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孝心献给父母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4 07:13: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把孝心献给父母

学习《把孝心献给父母》心得体会

吴小兵 201

2年6月

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给我们生活,给我们成长的呵护;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身都无法报答。当我们长大懂事时,父母也老了。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让父母生活无忧,还要让他们思想上愉快。所以,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是作为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在教学工作中,我要求我班学生放学回家,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之后,可以帮爸爸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扫扫地、洗洗碗、等等自己能做的事。我还教育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教育学生:父母那么辛苦,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他们。让学生知道:他们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假如不努力学习,浪费时间,会愧对父母!

有句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占第一位的。试想,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孝心都没有,那么他还是一个人吗?孝敬父母是每一位子女都应该做到的天经地义的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一直具有这种优良的品质。

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起着带头作用。其实,要做到一位孝心满满的人并不难。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一些细节,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父母孤独时,多陪陪他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就可以增进与长辈之间的感情,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实。

孝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关心他人,是做人的基本,是一个人的根,是各种美德形成的前提。我们应该用健康的身体、优异的成绩,来感激父母、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关心。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心、关心、孝心让世界不停地循环。父母和社会的付出远比山高、比海深、比天长、比地久,直到海枯石烂也不停息。滴水之恩,须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不可或缺的品质。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组织对我们有培育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总之,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必须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人无论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生活中何地何处,或有着怎样的背景经历,胸中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以及社会中给我们帮助的所有人。

第2篇:把孝心献给父母

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别人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在我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把孝、忠、奉献、责任放在人生是首位,也深深知道她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对党、对祖国忠贞不渝,对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用自己的良心对待工作和学生,对老人和父母真诚对待,用孝心去温暖他们,使他们在感到幸福的同时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在平时发现一些老人特别一些孤寡老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时,就用各种方法使他们开心并教给他们生活的信心。在家庭中精心照顾老人,干家务,同时操心今后的工作。面对重重困难,依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毫无怨言,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真是好媳妇好婆婆啊。照顾那么多的人,做那么多的事,真是不容易!”。

一、我是在80年代末进入现在的家,我当时敢干肯干,性格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有一段时间是幸福的,但后来情况就改变了,婆婆当时患上脉管炎多方治疗无效最后截肢坐上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公公因为劳累过度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最后导致膀胱癌;庞大的医疗费使这个家庭债台高筑,生活十分困难,再加上年迈的奶奶70多岁,眼力不好,手脚不灵活;还有一个幼小的孩子,沉重的担子一下子压在我的柔弱的肩上,我没退缩,每天都在为生活和工作而忙碌,因为事情多,显得比别人更忙。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并尽力做好。别人怎样说,怎么看,并不重要,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在同学中、同事中、亲人中,都认为以我的条件不应该受这样的罪,吃这样的苦,但我觉得既然嫁给了这个家庭就应该有担当,有孝心,有责任。几年来,当年的大姑娘现在已变成了孩子的妈妈。我们同舟共济,在生活的道路上牵手相行,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度过一个个难关。有人问我后悔吗?我对他说:“不后悔,因为我家里的负担虽然重,但是我很幸福,我有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二、刚结婚时,我们全家一起住在又窄又湿不到80平方米的农村老房子里。一年的时间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这不是很好的家庭里有多了一个人,虽然我们家的每个人都很高兴,但是我就更忙碌了。

后来,我和丈夫商量:怕换重病的公公和婆婆住在潮湿的地方使病情加重,公公没有地方可去,终日郁郁寡欢。决定盖新房。我没有选在镇里面盖房;没有选在有坡度大的地方盖房;没有选在偏僻的地方盖房;而是选在了较平坦的大路旁盖房。别人问我为什么?我说:“这样我可以推着婆婆到处逛逛,还可以晒晒太阳,和过路的邻居说说话,摆摆龙门阵。自己还可以种点疏菜和粮食自己吃,这样就不用花钱买了,家里就少一笔开销,节约的钱就可以给家里买点水果。”这样何乐而不为呢!公公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他过去吃了不少苦日子,让他留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结石病、腰痛病和贫血,为了让公公身体健康,我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还特意买了不少补贵重药,和偏方的药。

婆婆常年坐在轮椅上,身体和精神好时,我会推着她到家的附近散散心,和家人一起把婆婆带着赶集。在集市的第一次,有许许多多的人问我,你推着的是谁呀?我没有说这是某某亲戚,“诚实的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婆婆”旁边的人说:娶到这样的儿媳好啊!像现这样的年轻人,能把婆婆推在集市上走一走,是多么高兴、幸福的事啊!

奶奶因为手脚不方便,眼力不好,我经常会在晴朗的时候给她洗洗头,剪剪指甲,洗洗衣服,洗洗床单。

我每到星期六星期天,都会给家里的人带一些节目,让家里的人喜笑颜开,哈哈大笑,偶尔还要开展特别节目,就给全家人跳跳舞、唱唱歌使年老的奶奶、公公、婆婆、在快乐中生活。

三、几年来,我一方面要照料公公、婆婆、奶奶和孩子,一方面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学校担任了班主任、语文课教学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明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道理。无论学校管理多么完美,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班级的管理、学生成绩奖惩等制度都是我与班干部共同制定的,人文的价值观在班级管理中得到体现,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在生活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时了解学生的疾苦,从内心深处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要把“七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通过我的辛勤耕耘,起早贪黑,抓早读,促正课,补课余,我所教班级始终成绩很好。

自从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怀着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少先队员是我服务和工作的对象。细心地关心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热心地帮助他们,积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我经常召开座谈会,与他们促膝谈心,对他们咨询的问题耐心解答,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成为了孩子内心世界的“晴雨表”。(2011年“六一”儿童节中组织的节目分别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学校还围绕“五心”教育开展了很多活动,如:献爱心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活动、大课间活动等)与此同时,我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带头做到,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无论在道德上、行为上、工作上和学习上,还是在作风和仪表上,都要成为了少年儿童的楷模,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断掌握少先队工作的业务知识,开拓进取,努力为新时期少先队工作创造条件。并引导儿童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在平时我发现一些老人特别一些孤寡老人由于家庭的原因变得十分苦闷,有的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通过社区、家庭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虽然有时往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也尽了我的力,使一些现象和情况有所改变,在工作之余,我自费购买了乐器组织学生为老人演出和服务,使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早上我带领他们学学太极拳和老年舞;晚上带他们学学老年舞,使老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身体好了,心情得到快乐。现在他们一天要是见不到我,觉得就玩得不开心。

“只要我做的事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行了,无论是做妻子,做儿媳,做母亲,做老师都是这样。”这就是我自己的行为准则。

第3篇:把孝心献给父母

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

学 校:大乌江小学

班 级:一年级 指导教师:何晓菊

时 间:2011年4月14日

活动内容:把孝心献给父母 指导教师:何晓菊 班 级:一年级 活动背景:

本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懂得享受,根本不会体谅别人的难处,更谈不上什么奉献,对班上的特困学生不仅不帮助,反而还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针对这一情况,我选择把“把孝心献给父母”这一主题召开这次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通过队会活动,激发队员从小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活动准备:编排节目、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诗歌、讲故事、歌曲等。活动过程:

(一)整队、报告人数

(二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把孝心献给父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孝心献给父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