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川省成都导游词
四川省成都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们光临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
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元前316年,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的.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成都曾前后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源。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唐代,成都有“扬一益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其间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化。
成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工艺之乡。蜀绣、蜀锦名满天下,列入中华四大名绣、四大名锦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艺独特,为历代传世名品,近代汉墓出土的文物中许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证;唐代成都出产的“雷琴”,载誉全国,被声乐界视同珍宝;成都的印刷业在宋代是全国三大印刷业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赞誉,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中有五代时期成都的木刻“历书”,为世界最早的木刻历书印本;成都的造纸业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用纸;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薛涛笺”被文人诗客视为上品。成都的金银丝制品、竹编、草编、也都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
成都是灿烂的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官办学堂、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汉赋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马相如、扬雄两位,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诗人薛涛、音乐家段安节、五代词人欧阳炯、绘画大师黄筌、宋代学者《资治通鉴》副主编范祖禹、理学家魏了翁、医学家唐慎微、明代文学家杨长庵、清代著名的“儒将”岳钟祺,加上现代文学巨子巴金、艾芜、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
第2篇:四川省成都
四川省成都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4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悼念(dào)糟粕(pò)刚劲有力(jìng)图穷匕见(jiàn)B.喘气(chuǎn)采撷(xiã)相形见绌(chù)飞来横祸(hâng)C.桎梏(gù)巷道(xiàng)一塌糊涂(tā)泾渭分明(jīng)D.麻痹(bì)鞭挞(tà)装模作样(mó)不屑一顾(xiâ)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艾蒿(hāo)木讷(nà)锲而不舍(qiâ)溘然长逝(kâ)B.浸透(qìn)胆怯(qiâ)张牙舞爪(zhǎo)屏声敛气(bǐng)C.庇护(bì)账簿(bù)垂涎三尺(xián)一哄而散(hōng)D.讣告(fù)炽热(chì)莘莘学子(shēn)载歌载舞(zài)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撰(zhuàn)愤懑(mân)蜷缩(quán)人才济济(jì)B.箴言(zhēn)栖身(qī)框架(kuàng)三缄其口(jiān)C.悲怆(chuàng)信笺(qiān)昵称(nì)强人所难(qiǎng)D.蹩脚(biã)宁谧(mì)肋骨(lâ)惴惴不安(zhuì)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通牒 真知卓见 因材施教 B.感慨 博得 瑕不掩瑜 恰如其份 C.家具 籍贯 不修边幅 提要钩玄 D.挟迫 溃败 蜂拥而至 意气用事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干燥 通宵 陨身不恤 明枪暗箭 B.桥墩 惋惜 敝帚自珍 谈笑风声 C.喋血 题纲 察言观色 洗耳恭听 D.和睦 雀跃 奋笔疾书 欢度春节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毕竟 严竣 彬彬有礼 至高无上 B.诙谐 炫耀 出奇致胜 直截了当 C.磋商 下榻平心而论 满腹经纶 D.沉湎 经典 剑拔弩张 歪门斜道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中学生由于长期使用键盘打字,其书写越来越不规范,字经常写得龙飞凤舞,让人看不明白。
B.鲁迅先生振聋发聩的呐喊,使不少国民惊醒:我们真的快要死去了吗?我们的社会真的已经腐朽
了吗?
C.2014年成都大庙会,除了展出了各式灯组外,还摆放了不少花卉,这些花争奇斗艳,若用天花乱
坠来形容,实不为过。
D.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深深影响着他幼小的心灵。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周国平女儿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B.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C.阿方索的新作《地心引力》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其内容和形式评头论足,赞赏有加。
D.近年来,余秋雨一直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他创作的散文不落窠臼,被人们称为“文化大散文”。
9.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 作形成的。
(2)我对豆腐有一股温情,它甚至影响到我的 态度,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都是春天。
(3)教育是门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臣服。管理学生的方式如果只是约束,这样的教
育 太过拙劣。
A.原型 处事 难免 B.原形 处事 未免 C.原型 处世 未免 D.原形 处世 难免 10.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
现,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虽然 但 然而 也 然而 B.即使 也 但是 都 而且 C.虽然 却 不仅 也 而且 D.即使 也 虽然 都 然而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从某种角度说,它影响了一
代中国人。
B.刘墉的《萤窗小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
自然C.2013年堪称网络流行语的井喷年,“女汉子”、“土豪”、“点赞”、“小微”接踵而至,这种井喷也
营造出2013年最为特别的风景。
D.巴金晚年创作的《随想录》,是对周遭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大胆揭示,温雅中蕴含着庄严的愤怒。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近65%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良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B.中学开设法律课,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向现代化的 法治国家迈进。
C.“中国达人秀”这类选秀节目,不仅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普通人找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让我们懂得普通人成就自我的关键所在。
D.近日,国家发改委要求物价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清理和取消涉及群众生活的不合理收费项目,缓解群众生活费用增加。
13.下列句子中,对运用的修辞手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树比作美丽、娇柔的新娘。
C.想到这里,他的忧愁已经漫过终南山,弥漫天下了。
——此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杜甫深深的愁苦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D.《北京晚报》有这样一则新闻,其标题为“最流行的民生短语和网词:豆姜苹蒜全入列”。在讲到大蒜价格时提到一个新词语“蒜你狠”,这个词语取自俗语“算你狠”。
——“蒜你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大蒜的价格猛涨。
14.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其下联是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每小题3分,共9分)文化时间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做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马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界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般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有删改)15.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B.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C.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
D.“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17.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时间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
C.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
D.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①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②,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注】①缪(miù):假装。②裈(kūn):裤子。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见而说之 说:通“悦”,高兴 B.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舍:居住 C.长卿谢病不能往 谢:推辞
D.长卿第俱如临邛 如:如同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 ②乃为装遣荆轲 C.①乃著《子虚之赋》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D.①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凭借资财担任郎官一职,早期侍奉不喜欢辞赋的景帝,后来到了梁国并与读书人和游说
之士相处多年。
B.王吉当时担任临邛县令,交好并帮助司马相如摆脱困境。他坚持拜访司马相如,提升了司马相如
在富人心中的地位。
C.卓王孙为临邛县富人,与程郑置办酒席款待王吉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受邀参加宴会,他的风采
倾倒满座宾客。
D.卓文君寡居父亲家,席间偷窥并喜欢上司马相如,与其私奔成都。后来卓文君因当垆卖酒感动父
亲而得到资助。第Ⅱ卷
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4分)译 文: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4分)译 文:
五、用斜线“/”给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划7处)(7分)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六、补写出下列名篇或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5分)1.,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2.携来百侣曾游。(《沁园春·长沙》)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4.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5.但我不能放歌。(《再别康桥》)6.她飘过/像梦一般的。(《雨巷》)7.,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8.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9.,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10.,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12.子曰:“,必先利其器。”(《论语》). 13.子曰:“见贤思齐焉。”(《论语》)
14.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论语》)15.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科波菲尔虽然遭受了种种磨难,但是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之后,最终尝到了人间的幸福;《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八十多天没有打到鱼,还是坚持出海捕鱼,终于打到一条大鱼了,却遭遇了鲨鱼的袭击,但还是坚持殊死搏斗,虽然最后拖回来的只剩鱼骨头。有的奋斗有回报,有的奋斗没回报,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奋斗精神,却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抒发真情实感;③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成都七中高2016届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B(A图穷匕见(xiàn)C巷(hàng)道D装模(mú)作样)2.D(A木讷(nâ)B浸透(jìn)C一哄而散(hòng))3.B(A人才济济(jǐjǐ)C信笺(jiān)D肋骨(lâi))4.C(A真知灼见B恰如其分D胁 迫)5.D(A殒身不恤B谈笑风生C提纲)6.C(A严峻B出奇制胜D歪门邪道)7.B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A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不合语境。C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此处用错对象。D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与“之第”重复。)
8.D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A形容十分愤怒。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拍案叫
绝”。B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此处语意重复。C指无聊的人随便议论妇
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细节上多方挑剔。此处褒贬误用。)
9.C原型:特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
(多含贬义)。处世:强调与人相处。处事:处理事务。未免:不能不说是„„。难免:不容易避免。
10.B 11.D(A主客颠倒,应改为“对于中国青年来说”或“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B强加因果。C“营造”和“风景”搭配不当。)12.C(A不合逻辑,“近”“左右”矛盾。B句式杂糅,去掉“目的”或“为了”。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压力”。)13.D谐音双关 14.C 二
15.A(B根据第4段,是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C根据第5段,是不可逆时间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D根据最后一段,“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原文无根据。)16.B(根据第4段,“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可知,这不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17.D(根据最后一段,“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错。作者认为,钟表的旋转摆动,标志时间的循环往复,而发条的松弛才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三
.D如: 到
19.C副词,“于是”(A代词,“他的”;代词,代那件事。B动词,“担任”;动词,“整理”。D连词,表承接,“然后”;连词,表转折,“但是”。)20.D卓王孙以女儿女婿卖酒为耻,他资助女儿主要因为昆弟诸公的劝说和维护自己的面子,是不得
已而为之。四
1.适逢梁孝王去世,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会”“卒” “无以”各1分,句意1分。)2.卓文君在夜晚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于是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亡”“乃”省略句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逢粱孝王去世,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于是,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辞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配不上他。宴会完毕,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文钱。”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说:“长卿,只要你同
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站在垆前卖酒,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五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六(1)鹰击长空(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粪土当年万户侯(4)向青草更青处漫溯(5)悄悄是别离的笙箫(6)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7)风萧萧兮易水寒(8)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9)万里悲秋常作客(10)丛菊两开他日泪(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4)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5)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3篇:成都导游词
成都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都导游词1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武候祠堂碑》。系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到武候祠拜谒诸葛亮,事毕,令人刻建了这通石碑,故此碑又有“唐碑”之称。
三绝碑的碑文,由武元衡的慕僚,节度掌书记裴度所撰,裴度一生历事四朝,后数度为宰相,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丹者柳公绰,当时为成都府少尹,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后任过兵部尚书,其书法端庄浑厚,结构严谨,也是当时的书法家,二人史书有传。镌刻人为当时著名的工匠鲁建。
三绝碑的碑文分
第4篇:成都导游词
成都当代风貌
有关成都的历史和发展的史话,我们就说到这里。让我再为大家说说今日成都的现状。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三大特色。下面,请让我分别简述一下: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源地。蜀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温江县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龙马古城和附近的广汉三星堆等遗址说明,蜀汉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成都作为数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区的首府,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宏伟,效益长远,被誉为 “独奇千古的天府银河”她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
还有三国遗迹武侯祠、杜甫草堂、宗教文物更加不胜枚举、今日成都
今日成都,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第5篇:四川省成都市场营销计划书
四川市场营销计划
纲要
一:SWOT分析
二:2011年8月——12月营销目标
三:营销策略
四:团队建设
五:目标进度分解
SWOT分析。
1:优势:。重庆XXX营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国家发明专利,有着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公司最大两大股东XX集团和XXX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了足够的新品上市政策。
2:劣势。冲调银耳和即食银耳在市场上都属于新品,无可比性,市场不成熟,需独立培育市场,培育消费者。
3:机会。由于独一无二,无竞品,而市场容量大,很有机会创造香飘飘奶茶一年销售7亿杯的佳绩。
4:威胁。虽无竞品,可与奶茶类同属杯状冲调食品,如不能突出营养,健康,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奶茶的冲击。
2011年8月—12月营销目标
1:全渠道8到12月份完成冲调类和即食类销售额500万。
2:完成KA卖场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