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调查报告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27 07:13: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调查报告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课题,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了解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如何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框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了XX市、XX县、XX县三个不同类型的县(市)进行了深入调研。专题调研组采取全面调查、统计分析、个别访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当前XX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发展现状

XX市是传统农业大市,现有160个乡镇,1336个行政村,12402个自然屯,农户96.72万户,农村总人口3967.16万人,耕地面积2399.26万亩。截止20xx年末全市村级总资产38.54万元,固定总资产10.35亿元,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2857.42万亩。近年来,XX市坚持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兴办农村经营实体,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选好“头雁”,配强班子,提升组织保障功能。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至要。因此,我们坚持一以贯之抓好抓实村级班子建设,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以及下派任职、跨村任职等多种办法,全市培养选拔了一大批年纪轻、文化高,懂经营、会管理,基础好、威信高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同时,抓住后进村整顿、弱势村转化等有利契机,先后调整村“两委”班子545个、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主任348名。二是不断提高村级干部能力素质。通过“菜单”点学、专家讲座、集中办班等多种途径和办法,集中对村级党员干部进行引资上项、企业管理、市场经济等方面内容的专项培训,并组织深入到甘南县兴十四村、山东寿光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强化其发展经济意识,开扩视野,更新观念,提振信心。2008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培训村级干部4.2万人次,其中外埠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2360人次。三是认真落实激励保障机制。为激活村级单元招商活力,我市进一步拓展抓产业项目的责任主体,实行市、乡、村三级抓项目、抓税收领导责任机制,并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落实激励政策,先后为453名村党组织书记办理了养老保险,将45名纳入乡镇事业编制管理,把128名上挂乡镇党政副职,极大地激发了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引资上项热情。20xx年以来,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共引进各类项目292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额11.2亿元。

2、因村施策,模式创新,推进集体经济多元发展。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情,按照经济实力强村、经济特色村、经济“空壳”村等不同类别分别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创新出了三个发展模式。一是资源开发型模式。立足村级集体资源优势,组织引导村级组织用好、用活集体现有资源。XX市涝洲镇安业村利用紧邻松花江、靠近哈尔滨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村集体资源发展果蔬采摘园、建设沿江生态农业景观带,大搞生态旅游,使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增长,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全市451村推广。二是股份合作型模式。针对村级集体资金匮乏的实际,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土地合理流转,以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合股经营的方式,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民群众双增收。XX县XX镇XX村以引进的哈尔滨神农集团所属乐姆现代农业公司为牵动,以村级组织为主导,以农户为主体,组建了2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个农机股份合作社,170农户以土地入股进社,合作社每年确保每亩保底收入300元,社员按股分红,每亩年平均分红600元,村集体年收入50多万元。目前,此类模式已在全市523个村成功推开。三是项目带动型模式。注重发挥项目建设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村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并屯腾村迁地的办法,提高农村土地收益率。XX市XX镇XX村引进投资4000万元的大项目,合并9个屯建新村,整理出土地面积3000亩,不仅一步实现“村民变市民”,而且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0万元。此类模式已在全是267个村推开。

3、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根据各村之间地域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抓重点、攻难点”的办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一是规范集体资源出让承包管理。当前,集体土地、草原、水面等出让承包仍是我市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以往在集体资源承包过程中出现的价格混乱、合同手续不规范,致使集体收入流失问题,我市对各乡村集体土地、草原等资源重新进行全面核实,确定权属关系,对发包形式、合同文本做出统一规定,对各种资源承包价格进行重新确定,对承包期限按《土地承包法》执行,并制定增长比例,对全市承包费用的收支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查,彻底改变了过去集体土地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的现象,逐步使我市集体土地、草原等承包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008年以来,全市共废止违规合同4481份,清理违规发包资源9.6万亩、资产7191万元,防止集体资产流失6217万元。二是积极提供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乡村充分依托各地地缘、资源等优势,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协调小额贷款、盘活闲置资产等措施,鼓励外出返乡能人、种养殖大户等带头兴办创办资源开发型、生产加工型、商贸流通型、股份合作型等村办企业和富民增收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增加集体积累和农民收入。目前,全市村办企业达到615家,村级集体年收入实现1650万元。三是注重发挥干部包联部门帮建作用。对一些自然条件差、长期经济落后的后进村,市、县、乡三级都采取了“领导联、单位包、干部挂”等办法,积极为集体经济发展“开绿灯”、“架金桥”。几年来,全市共抽派1300多名干部包村抓点,帮助研究制定经济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586个,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2000多件次。农委、国土局、中小企业局、农村经济管理等相关部门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环境、优惠政策和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形成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第2篇:积极创办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积极创办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江西省全南县培育农村新经济组织的调查与启示

一、全南县培育农村新经济组织的经验做法

2、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各类经济服务组织规范有序发展。

3、健全服务机制,各类经济服务组织积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提供信息服务。为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用信息指导生产、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乡村经济服务组织采取有效手段,广泛收集农产品市场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广大农户。去年该县各类服务组织共发布各种有价值的市场信息3000余条,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近年来,各类经济服务组织根据掌握的信息,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无籽西瓜、荷兰豆、甜玉米、西园椒、毛瓜等一大批适销对路、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蔬菜新品种,销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深受当地市民的欢迎。二是提供技术服务。协会在产前把种子和部分农药、化肥赊销给农户,产中则派出专人通过集中办班、印发资料、实地指导生产等方式,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保证农产品高产质优。据了解,仅该县城厢镇农产品流通服务公司一家去年就直接为农民印发资料1500多份,办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三是搞好流通服务。协会一头和公司(老板)签订购销合同,一头和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以保护价全部收购种植的产品,市场行情好时,则按市场价收购,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4、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既壮大经济组织,又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协会坚持对内服务对外赢利的原则,日常办公经费主要由销售大户赞助,一些协会每年只向会员收取20元会费。同时,销售大户在产前与一些农民制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在产后收购所有的蔬菜,并承诺如果市场价格高则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则全部按保护价收购,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了农民的最大利益。保护价制度的执行,增强了协会与农户之间共同抗拒市场风险的合力。今年春季,仅县乡两级干部领办、创办的服务组织就已经和珠海健民果菜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销售公司签订“订单”蔬菜1.6万亩,产品全部包销。促使3000亩无籽西瓜、2200亩南瓜、1200亩甜玉米等市场看好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得到顺利落实。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3篇:积极创办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积极创办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江西省全南县培育农村新经济组织的调查与启示

近年来,全南县积极创办协会、服务中心等各种形式的农村新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该县共创办各类经济服务组织145个,涵盖蔬菜、果业、渔业、蚕桑等协会组织,参与农户达2000多户。其中,今年前三季度仅发展“订单”商品蔬菜一项就达3.5万亩,实现产值7378万元,为乡村提供组织管理费107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320元。

一、全南县培育农村新经济组织的经验做法

1、建立导向机制,努力营造创办经济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该县各乡镇选派干部到经济组织从事服务工作,并实行“三保二优一挂钩”政策:即保留其原来编制、保留原有职务、保留原有工资级别,成绩突出且德才兼备的优先培养入党、优先提拔重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积极创办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江西省全南县培育农村新经济组织的调查与启示

一、全南县培育农村新经济组织的经验做法

2、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各类经济服务组织规范有序发展。

3、健全服务机制,各类经济服务组织积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提供信息服务。为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用信息指导生产、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乡村经济服务组织采取有效手段,广泛收集农产品市场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广大农户。去年该县各类服务组织共发布各种有价值的市场信息3000余条,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近年来,各类经济服务组织根据掌握的信息,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无籽西瓜、荷兰豆、甜玉米、西园椒、毛瓜等一大批适销对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