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4 07:1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老王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老王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其中几篇课文讲诉的都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鲜事都令他们感兴趣,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状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情感。

2.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3.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关爱弱者。

教学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二、说教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合作探究法、板书辅助法、质疑法、诵读法、点拨法、表演法等,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1.学生充分预习

我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很重要,如果每一课都能把课前预习落实好,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把预习要求明确,让学生知道怎样预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预习题

预习题:

1.利用工具书疏通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对课文质疑

让学生学会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圈记出来,以便课堂交流。做好了这些预习,就可以进入到高层次的师生平等对话了。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把这堂课分为:悬念导入、作者简介、检查预习、学生质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六大版块。

1.导入新课

首先设悬念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个车夫能跟作家成为朋友吗?一个幸运的人会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信赖真的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杨绛,一起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2.作者简介

接着介绍作者杨绛及她的丈夫钱钟书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3.检查预习

用题目的形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并把下列生字词读一遍进行巩固。

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塌(tā)败 荒僻(pì) 蹬(dēng)车

B.眼翳( yì) 骷(kū)髅 伛(qū)身

C.取缔(dì) 凑(cu)合 惶(huáng)恐

D.滞(zhì)笨 愧怍(zu)攥(zuàn)着

4.学生质疑

这个环节是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探究课文,鼓励他们、把不懂不理解的都大胆的提出来,然后教师点拨,请同学作答,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对课文吃得很透,因为学生的思维很活,他们的问题会遍布课文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超出你预计的范围。我认为,即便这样,也不能用绳子捆绑住孩子们想像的翅膀,因为“教学相长”,学生思维的飞翔会带动教师教学的飞跃。

5.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综合性的题目。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老王是一个 的人,表现在 。”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个题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又紧扣课文,加深了学生对老王这一形象的理解,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结合起来,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板书:

老王

孤苦伶仃

苦 生理缺陷

谋生困难

老实厚道

善 善良淳朴

知恩图报

2.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老王这一人物形象的?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来归纳,然后再重点赏析对老王进行细致描写的8—14段。

学生活动:a配乐齐读8、9段

b、请两个同学表演第8、9段,让学生模仿老王的神态、动作。角色扮演是一种比较好的体验方式,它能让学生在换位体验中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c、分角色朗读11至14段(老王、“我”、旁白)让学生通过体会老王的语言从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

3.读了本文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6.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通过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一群和老王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展示图片)

师:(点击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请大家以下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___。

我设计的这个仿句练习是一个灵活机动的题目,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就让学生当堂练笔,然后请一些同学把成果展示出来,把祝福送出来。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就可当作课后作业。

最后教师作课堂小结

同学们,跟周围这些不幸的人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今天,我们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又是多么的幸运呀!那么,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同学们,请记住不要放弃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机会,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第2篇:《老王》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老王》说课稿

官当中学方生勇章能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本文适宜我们对文本的情感进行深入探究,得以思想、情感的碰撞与感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本课题的特色,特制定以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3、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是体会老王的人物形象中的闪光之处和作者的爱的情怀,教学难点是老王所处的时代表现的正义善良的可贵和作者“愧怍”的深意。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是课标的重要理念,结合上述三个维度的统一,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探究法。教学时,提出对文末议论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探究,紧扣“质疑---析疑---辩疑”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讨论合作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而以一个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注意了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和阅读的整体性。

2、品读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有指导有梯度的多读无疑是必须的。在教学中运用整体感知、关键字词句细读;局部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质朴语言刻画的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拓展法。课标中提出“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从文本世界延伸到课堂外的思考,运用多媒体展现当前时代的弱势群体,引发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

1、自主悟读。通过自己的个性阅读来促进主动学习。

2、比较换位思考。

3、合作交流,分享感悟。

四、说流程

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由六个环节组成:

环节一:简洁导入,质疑激趣。

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颗金子般的心,著名作家杨绛与一位人力车夫交往,几年后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直接提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既有较大的挑战性,又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文本研读前,学生对该句进行探究,将问题进行归纳回答:

1、谁是不幸者,他具体是怎样的不幸?

2、谁是幸运者,她又是怎么样的人?她为什么会愧怍?

回答思路:

(1)、分组探究说不幸

(2)、自主合作找依据

(3)、分享交流细归纳

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因此,学生阅读全文后,说说文中的老王是怎样的不幸。在阅读和回答中,提醒学生注意筛选关键字词句,如“单干”、“破旧”、“瞎眼”、“荒僻”、“破落”……如“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等。最后请学生对老王的不幸进行概括和探究理解。归纳的角度既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精神层面的,也可以两个一起归纳,得出老王的确“是个不幸的人”。

(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情境时世,感悟闪光

1、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悟

2、学生讨论,评说领悟

(1)老王之善

(2)一家之善

3、学生朗读,以读促悟

不幸的人每个时代都有,为什么老王会被写入文章,并使作者觉得“愧怍”呢?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除了课外让学生去查当时历史、文学资料外,我在课堂里把那段历史比较有代表性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现,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自主领悟,在那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正常、真诚、朴实的交往是多么的可贵。然后转入老王和杨先生的交往事件的文本研习,请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体会概括老王的性格特点。最后做小结,请学生朗读有关老王言行的语句,对闪光的品质“以读促悟”。

环节四:换位思考,探究深情

1、杨绛先生是幸运的人吗?

2、她为什么会“愧怍”?

3、她“愧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一环节主要是讨论探究,对全文的叙事画面中的情感渐变过程做深入探究,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愧怍”。这不是简单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怀念,更有爱的观念下的平等、人文关怀在内。

环节五:拓展延伸,观察思考

1、新时期的我们平时注重追求的是什么?欠缺的又有什么呢?

2、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弱势群体?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运用多媒体展示当前时代的弱势群体,通过同学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环节六:结束课文,升华情感。

总结全文,因势利导用歌曲《爱的奉献》结束课文。

附板书

苦:生活艰苦精神凄苦

老王--------以善良对待善良------------杨绛

善:善良朴实

第3篇:《老王》教案(八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与人之间(诸如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父子之间、邻里之间、国与国之间)都要讲求团结友爱、互相关心,诚挚待人。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其夫钱钟书,字默存,代表作有《围城》。三.预习检测 一起来找错:

慌(huānɡ)恐、肿(zǒnɡ)胀 取谛(tì)、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老王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课题 老王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郭琴 审核 授课年级班级 八年级81班 课时 2

课标解读 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本文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写法;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风趣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深入探究:揣摩语言,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预学导学 教学过程

师来导学我来学

资料文献:

我的预习提纲(可不要忘了欣赏我的书上笔记哦)

一:基础常识积累:

1、 字词(除课后读写与课下注释外)我还发现

2、 关于作者

二、结构内容梳理把握(我能概括和复述)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三、思想主题感悟(我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八年级语文《老王》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老王》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其中几篇课文讲诉的都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鲜事都令他们感兴趣,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老王》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2)深入探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老王》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必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王》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必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