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秋游黑马溪散文
秋游黑马溪散文
黑马溪村是辰溪县田湾镇鸡岩村的一个李姓自然村,立村四百多年,离县城五十多里。2016年初秋时节,天高气爽,辰河文化社组织30余人观光游览。
上午,车队从辰阳古镇出发,全程虽是水泥路,经田湾过金坪就进入山区,山势陡峭,公路崎岖逶迤,山峰嶔崟巍峨。至鸡岩山,抬望眼,白云游逸,高山连绵,植被丰茂,满目苍翠;一座座山峦白云缭绕,如梦似幻……观蓝天,碧蓝如玉,纤尘不染;山峦上,清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花木的清香,令人陶醉于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我由心底赞叹: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我们一行沿山路向下步行至黑马溪村,沿途有多种奇花异草和野果。全村傍山建有二十来栋木房,造有四十来亩梯田。这里的木房榫卯结构,雕梁画栋,气势不凡,可惜大部分常年无人居住,残破不堪,满目苍凉,令人惋惜。
四十来亩稻田,养有稻花鱼。几个村民正在收获稻花鱼,喜笑颜开,活蹦乱跳的鱼儿也让游人欣喜。不断有人向村民购买稻花鱼,村民和游人皆大欢喜。
稻田傍山修有一个大水沟,用石块砌成,清流潺潺。稍加堵截,可将水引入稻田;只要将稻田排水口挖开,又可排干稻田水。这是黑马溪的源头,黑马溪是田湾干溪的一个源头;这水沟就是稻田自流排灌系统,这里虽处高山,也能旱涝保收。
村庄最低处建有一座三层木质“曾龙神庙”,是全村最高大的建筑,飞檐翘角,气势浑宏,精致壮观,每一层楼都有祭祀的神像。这是主要纪念最先来此开拓而献身的曾龙兄弟的神庙,庙中置有大钟、鼓,逢年过节,全村老少参与祭祀,热闹非凡。焚香鸣炮,击钟鸣鼓,声振山峦。据老人介绍,庙里的大钟铸造精美,有400多斤,是清朝时先辈从常德特制的,费了九年二虎之力,经清浪滩船运马载,从球岔就靠人工抬运回来,走40多里崎岖山路,历尽艰难。由此可见,古人于信仰,意志上的坚强,于创造,精神上的团结,今人无可比拟。
村庄虽小,但每一处设施都是农耕文明的精美记忆,渗透了坚毅的品格和高超的智慧,铸就了勤劳善思、团结奋进的灵魂。
改革开放后,这个村庄的很多人或是考入学校,分配到外地工作,从政从教;或是经商创业,在外闯荡,均创造了优异的'业绩。大部分因奔忙于事业,不能返乡了,留下了一栋栋漂亮的大木房正东倒西歪,令人痛心惋惜。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这个一百多人的村庄,只剩下几位老人坚守家园,给外迁的亲人留下了无尽的根的回忆。
朋友们恋恋不舍,无不感慨自然之美而又有现实之酷。走到村里,能悟“行到水尽头”的探索;来到村后山,有“坐看云起时”的禅意,这就是现实中的桃花源。
这真是一个值得留连与回忆的好地方。
第2篇:嵕山,黑马散文
嵕山,黑马散文
嵕山,大唐文脉延伸的一个亮点。
曲江,大唐文脉延续的一个焦点。
唐诗盛兴的1300多年后,神秘峻拔的九嵕山下腾跃出一位俊健的黑马,谁也不知他是六骏中那位的转世精灵。他的仰天一鸣令陕西文坛为之震惊,令散文领域灼灼瞩目,他就是青年作家范超。
九嵕山是范超崇拜里的土天堂。土天堂里生土天堂里长,土天堂是他强健筋骨、体味人生、孕育智慧、生发梦想的摇篮。少年的范超饱读诗书心张双翼,怀揣飞翔的梦,用书本为自己铺就了一条起飞的跑道,高校里汲取远航的燃料,媒体中频频展翅试飞,终于有一天,他的身影与白云互动于高空,他的声音和雄鹰争鸣于旷宇。他的创作实力他的文学素质他的文化修养得到了验证,他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
“范超是位绝顶聪明的天才。”我对这个定语也保持认可态度。“范超怕是文曲星转世吧!”我赞成这样的猜想。而我则认为:范超是当下秦地散文领域里的一匹黑马。回顾短短数年,范超就从一个报人转型为名不见经传的文学新秀,继而从一位文化干部升格为不胫而走的散文名家。他的成名与当下那些凭“外家功”,靠炒作出风头者不同。勤奋、执着、灵性是他唯有的三件法宝,灵性占主导,否则他的《土天堂》就会流俗,就不会有那些与众不同、近乎于另类且不造作亦不晦涩的'语言诞生,更不可能吸引来广大的读者与学者为之执迷对其研究。
愚以为,近10年来,秦地文学领域雏凤清于老凤声者有之,见龙在田锋芒利者有之,老树频发新枝叶者有之,然而,其中多数缺乏社会责任感者、没有生命忧患意识者、淡化人性良知者、私语化欲望化者,不少作品无不舞动着阴暗、无奈、功利、无畏的蟹爪,文学于他们只是攫取名利的工具。面对这些道德滑坡现象,艺品与人品孰重孰轻,范超没有含糊过,不然,那些阳光、爽朗、哲理、积极向上,精美怡人,毫无矫情的文章从何而生。范超创作重在创而淡于作,作而易出平庸流于俗,创造则不然,学十车嚼烂消化吸收,排除糟粕,能滋养你并为你生辉的东西能有几许?这才是学和用的真谛,拿老师了多少,再还回去后你若两手空空算徒劳,若余些许都算有功,这些许收获便是你繁衍新课题的种子,比那些东摹西仿,总无新意的的“大作”有价值。2010年范超散文集《土天堂》荣膺冰心、孙犁等四大散文奖项。沉默半年后,2011年8月又应邀赴北大领取全国散文奖并在散文论坛盛会上发表演讲,可谓成就诱人。这些年来,范超一直在不断的突破传统与定式,突破自我,探索新路,创造新题,努力使散文创作能出现一个新的起点。如此,范超可就任重道远了。
大地结香,五谷与蔬果是芳香之源。
《大地结香》是范超又一种风格的系列散文集,届时,秦唐大地又会溢满范超文字那不尽的幽幽馨韵,曲江厚重的人文与广大的空间给范超这个秦地散文领域的黑马以施展才华,任意腾跃的机遇,机遇是范超的又一优势,这是天赐神置,命中注定,善者有福报!阿弥陀佛,勇哉黑马,幸哉范超。
第3篇:寻找黑马的散文
寻找黑马的散文
中午时分,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铁开过来了,它像一条白色的巨莽拖延着我的视线,我站在高架桥下的沼泽地里,目送它奔向远方的城市。我忽然觉得火车应该涂上黑色的油漆,那样它跑起来就是一匹飞驰的黑色骏马,旷野的风也无可与之匹敌比。
我喜爱马,尤其是黑色的马。在一个久违的梦里,我走在乡村公路上,意识错乱地觉察到四周响起浓重的鼻息声,当我回头张望的时候,一匹黑色的马驹正在我的'影子里行走,它伴随着我,我始终不明白它要跟我到哪里?我没见过黑色的马,我家附近的马市上也只有一些衰老的棕马,它们骨瘦如柴,整日没完没了地嘶叫,愤怒的时候就把屎尿撒得到处都是。我喜欢观察马的眼睛,尤其是那些罕见的泪眼,透过混浊的玻璃体,我几乎能感受到马的心跳。
然而马的哭泣并非都值得赞赏,有的马会因为皮鞭的刺痛、吃不到甘甜的夜草
第4篇:秋游西溪湿地
秋游西溪湿地
秋游西溪湿地1
星期五秋高气爽,是一个秋游的好日子,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来到西溪湿地。
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前延伸,小路的两旁绿树成荫,种着桂花树、樟树、柿子树……火红火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不禁让我垂涎三尺。
走入一条羊肠小道,浮现在眼前的便是“鸟的天堂”,据说,这里的鸟儿有好几十种,都隐藏在枝丫之间,瞧,一只棕色和白色相间的夏候鸟飞了出来,紧接着,又有一只鸟飞了起来,这让我想到了课文《鸟的天堂》,从外观上看去,一点也看不出,但走进一瞧,你就可以发现它们隐藏的有多好。
接着,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西溪湿地的一座博物馆,里面的介绍的内容正好与我们现在学的科学相符合,原来地球表面泥土的颜色与地壳里面的泥土的颜色是有所不同的,而且为了方便观察,在模型的下方,
第5篇:秋游西溪作文
秋游西溪作文
家乡杭州的西溪湿地远近闻名,但身为一个杭州人,我对西溪湿地却没有多大印象。今天秋游有幸再次饱览它那美丽如画的容貌。
下了车,我们以小队的形式进入西溪湿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参天大树,之后每隔一段路,都会有一两颗小树,微风吹过,小树随风摇摆,发出“飕.飕”的`声音,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许多事物在一起可以夸张地说成海,许多花称之为花的海洋。西溪有数不尽的树,可所谓是树的海洋啊!”我不禁发出啧啧赞叹声。
在一览西溪湿地的美貌后,我们踏着石头铺成的小路走向湿地博物馆。这时天空以起了一层薄薄的雾,给这仙境般的地方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终于到了,我们好奇地四下张望着。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标本,有大雁、天鹅、扬子鳄、马鹿,它们似乎都是活的,或在引吭高歌,或回首张望,有的马鹿还扬着蹄子,似乎马上就会急
第6篇:秋游散文
秋游散文
对于家乡,我始终怀有深切的情感、眷恋着它的美景。且不说庄严肃穆的伏羲画卦亭、大树参天,典雅古朴的奎星楼、蔡侯观灯的玩河楼、看花楼、神奇的白龟、珍贵的蓍草、郭庄楚墓、蔡国故城、以及新建的“李斯公园”、古式建筑“白云观商业大楼”、蔡明园门楼等等,光是家乡的秋色就足以使我流连忘返了。
说真的,每当农历九月,家乡的天气常是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的。即便偶有细雨,也是稀稀拉拉,如丝如纱,那景象正像点缀着百花的梦境;即便偶而有温柔羞涩的清风吹过,自然是情意深厚了,既像一支甜甜的小夜曲,又似热恋情人的亲昵吻。庄稼、野草、黄花、红果遍布原野,五彩纷呈,丰收的田野像漂亮的新娘,让人心醉,怎能端详得够呢?瓜果溢香,沁人心脾,怎能无动于衷呢?
不过今秋回到家乡,我终于有兴致到野地里一游了,也许是心境的变化或者离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