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第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9 07:12: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峡》(第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

2、熟读课文,理解本文大意。

3、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三峡美不胜收的风光。

二、课前自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郦()阙()嶂()曦()溯()

湍()()漱()涧()属()

2、疏通文意

(1)大声朗读课文。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疏通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字词?将它们写下来。

三、课文研讨与交流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各自有什么特点?

四、自测自评

1、文学常识积累。

《三峡》选自《》,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作者,(朝代)学家。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和湖北之间。

2、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百帝。

C、清/荣/峻/茂。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略无阙处通,意思是

4、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绝:沿溯阻绝( ) 绝多生怪柏( )

5、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用原句填空。

①《三峡》中描绘春冬山林涧水的名句是

②《三峡》中,郦道元用夸张手法“”表现夏水的迅疾,引用渔者之歌“,”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③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遮天蔽日的句子是,。

,,,。

徐秀形

第2篇:《三峡》(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欣赏三峡的优美景色,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2、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研讨与交流

1、请同学们透过文字把握三峡景观的特征,用“三峡的……美,美在……”说一句简单的话,并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品析。

(提示:我们欣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正面侧面、远近等多方面),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

示例三峡的山美,美在连绵不绝,高耸险峻。

语句品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抓住“连”突出连绵,用“略无阙处”补写其连绵不绝;“隐天蔽日”以天和日来衬山之高,正面描写体现了山的连绵、高峻。

①三峡的夏水:美在

语句品析:

②三峡的春冬:美在

语句品析:

③三峡的秋:美在

语句品析:

2、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3、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三、自测自评

1、背诵全文。

2、理解性默写。 

①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②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③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3、课文内容理解。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②试分析课文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③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徐秀形

第3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学习重点

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㈠、基础达标

1、作者作品介绍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 ,选自《 》,这是一本有很高文学价值的 专著。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三峡是指长江中上游湖北、重庆两省市之间的 峡 峡和 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已在此建成 。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阙处(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御风( )

素湍( ) 怪柏( ) 飞漱( ) 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

课题:Unit One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A(1a-1c)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语言知识课 学校:马桥中学 班级:八(4)班 设计人: 审核人: 授课人: 学情分析:

通过对这节课的提前预习,我自己学习了这一单元的新单词:

。同时,我对第一课时的 等知识点自学的还不是很清楚,希望老师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学习目标:

1.我希望掌握部分英语动词的过去式变化;

2.我希望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会用一般过去时介绍自己的暑假生活。学习重、难点:

1.我想掌握动词过去式变化的基本规律;

2.我想通过学习,突破自我,敢于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给班上同学。学习流程: 1.预学:

(1).通过自学,翻译下列汉语:

A.呆在家里 B.去夏令营 C.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峡》(第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峡》(第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