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误食的方法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27 07:13: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避免孩子误食的方法

避免孩子误食的方法

4年来,6岁的小琪(化名)反复出现饮水呛咳、咳嗽发热等症状,近日中山一院医生为她找到了病因。让小琪的父母吃惊的是,老是让小琪生病的竟是4年前误食的一块塑料汤匙碎块。

据家长讲述,4年前,小琪开始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饮水呛咳、咳嗽伴发热等症状。对此,当地医院医生考虑为“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但小琪的病好了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近日到中山一院,医生觉得异常,通过给小琪做食管造影和CT检查,发现小琪的食管和气管有瘘灶,且有食管气管瘘周围炎症。

该院内镜中心主任崔毅教授为患儿进行全麻胃镜查找原因。在食管距门齿17厘米处发现一颗表面发白的物体,换独特超细胃镜(鼻胃镜)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片白色异物完全嵌入管壁内。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花了5分钟,崔毅和助手蓝文通在没有刮伤食道黏膜的情况下,顺利将异物取出。该物体竟是一块1.5厘米×2.5厘米大小的塑料汤匙碎块!

中山一院内镜中心医生文清德表示,近年来该中心已成功取出数百例消化道异物,包括鱼骨、花生米、硬币、纽扣等,但此次用超细胃镜为患儿取异物尚属首次。文清德指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婴幼儿喜欢把各种东西放到嘴里咬一咬、尝一尝,稍有不慎就会误吞了这些异物,而且患儿不能清楚表达病史,又可导致临床漏诊、误诊,进而引起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更有甚者可导致患者临床死亡。”

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误吞异物,或不明显原因出现胸痛、咳嗽、发热、进食异常,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延伸阅读:如何避免孩子误食

宝宝的好奇心强,无论见到什么东西总喜欢往嘴里塞,甚至一些具有毒性的`东西宝宝也会往嘴里送,所以说,很多东西对宝宝来说是不安全的。宝宝免疫力低,调节能力差,一旦误食后造成的伤害程度比成人更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不可慌张。应该沉着镇静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宝宝度过危关。家中有幼儿时,小颗粒的物品要看管好,不要到处放。

一、物品存放要讲究

1、 盛放坚果、豆类的容器盖子要旋紧到宝宝不能自己打开的程度。父母也不要给不适合孩子吃的食物,如小果冻、花生、瓜子、汤圆或荔枝等,一定要喂食,请先处理过以使宝宝好吞咽。

2、照顾小孩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教育大一点的孩子,不要随意塞东西给小孩子吃。

3、 易引起宝宝误食的物品要存放位置高,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或者干脆锁上。绝不将过小的物品提供给孩子玩,如1元以下的硬币、各式钮扣等等,只要直径未超过3.17公分〈约喉咙的宽度〉、长度小于5.17公分的小物品,就不该让孩子任意取得。

4、确保软体摇铃、挤捏玩具、出牙玩具即使是在最压缩的状态也不能完全塞入孩子的口中。

二、良好的进食习惯

1、宝宝进食时,不要边说话、嬉笑边吞咽,让食道与气管动作不一致,使得食物误闯入气管。

2、不要让宝宝在进食过程中吵闹、跑、跳。

3、监督宝宝进食,阻止宝宝将不能吃的物品放入口中,家长应及时发现和给予纠正并教育宝宝。

4、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服用药物,因为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要告诉宝宝药不能随便吃。

5、将坚硬的食物加工成较小颗粒或烹饪软烂糊状后再给宝宝食用。

三、父母定期检查

1、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如果他们仍有啃咬物体的习惯,都要确保玩具或玩具部件尺寸足够大,不至于被孩子吞下、塞住嘴或喉咙。经常查看宝宝衣服、被褥及生活用品、家具上的小物件是否有松落现象。

2、检查填充动物玩具和布娃娃的缝合处牢固结实,确信眼睛、鼻子、纽扣、带子或其他装饰品固定良好,不能被拉下或咬下。

3、检查宝宝的玩具是否有零件松动,避免给宝宝有可拆卸成小块零件的玩具。

4、检查家中是否有遗落的硬币、钮扣等小件物体,防止宝宝拣起放入口中。

这时的宝宝监护人要心细如发,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小宝宝的身心安全健康。

第2篇:避免孩子撒谎的方法

避免孩子撒谎的方法

情景剧上演

妈妈告诉壮壮不能吃桌子上的巧克力,但当妈妈没注意的时候,壮壮还是将巧克力塞到了嘴里。妈妈发现时就将壮壮叫过来,看着他嘴边上的巧克力问:“桌上的巧克力不见了,你知道是谁把它吃掉了?”壮壮说:“不是我。”

4岁的南南很气愤地冲进起居室,对妈妈抱怨说:“我恨奶奶!”妈妈吃了一惊,回答说“不,你不恨奶奶,你爱奶奶!奶奶常送你礼物,带你出去玩,你怎么能说恨奶奶呢。”但是南南还说:“不,我恨她,我不想再看到她。”这下妈妈真的生气了,她打了南南。

南南不想再接受惩罚,于是他改变了说法,他说:“妈妈,我真的爱奶奶。”于是妈妈也回应了南南还拥抱他。

妈妈错在哪里?

错就错在,壮壮妈提问的方式不对,导致孩子说慌。而南南妈则让南南知道,妈妈喜欢说谎的孩子,因为妈妈爱听让人高兴的话,所以,必须跟妈妈说她希望听到的话,而不能说自己真实的想法。

心理学家支招

聪明的妈妈会直接把孩子叫过来,说“我看到你吃了那块巧克力!”而不用给孩子撒谎的机会。

另外,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诚实,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既要听让人高兴的真话,也要接受让人不愉快的真话,也许可以承认他的不高兴:“哦,你不再爱奶奶了,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奶奶做了什么事让你如此生气?”

4~5 岁以前的孩子还处于前运算阶段,他的思维是以自我中心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对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孩子之所以说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家长才不生气。

4~7 岁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分出自己的意愿与权威的要求,在此阶段的后期虽然可以作出区分,但只关注服从权威的实际效果,比如认为:服从是对的,因为这样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冒着让大人生气的危险去选择“诚实”,另一方面我们说话不要拐弯,要直接讲真话。我们希望能让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底线就是:不给孩子制造撒谎的.机会,造成防御性谎言;当孩子说谎时,也不应该表现得生气,或是充满说教与批评,让孩子误认为,大人不爱听真话,说假话大人才会爱听。

所以,小孩子不好的习惯也意味着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家长们也要及时改正哦。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给孩子制造出撒谎的机会。

孩子为什么撒谎

1.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2.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孩子认为正常的途径家长不可能同意就撒一个谎来强调事情的合理性。比如:孩子想要钱买玩具,就撒谎说学校组织活动。

3.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上学了,就会说“我肚子疼”。

4.因害怕训斥、打骂。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孩子撒谎怎么办

1.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

2.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3.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

4.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5.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6.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7.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孩子做错事,要作调查研究,鼓励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

8.如果孩子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请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表扬他。

9.如果孩子还是一再地说谎,家长最好了解清楚孩子撒谎的原因,认真地分析一下,必要时请教一下儿童心理专家。

第3篇:夏季避免孩子外伤的方法

夏季避免孩子外伤的方法

夏天,孩子到户外比较爱玩、爱跑,夏季如何避免孩子外伤?。但是有一个事情很难免,夏天容易摔伤,比如看到孩子膝盖上。或者是各个关节处会有很多擦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以后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以及后期如何帮助其早日康复。夏天孩子穿的小裤衩、背心,又喜欢跑、跳,而大一点幼儿爬上爬下的。这时候他难免有磕伤、划伤、碰伤、擦伤,那么有的家长就要问了,是不是孩子一旦受伤,我们就要马上抱着孩子往医院跑,甚至往急诊跑呢?

其实遇到小儿外伤,家长大可不必那么恐慌,特别是一些小的滑伤更是大可不必。因为这样一来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恐惧,同时也会给医院增加负担,另外去医院,还会增加孩子染疾病的风险。其实到了夏天,家里面最好备一些能够处理很轻的小儿外伤药品和处理工具。

那么什么样的伤可以不去医院呢?作为妈妈如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避免孩子误食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避免孩子误食的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