找到哪些问题的答案。
2、指名回答。
3、课件1,出示原著开头:1945年在加拿大罗伯茨海湾,一个12岁的小男孩路过商店的'橱窗时,发现了一件让他心动的东西。但是5块钱的价格几乎是全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鲁本不能向爸爸要这笔钱,他的收入全靠打鱼。妈妈多拉尽全力让全家人吃饱穿暖。
三、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抓住重点提出几个问题,将问题简要地记下来。
2、学生自主质疑、解答。
四、自主感受
1、课件2,出示学习建议:
(1)读读课文,哪些词句使你感受最深?请划下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些句子,联系实际谈谈。
2、汇报。
五、扩展
1、如果你是鲁本,你会给课文起个什么名字?
2、课件3,出示原著结尾:当我们不再为5块钱发愁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否还有如鲁本一样的秘密?它不只藏在我们心里,还要让我们至亲的人感受到爱的惊喜。
自由、用心地读读这段话,好吗?
3、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句话或小诗写出来。(课件4,播放音乐:《懂你》)
4、师生同唱《懂你》。
第2篇:鲁本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鲁本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母亲节在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为母亲做过些什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鲁本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如有不懂的问题,可质疑提问。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说说今后的打算
提示:
从鲁本的做法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举例说说爸爸妈妈为家庭,特别是为了你,都付出了哪些辛劳。
你准备在母亲节为妈妈做些什么?
七、教师小结
第3篇:《鲁本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鲁本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鲁本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1. 学习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二) 能力训练点
1. 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理解能力。
2.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感。
(三) 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珍惜母子之情,学习鲁本从小事做起,关爱长辈的美好品质。
(四) 美育渗点
感受鲁本那种善良、懂事、天真纯洁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孩子热爱母亲、口报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自读和讨论,感受鲁本为给母亲买礼物所付出的辛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阅读提示,选读课文,。
1.速读课文,找到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2.勾画、计算出鲁本为实现心中的愿
第4篇:人教第十册《养花》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条理。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1)(2—6)(7)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5、什么是“秉烛夜游”?
五、作业
1、
第5篇:人教第十册《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物喻人说明的深刻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品读重点语句的基础上,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读林清玄的散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交流与本课有关的课外阅读收获: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前老师介绍同学们阅读了几篇林清玄的作品,读懂了吗?谁来跟大家聊一聊?
教师小结: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桃花心木》。
2、交流学生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
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对于桃花心木的了解。
读课文的第二
第6篇:人教第十册《燕子》教学设计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人教第十册《燕子》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燕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
。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
第7篇:人教第十册《月光曲》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月光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第十册《月光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
2.学会7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格外”、“仿佛”造句。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4.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想象第9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美;理解贝多芬说的两次说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
教学准备: 《月光曲》和课文的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l课时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一段。
1.今天我们学习
第8篇:人教第十册《白杨》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白杨》教学设计
人教第十册《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弄清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那儿扎根作贡献的崇高品质;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戈壁、白杨的录像。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白杨树是我国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庭前屋后,道路旁边随处可见。它既不像松树那样四季长青,也没有柳树那样清新妩媚,更不能与观赏树木相提并论。也许,我们平时根本没有注意他们,可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杨的时候,你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