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李白诗句赏析
李白诗句赏析
导语:“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收集的李白语录,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1.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3.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幛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4.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5.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7.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9.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10.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1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4.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 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
16.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7.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8.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19.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1. 天生我才必有用。
2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3.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24.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25.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6.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27. 一水牵愁万里长。
28.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29.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30.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31. 万物兴歇皆自然。
3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3.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4.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35.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36.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7.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38.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
3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0. 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1.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2.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43.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44.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5.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46.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47.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8. 承宝运,驯致隆平。鸿庆被寰瀛。时清俗阜,治定功成。遐迩咏由庚。严郊祀,文物声明。会天正星拱奏严更。布羽仪簪缨。宸心虔洁,明德播惟馨。动苍冥。神隆享精诚。
49.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0.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5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2.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53.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4.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55.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56.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7.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8.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59.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第2篇: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
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这首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第3篇:李白的诗句的赏析
李白的诗句的赏析
导语:大家都知道李白吧,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李白的诗句的赏析,欢迎借鉴!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此诗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渲染边地苦寒 。“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已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可想而知其严寒。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 ,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 ,“无花”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言外之意
第4篇: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
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
《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欢迎阅读!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