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语文《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语文《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语文《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教学目标
1蓖ü“温故知新”,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
2蓖ü“语海拾贝”,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3弊远脸捎铮了解成语的意思。
4蓖ü“口语交际”,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5蓖ü习作,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清事情经过,做生活有心人。
6蓖ü“自主阅读园地”,感受小萨沙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搜集自己过节的.照片。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弊远了淖榇视铮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2苯涣鞣⑾值慕峁。
3痹偎导父稣庋的词语。
二、语海拾贝
投影出示句子。
1敝该读句子,感悟诗句的意思。
2敝傅急乘惺句。
3蹦慊怪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三、点击成语
1弊远脸捎锕适拢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2敝傅加“火树银花”说话。
3苯步舱飧龉适隆
四、口语交际
(一)教学目标
1蹦苎≡褡约焊行巳さ慕谌账狄凰怠
2蹦馨涯谌菟登宄。
3毖习评价别人的讲述。
(二)教学准备
了解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
搜集自己过节的照片。
(三)教学过程
1贝统佳节知多少。
(1)抢答: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找朋友。出示一些节日名称和习俗,连线。
如:元宵节赏月
中秋节赏灯
清明节踏青
2闭先恐后话佳节。
(1)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节日,可以介绍节日的传说、过法、习俗。要求把话说清楚。
(2)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3逼咦彀松嗬雌兰邸
(1)评价要求: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介绍清楚明白。
(2)评选最佳讲述者和最佳评价者。
五、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苯岷峡谟锝患士蔚慕樯埽选择印象深刻的节日写下来。
2币写清楚在节日里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到的。
3本×吭谙白髦杏蒙掀绞被累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1鄙蠖料白饕求。
指名读,其余学生勾画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被毓丝谟锝患士蔚哪谌荩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节日讲给同桌听,要求讲清节日里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3奔体交流,互相评议,相互启发,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作出恰当的归纳,提醒:要恰当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4毖生起草习作。
5毖生自读修改,再在四人小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别人与自己一起分享。
6奔体交流评议,修改。
7毙郎图炎鳌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毖习《我不是最弱小的》。
(1)自读短文,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2毖习《唐诗帮我学作文》。
(1)自读短文,勾出自己感兴趣的诗句。
(2)谈谈自己读后的心得体会。
第2篇:积累运用七经典语文教案
积累运用七经典语文教案
积累运用七经典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格言,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写半命题作文。
4、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写好作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前准备:
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搜集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格言,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阅读短文。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格言
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
二、朗读《燕子专列》,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些什么?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半命题作文。
教学要求: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指读题目要求,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二、交流谈话
1、你有哪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
2、选择一件事跟小组的同学说说。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反馈:(总结评比作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
搜集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二、鼓励合作:
同学们可以结对子,了解家乡的变化。
三、请家长给予帮助、支持,也可以查阅图书资料,还可以采访退休的老人。
四、合作整理、选择搜集到的资料,包括文字、图表、照片等。
五、成果交流、展示。
六、把选出的资料分类办成小报展览。
第3篇: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七》 教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七》 教案(精选20篇)由网友 “jimm1e”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七》 教案,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七》 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七》 教案
教材分析
这次“积累运用”安排了“读读背背”“阅读”“习作”“实践活动”四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读背《清平乐》,知道这首词描绘了农村的风光和人们的劳动生活。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并按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树叶书签。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将制作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乐趣或收获。和同学一起参加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开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形式,集阅读、制作、展示、交流为一体,在活动中
第4篇:积累运用七的教案
积累运用七的教案
积累运用七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格言,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写半命题作文。
4、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写好作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前准备: 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搜集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格言,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阅读短文。
教学重点 :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
一、读一读、背一背格言
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
二、朗读《燕子专列》,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
第5篇:《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B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温故知新”,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
2?通过“语海拾贝”,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3?自读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4?通过“口语交际”,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5?通过习作,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清事情经过,做生活有心人。
6?通过“自主阅读园地”,感受小萨沙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搜集自己过节的照片。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四组词语,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2.交流发现的结果。
3.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语海拾贝
投影出示句子。
1.指名读句子,感悟诗句的意思。
2.指导背诵诗句。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三、点击成语
1.自读成语故事,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2.指导用“火树银花”说话。
第6篇:语文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七
语文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七
语文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七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的歇后语。
二、 阅读练习。
三、 作文。
教学重点:
学习缩写。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背诵谚语和歇后语。
1、 教师点拨,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歇后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歇后语背诵者。
二、 理解背诵歇后语。
1、 听教师讲解,学生开始自由造句。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与歇后语相关的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课后背诵有关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善良为话题讨论神话故事。
1、 你知道民间流传哪些神话故事?
2、 为什么会流传民间故事?讲解。
3、 民单故事的特点。
二、 阅读短文《七颗钻石》。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