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摩农具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23 07:12: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抚摩农具散文

抚摩农具散文

一、深入泥土的铁锨

和许多农用工具一样,铁锨是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与土地亲近和接触,与草木抚摸和撕裂,根据劳动的需要,逐渐摸索和探索,智慧的发明和创造。现在,没有人能说清第一把铁锨产生于何时,也没有人能说清这一把把普普通通,结实耐用,劳动者一年四季几乎不离手的铁锨究竟穿越了多少风雨岁月和时光,为人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和用途。

一把铁锨在田野里是一个劳动场面,无数把铁锨在田野里就是无数个劳动场面。由一只小小的方形或圆形的铁锨头和半截滚圆、细长的木把构成的铁锨,一次又一次插入肥沃的厚土中,与生长万物的土壤亲密接触,为无数劳动者带来快感和劳动的收获,为村庄、田野、土地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是铁锨最先深入泥土,最早知道泥土的温度和墒情。

有时候农人出门,总忘不了肩扛一把铁锨,走到哪里,便用到哪里:下雨天或遭遇下雨,铁锨可以当“拐杖”使用,不至于让人摔倒跌跤。天晴的时候用它或铲掉土路上的障碍,或填平被雨水冲刷的小路,或夯实田埂,或深翻几锨等待耕耘的田地,或拍碎土块,或把路上的牲畜粪拾起来,放到自家的地里……即使赶着牲畜或羊群去放牧,农人也要拿上一把铁锨,如果有牲畜、羊偷吃庄稼,或者走远了,此人便要铲上半锨土或几个土块,用力扬一下胳膊,撂过去,那牲畜或羊就会惊慌地跑到它们应该吃草的地方。

有时,农人会用铁锨铲断一些荆棘条或蒿草等柴火,然后捆起来,用铁锨把一挑,再慢悠悠的走回家……时常与泥土的气息,与青草的气息,与风雨阳光的气息相拥相吻,成为大地上劳动者的得力助手和工具。人们在村庄里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与铁锨等农用工具一起劳动,同喜同悲。上辈人去世了,铁锨等工具仍然存在,下辈人接着继续使用。不知用了多少年的几把铁锨立在院子的一角,看上去和父亲一样苍老了不少,也磨损了不少。锨把显得陈旧,光亮,也浸透着父亲的汗水和体温……铁锨像一把光芒四射的剑,永远插在泥土的深处,插在村庄的深处。

二、割断时光的镰刀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把镰刀,有时像个圆盘。”这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课本上读到的一则谜语。形象地说明了月亮起落与变化的特点。弯月似的镰刀,其实是镰刀的头,应该还有约二尺长的镰把,这样的镰刀不经常用,只在人们进山割竹子,割荆条,砍树枝的时候用。最常用的是割麦子等庄稼用的镰刀(老家的人们叫做镰轴)。

木制的“7”字形状,上面一端有扣住镰刃(刃子)的几个小铁牙,一端有约二寸长的“扣柄”。就是这么个简单、轻巧的不计其数的镰刀,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在每年麦黄时节,一位又一位农人手握它,便能收割完许多亩小麦等庄稼。一个小小的镰轴,一个约一尺长二寸宽的镰刃,相互组合,发挥的作用真的令人叹为观止、心悦诚服。没有手握镰刀收割过庄稼的人,永远不知道一把把普通的镰刀与土地、与庄稼、与农人、与村庄的亲密关系和汗流浃背、喜忧掺半的故事。镰刀曾经是农民的象征。

我不能不敬畏和心仪第一个发明和使用镰刀的劳动者。我想他的喜悦该是天大的喜悦。收获时节,沉默了许久的无数把镰刀陆续登上了自己的舞台,淋漓尽致地与火热的阳光共舞,与成熟的麦子共舞,与时光共舞……磨刀石是镰刀的弟兄。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另一种血液,具有血液的热量和激情。

在水的作用下,镰刃在磨刀石上运动不久,一个个锋利,闪烁着太阳光芒的镰刃便出现在你的面前……我记得,每年五月份以后,便有许许多多麦客子出现在大街小巷,他们有的背着简单的行李,但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结实的“镰轴”,急急忙忙地去陕西某地割麦子……村庄里的镰刀,割倒了一茬又一茬成熟的小麦,割掉了一个又一个夏季,割断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割走了一代又一代农人的生命……

三、斧子的隐痛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历史长河中,斧子(斧头)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不该被忘记的。人们要吃饭,要取暖,就得有大量的柴。田野里,森林中,是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世界。要取得一年四季都用不完的柴,就离不开斧子、镰刀等农具的帮助。只要走进历史,回头一望,柴与农人的血泪故事不胜枚举。可以说,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赖已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斧子则好像农人的另一只有力的手……

老家用过几十年的两把斧子现在被父亲放在屋子的角落里,轻易不去碰触。像一段陈年的往事,落满了尘土。过去,还有一种斧子(斧头),在工厂、在矿山,在工人阶级的手中,曾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斧子是工人阶级的图腾。至今与镰刀还镂刻在中国共产党鲜红的党旗上。一度时期,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视的目光空前疯狂,许许多多人手执斧子等工具,迫不及待地走向大自然,开始肆无忌惮地向无辜的树木和森林进攻……满目创痍、伤痕累累、遍地狼藉都不足以形容那毁灭性的重创和伤痛。

以至后来,这种无限攫取的贪欲始终在一些人的灵魂中潜藏,从而对自然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毁坏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虽然不堪回首的事实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像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的那样,我们将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不断遭遇的来自自然界的侵袭和灾难就是明证和诠释。尽管这样,有人还埋怨斧子,却忘记了斧子为人类立下的汗马功劳。大有都是斧子惹的祸的推辞、借口和搪塞。其实不然,斧子有什么错?是谁怂恿着斧子,为所欲为、为非作歹?是谁操纵着斧子,尽干一些罪恶的勾当?

电视剧《笑傲江湖》中,方正大师说过一句禅语:“心佛即佛,心魔即魔。如果心已成魔,你就是去拉也拉不会来。”的确,在许多问题上,我们还是多问问自己,多问问自己的良心,多问问自己的灵魂……

四、和锄头一起流汗

锄头(锄)是农业的“良医”,从历史中一路走来,风尘仆仆而又功绩赫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千年了,农人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辛苦场景依然鲜亮如初;振聋发聩的千古一问——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谁知道?同样让人羞愧难当,直逼人的良知和灵魂。像悠悠警钟一样,能永远叩响人们的心扉……的的确确是“一句顶一万句”,一首能表现大众疾苦和愿望的好诗歌顶一万首。

在这里,锄有两层意思:一是名词农用工具,锄头;二是用锄头锄掉禾苗近旁的杂草。春末夏初,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田地里的各种庄稼也疯长着,一天出落得一个模样。这时候,锄头的使用频率也逐渐高起来。在早晨或下午,农人便在庄稼地里和锄头等劳动工具一起沐风浴阳,出力流汗。长时间站在禾苗中间,半躬着腰,又不能乱动,一锄一锄轻轻地深入泥土,锄掉搀杂在禾苗中间的各种杂草,又为禾苗松了松土;既不能伤着禾苗,又要锄干净杂草,这样的活计着实累人。

少年的时候,我和母亲一起锄过豌豆、洋芋、玉米等庄稼。劳动的间隙,一手用锄头支着地面,一手扶腰做短暂的休息,此时有阳光的味道、泥土的味道、青草的味道、庄稼的味道,随风通过鼻孔进入肺腑,那种由于劳动带来的惬意是一生一世都忘记不了的。再回头看锄过的禾苗,地面纷乱,禾苗蔫头耷拉,但是第二天的情景就不一样了,你会看到更茁壮,更精神抖擞的禾苗……“荷锄而归”,也是乡村的一幅幅意味深长的风景画。

迎着清风,照着夕阳,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肩扛锄头等工具,间或挑一捆柴,有时赶着牲畜,行走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向着炊烟的方向走去,向着家的方向走去……使用锄头的季节过后,人们就把锄头挂在屋檐下或放在院子的一角。助长禾苗的锄头,永远在禾苗中间和土地低语,永远在农人和村庄的心里良言相劝——只有锄掉杂草,禾苗才能茁壮生长,庄稼收获才有希望。而当下人们心中芜杂的草,用什么才能铲锄掉?怎样才能铲锄掉?……

五、镢头

镢头与铁锨,就像一对兄弟,闲下来的时候,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起。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在一年又一年春华秋实的农事中,镢头与铁锨,成为劳动者最常用的工具,而且镢头与铁锨往往被劳动者同时带到土地里和田野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铁锨与镢头都有一个相同的木把,只是铁制的头不一样而已,却发挥着截然不同的用途。铁锨的主要作用是铲和翻,镢头的主要作用则是挖和砸。

在泥土中歌唱和舞蹈的镢头与铁锨,把劳动者的汗水和泪水,把劳动者的苦累和疲惫,一同铲、拍、翻、挖、砸成沉甸甸的收获。和历史一样深邃,和岁月一样绵长,和日月一样长久,和生命一样永恒……与镢头相似的一种劳动工具叫“洋镐”,它的名称由来不得而知,它的用途不在泥土里,专门对付坚硬的土层和有石头构造的地方。有次在县城的公路边栽树,我还用洋镐费力地挖了几个小树坑。

再一次抚摩和使用农具,久违了的情愫和酸楚不禁涌上心头……不能不承认,无论是镢头、铁锨、洋镐,还是其它许许多多的劳动工具,在几千年的农事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的确确立下了汗马功劳。我记忆中不仅有大人挖洋芋、挖树根、挖药材、挖荆棘等使用的镢头,而且还有一把小小的镢头。

每年夏天,一位伙伴带着它,背着一个小背篼,去田野挖柴胡(野茴子)、黄芪、党参、大黄等药材,背回家晒干后,再买给收购站,换来几个学费……从土壤中挖出收获,从土壤中挖出希望,从田野上挖回柴火,从田野上挖回念想。一把把憨厚和质朴的镢头,在大地上一挖就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掷地有声地挖下去……

第2篇:闲话农具散文

闲话农具散文

如今,农活都实现机械化了,大多老式农具已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退役了。老式农具的印痕,铭刻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的心中,忆老式农具,乡土情结仍难舍难分。

老式农具种类很多,每件农具都是农人在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发明的,堪称农人智慧的结晶。

耥耙。一种长柄,一种短柄。耙头由宽窄之分,上面均有数排尖齿。长柄耥耙的耙头较窄,主要用于水稻株距间松土,叫“耥稻”。短柄耥耙的耙头较宽,主要用于水稻行距间松土,叫“竖稻”。

铁耙。均有四个齿,还有尖齿、套齿、板齿之分。尖齿铁耙还有长短柄之分,其余种类的铁耙均为短柄。长柄尖齿铁耙用于从灰仓里往上搭河泥。短柄尖齿铁耙用于插秧前水田笃灰或猪养兔圈的起粪。套齿铁耙在中间两个齿上再套一个约十厘米长,七八厘米宽的铁齿,用于田坌好后种麦前削碎土块,叫“落别”。板齿铁耙用于坌田翻土。

锄头。主要用于旱田间的削草松土。

轧稻机。早先的一种靠人工脚踏,由齿轮带动主机,两人以上操作,用于稻麦脱粒。后来变成电动轧稻机,稻麦脱粒时不用人工脚踏了。

连枷。竹制,打谷物豆类之用。轧稻麦时会产生很多乱柴,乱柴中夹杂不少稻麦穗,将乱柴摊开晒干,除净残留的稻麦粒,必须用连枷打。

稻床。竹木混制,主要用于掼麦。

风车。木制,体积较大,扬净谷物之用。将打下的谷物倒入风车上面斗中,打开漏门,用手摇动风车,强劲的人造风,将混杂在漏下谷物中的壳叶及瘪子吹走,将谷物扬净。

翻耙。耙头木制,柄竹制。翻晒场上谷物或用于谷物归堆。

爪耙。稻麦在脱粒时产生不少乱柴,用爪耙除净乱柴。爪耙头用竹片制成,就像一只张开的巨型手掌,柄用竹制。

乌枪。枪头是一个铁叉,枪柄竹制。其用途是:稻麦上场后要堆成垛,垛堆高后,垛下的人用乌枪挑起一捆捆稻麦递给码垛人。

扁担。有竹扁担,还有树扁担。竹扁担只能挑稍轻的重物,树扁担则能挑起百斤以上的东西。一般挑稻挑麦挑大粪都用树扁担。

担钩。稻麦收割后,从田里挑进场园,挑担人必须用两只担钩。担钩用硬树叉制成,担钩绳必须是结实的长麻绳.将几十捆稻麦用担钩绳扎紧,将稻麦一担担挑回场园。

栲栳。用藤柳编制而成,装谷物之用。

土达。又叫土箕,竹制,形状如畚箕,用于挑土或挑河泥,挑干粪等。

粪桶。木制,用于挑大粪或挑水浇地。

罱网。网用细麻线编成,用竹片或铁条固定后装在两根长竹杆上。罱泥人操纵长竹杆,罱网便张合自如,将一网网河泥从河底捞起送进船舱。

水车。木制。早先农村没电的时候,给稻田灌水都用水车。

忆老式农具,思故乡旧情,那似诗如画的农耕图,仍让人如痴如醉。

第3篇:《农具》教案

《农具》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能主动发现汉字的特征,并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了解常见农具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发现汉字特点,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向家人或亲戚了解一些常用农具的名称和用途;收集农具图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农民播种、插秧、割稻的录像。最后出现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图。

2指图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农具)

板书课文题目:农具。

3课文里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农具,我们一块儿去认识吧!

二、学习课文,自主识字

1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叫一叫这些农具的名字。遇到戴红色拼音小帽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农具谜语

农具谜语

篇1:谜语

谜语【答案】:玻璃

8.【谜语】:木才斗米(打一科技名词)【答案】:合成材料

9.【谜语】:全歼侵略者(打一农药)【答案】:敌杀灭

10.【谜语】:白云深处有人家(打一建筑名词)【答案】:高层建筑

11.【谜语】:好(打一四字成语)【答案】:男女平等

12.【谜语】:有艘小船不下滩,穿云破雾上蓝天,宇宙空间转一转,科学资料装满仓(打一科技名词)【答案】:宇宙飞船

13.【谜语】: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打一动物)【答案】:金鱼

14.【谜语】:小时着黑衣,长大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打一动物)【答案】:青蛙

15.【谜语】:小树长桃多又大,桃儿裂了开白花,结的籽儿能榨油,采下花儿能纺纱(打一农作物)【答案】:棉花

16.【谜语】:有根不着地,绿叶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农具》教案

《农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具》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能主动发现汉字的特征,并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了解常见农具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发现汉字特点,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向家人或亲戚了解一些常用农具的名称和用途;收集农具图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农民播种、插秧、割稻的录像。最后出现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图。

2指图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是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抚摩的造句

抚摩的造句

抚摩拼音

【注音】: fu mo

抚摩解释

【意思】: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老汉~着孩子的头发。

抚摩造句:

1、他抚摩着我的脸颊。

2、它喜欢有人抚摩它。

3、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以及许多动物的幼崽都需要抚摩才能存活下来,才能茁壮成长。

4、虽然站在一边,拉胡尔仍能感到他们身体的动作,他孩子身体的温度,她的手的慰藉的抚摩。

5、在一个新主意形成之前,他会用食指来抚摩额头。

6、莎拉在他旁边弯下腰来,抚摩着儿子的背部,她那沾染了灰尘的`金发垂下来,和男孩驼棕色的发缕一起摆动。

7、他拉下她的一只手,紧紧握住,像抚摩孩子的手似地抚摩着,一面低低地说着安慰话。但不一会儿她便挣脱开,睫毛上带着泪水抬头看着他。

8、他把手放在柔软的面料抚摩了一会,然后砰地关上抽屉,转头对我说。

9、罗莎莉昂首阔步地朝前门走去,看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抚摩农具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抚摩农具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