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国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三国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作为我国的文学经典,《三国演义》一书中出现了不少成语于歇后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的成语和歇后语吧!
三国中的成语
安营下寨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把薪助火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兵精粮足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百里之才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才薄智浅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赤身裸体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犯颜苦谏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放龙入海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军令如山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
开基创业 指开创帝业
命若悬丝 比喻生命垂危
鸣金收军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谋事在人 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傲慢少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不置褒贬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步步为营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成群结队 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赤膊上阵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初出茅庐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单刀赴会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等闲视之 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抵足而眠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峨冠博带 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反败为胜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反戈一击 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骨肉未寒 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割肚牵肠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光辉灿烂 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诡计多端 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鬼神不测 测:猜想,估计。鬼神也预料不到。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缓兵之计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黄口孺子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虎入羊群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极天际地 形容十分高大。
将功赎罪 拿功劳补偿过失。
急于求成 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假途灭虢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举止失措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老弱残兵 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锦囊妙计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落荒而逃 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漫山遍野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灭虢取虞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目不邪视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强词夺理 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情同骨肉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弃暗投明 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泼油救火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切齿痛恨 形容愤恨到极点。
拭目以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尸横遍野 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声威大震 声势和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手无寸铁 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童颜鹤发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望风而逃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三国中的歇后语
1)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2)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3) 诸葛亮要丑—————不知
4)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5)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6) 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7)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8)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9)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10)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1)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12)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13)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4)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15)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16)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17)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8)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9)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20)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21)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22)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23)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24)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25)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26)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27)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28)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第2篇:三国中的成语,歇后语,诗词
1、曹操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编辑本段
2、张飞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编辑本段
3、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编辑本段
4、刘备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编辑本段
5、关羽
关云战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羽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公脖子里长肉瘤——脸红脖子粗 编辑本段
6、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有借无还、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皱眉头(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编辑本段
7、周瑜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编辑本段
8、鲁肃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编辑本段
9、其他人物 董卓、貂蝉、吕布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阿斗、蜀国战将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阿斗的江山——白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赵云大战长坂坡 ———大显神威 蒋干、徐庶、许褚、马超、庞统
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草船借箭、东吴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如: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三)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俗语、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司马懿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才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4、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诗词:
(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6)李商隐的《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7)杜宣的《江陵怀古之二》:“春风吹遍古荆州,西蜀雄关壮两眸。三国英雄茅屋里,纶巾羽扇说千秋。”
第3篇:三国中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