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3 07:13: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一)课外诗词默写

1、《山中杂诗》南朝(吴均)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3、《峨眉山月歌》(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

6、《滁州西涧》(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诗》(赵翼)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__________。

附:理解性默写:

①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②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

③赵翼《论诗》中写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 。

(二)课内诗歌默写

11、《木兰诗》(北朝民歌)

①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默写全文)

13、《伤仲永》

①自是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不使学。

②仲永“泯然众人矣”原因的句子是 , ,

14、《口技》(林嗣环)

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到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分而合。当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响。未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妇梦中咳嗽。

③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儿齐哭。

④描述观众的反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作者的评论:

a一时齐发,___________________。

b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交代道具的简单:

a口技人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已。

b撤屏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已。

第2篇: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经》两首】

《诗经》,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大乐歌。

《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及赋(铺陈)、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三种表现手法。

字音字节

氓(méng)之蚩蚩(chī)——匪我愆(qiān)期

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yuán)

尔卜尔筮(shì)——以我贿(huì)迁

言笑晏晏(yàn)——不可说(tuō)也

自我徂(cú)尔——淇水汤汤(shāng)

渐(jiān)车为裳(cháng)——其黄而陨(yǔn)

士贰(èr)其行——咥(xì)其笑矣

淇则有岸(qí)——隰(xí)则有泮(pàn)

于(xū)嗟(jiē)鸠(jiū)兮——反是不思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氓之蚩蚩(蚩蚩:忠厚的样子)

2.匪我愆期(愆:拖延)

3.将子无怒(将:愿,请)

4.乘彼垝垣(垝:毁坏,倒塌;垣:矮墙)

5.体无咎言(咎:灾祸)

6.无与士耽(耽:沉溺)

7.女也不爽(爽:过错)

8.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雨,名作动,下)

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

2.犹可说也(说,通“脱”)

3.于嗟鸠兮(于,通“吁”)

4.岁亦莫止(莫,通“暮”)

【《离_】

文学常识

《离_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_”。

《离_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字音字形

姱(kuā)謇(jiǎn)茝(chǎi)

诼(zhuó)偭(miǎn)忳(tún)

郁邑(yì)侘(chà)傺(chì)

溘(kè)鸷(zhì)圜(yuán)

皋(gāo)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好:崇尚;修姱:修洁美好;鞿羁:名作动,约束;謇:举首发语词;谇:进谏;替:罢黜)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因为)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固:本来;工巧:善于投机取巧;偭:违背;错:通“措”,措施)

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准则;追曲:追求歪曲;竞:争相)

6.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侘傺:失意的样子)

7.宁溘死以_,余不忍为此态也。(溘:突然)

8.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10.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焉:于彼,在那里)

1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一词多义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被人牵制)

2.鸷鸟之不群兮(合群)

动词作名词

1.谣诼谓余以善淫(_事)

为动用法

1.伏清白以死直兮(为……而死)

使动用法

1.屈心而抑志兮(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2.步余马于兰皋兮(使……步行)

3.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加高)

4.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通“郁悒”,忧愁苦闷)

3.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圆凿)

4.延伫乎吾将反(通“返”,回头、返回)

5.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遇)

6.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

古今异义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古代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衣服)

2.何方圜之能周兮(古义:相合|今义:周全、周密)

3.怨灵修之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_(古义:随流水而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_开家乡或祖国)

句式

倒装句

1.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即于兰皋步余马)

2.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即不知吾)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被动句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孔雀东南飞》

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字音字形

公姥(mǔ)忿(fèn)伶俜(pīng)

葳(wēi)蕤(ruí)蒲苇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妾不堪驱使(不堪:不能忍受)

徒留无所施(徒:白白的;施:用)

便可白公姥(白:告诉;公姥:偏义副词,指婆婆)

共事二三年(共事:一起生活)

何意致不厚(厚:满意)

何乃太区区(区区:愚拙)

汝岂得自由(自由: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会不相从许(会:一定)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偏义副词,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

留待作遗施(遗施:赠送、施与)

却与小姑别(却:退出来)

好自相扶将(扶将:扶持)

感君区区怀(区区:情意真挚)

君既若见录(见:我;录:记)

自可断来信(自:马上;断:回绝;信:使者,这里指媒人)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约定;渠:他)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适得府君书(适:刚才)

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一词多义

相见常日稀(相互)及时相遣归(我)

儿已薄禄相(相貌)会不相从许(你)

还必相迎取(你)久久莫相忘(我)

好自相扶将(第三人称,她)嬉戏莫相忘(我)

誓不相隔卿(你)誓天不相负(你)

仰头相向鸣(相互)不得便相许(你)

蹑履相逢迎(第三人称,他)六合正相应(相互)

怅然遥相忘(第三人称,他)黄泉下相见(相互)

枝枝相覆盖(相互)叶叶相交通(相互)

登即相许和(第三人称,它,指亲事)

词类活用

时人伤之(伤,为动用法,为…伤心)

五里一徘徊(五里,名作动,飞五里)

自名秦罗敷(名,名作动,名叫)

逆以煎我怀(煎,使动,使…受煎熬)

足以荣汝身(荣,使动,使…荣耀)

便利此月内(利,意动,以…为最为吉利)

卿当日升贵(日,名作状,一天天)

千万不复全(全,名作动,保全)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学习方法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

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学习技巧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第3篇:七年级下册语文《西游记》练习题

《西游记》练习题

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法名是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大闹、真假、三借。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5、《西游记》全书共,孙悟空自号

6、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3)()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8、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9、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练习题

一、默写《七步诗》,并填空:

1、这首诗里写到了()种事物,分别是()()。

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 持: 泣: 煎:

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句。这是()对()说的,它的意思是()。

4、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喻成(),把曹丕比喻成()。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表达了()。

二、默写《鸟鸣涧》,完成填空。

1、《鸟鸣涧》是()朝被称为“()”的()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的景色,突出了一个“()”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2、这是一首()诗,主要描绘()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心情。

三、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完成练习。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资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资料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

⒈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⒉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f

3、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5.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练习题

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

一.课文主旨:

课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的历史记载,揭示了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识修养时一个人才能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该书是_______(朝代)政治家、史学家__________主持编撰的_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五代共一千多年间的历史。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3.蒙辞以军中多务()4.卿今当涂掌事()....

5.即更刮目相待()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及鲁肃过寻阳()8.权谓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