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2 07:13: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认识“秋、气、树、叶、片”五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两个偏旁,认识新笔画横撇,会写“了、子”两个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认识自然段,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认识五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两个偏旁,认识笔画横撇,会写“了、子”两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前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我眼里的秋天”语文实践活动作业展示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呀?分别是?那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没错,现在正值秋天,前两天,咱们班组织了我眼里的秋天语文实践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们眼中的秋天吧!

1、谈话导入,揭题识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2、秋天色彩斑斓,是个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秋天》。(出示“秋天词卡”)“秋”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这个字是由学过的哪两个字组成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动画出示“秋”)秋天是禾苗成熟的季节,所以“秋”字里有“禾”。“秋”除了秋天还能组什么词呢?(如:秋风、秋雨)

2、自主发现,初识自然段

1、以前我们学的是识字、汉语拼音(出示课文插图)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课文。今天学的课文《秋天》和之前学的儿歌《一片两片三四片》有什么不同?(出示课文插图泡泡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学生自主发现:儿歌短,课文长,儿歌开头不空格,课文有空格。

2、(出示课文,边指空格边引导)课文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开始都会空两格,空两个就是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开始。

3、我们来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排在第一的自然段叫做第一自然段,我们在空格处标注①,那么后面的依次就是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本上标注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标。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示范读,请同学们看着课文,听老师来读,请你用手指着,认真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

2、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朗读课文

4、评一评(根据学生的互评,随机引导纠正)

预设一:凉了?黄了?来了?叶子?

预设二:一群?一片片?一会儿? “一”字

5、把这些词语放回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谁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1)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6、把句子送回到课文里再来读一读课文吧!

4、感受秋天,随文识字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秋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认读“天气”(天气词卡),“气”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天气的气,气是什么意思?(出示古文字)最初的气字是这样的,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一横就是天地之间的空气。(出示图片)秋天的天气和夏天的天气有什么不一样?(贴“凉”)

天气凉了,小朋友要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服。

秋天天气变凉了,树叶也变黄了,认读树叶,学习这两个生字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新偏旁。

(1)木字旁。木字旁是怎么来的呢?“树”的偏旁就是木字旁,带有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很多树的名字里都有木字旁,比如校园里的——柳树、梧桐树、松树。秋天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贴“黄”)

(2)(放大“叶”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新的生字。在“叶”字里口变小了,就成了偏旁“口字旁”。

5.猜猜看这是什么字?(出示篆书片),古代的片字就像劈开的木片,人们用它来形容平而薄的东西。(出示图片)“一片叶子”,课文中用的是?“一片片叶子”,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出示图片)一片片是告诉我们有许多叶子飘落下来(贴:“落”),中国的语言文字多奇妙啊!重叠了一个字,表示的数量就不一样了。我们来玩一个叠词的“变身”游戏吧!

一片(一片片)一朵(一朵朵)一朵菊花(一朵朵菊花)一群人(一群群人)

6.借助停顿符号,读好第一自然段。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老师给第一自然段加上了几根魔法棒,看到魔法棒,我们就要稍微停一停,这样朗读句子更好听,自己试试吧!(指名读、范读、齐读)

(2)出示填空:天气(),树叶(),一片片叶子()。

这样的句子,你还会读吗?

(3)借助图片背诵第一自然段

课中操(秋风吹,树叶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

5、书写练习,反馈评价

写一写“了”和“子”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认识新笔画——横撇,了字的横撇要短一些,请你仔细观察“了”的笔画及位置,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范写: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转折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第二笔是弯钩,要沿着竖中线写,稍微弯一些,请你在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学会了“了”“子”就容易多了,哪位小老师来讲一讲“子”这个字。评一评

六、课后作业

秋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了很多变化,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化呢?用你的小手画一画秋天,说一说秋天吧!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第2篇:四上《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秋天的特点,领略秋天的美好,激发喜欢秋天的感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步体会秋天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秋天

1、出示ppt1,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师板书课题。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哪些成语、诗句呢?(如一叶知秋、秋色宜人、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硕果累累、麦浪滚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牧《山行》等等)

2、师根据生所说的适当解释其意思,并板书。

3、生齐读这些成语。

4、转眼间,又到秋天了。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4

王宜振)

5、出示ppt2,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播放课文朗读,生认真倾听。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力求读正确、读流利,当然也可以读出自己的个性和理解。(生自读课文)

3、反馈。自我认为能够达到老师读书要求的,五颗星,举手;就快达到要求的,四颗星,举手。(生举手示意)

4、不过,老师还希望你们能读得更好。要想课文读得好,首先得解决生字词。这首诗中的生字词真多。(出示生字词ppt3)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说一说诗中需要注意读音的字有哪些?(膘、恼、苹、缨、韧)需要注意字形的有哪些?(袍、梳、酒、柔)

5、(出示生字词ppt4)这些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生齐读。谁想单独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一些字的读音。)

6、出示课后词语ppt5,开火车读。

7、这些词语当中有哪些不懂的?“羊肠小路”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理解,师提问:你见过羊肠小路吗,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羊肠小路图片ppt6、7 “柔韧”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师提问:“柔”是什么意思,“韧”是什么意思?

8、出示儿化音字词ppt8,指导朗读,对比。

9、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柔、梳)(运用畅言系统指导)“柔”上面的“矛”第四笔是带钩的。“梳”字右边部分上面是“ ”,不能写成“亡”。生描红,师提醒姿势。

10、生字读得好,课文一定读得棒。现在我们请人分小节来朗读课文。要求是——读正确、读流利。(生分小节读课文)

11、评议:谁是正确流利的朗读优胜者?让我们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大家刚才有没有听到出现小问题的地方呢?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秋风来到了哪里?快速读文找一找。板书:田野 小路 果园

2、你喜欢诗人笔下的哪些秋景?为什么喜欢?默读课文思考,再交流。

3、小组里讨论完成填空练习。出示填空ppt9 走在秋天,我们可以看到()的向日葵,看到()的苹果,()的葡萄、()的玉米和()的高粱,可以闻到()的香气,还能看到()的田野以及农民伯伯的汗珠。啊!多美的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4、教师评议。

5、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现在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吗?(师板书“迷人景色”)文中除了写秋天迷人的景色,还写了什么呢?同桌可以讨论讨论,也可以尝试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与“迷人景色”对应起来。(师板书“丰收景象”)

6、默读,对照插图,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将黑板上的词语分别写到合适的段落旁边。(生默读课文,动手写词。)

7、交流收获,词语写在哪儿。

8、我们来进行朗读比赛吧,可以把自己的收获在用心的、大声的朗读中展现给大家听。

9、评议:谁的朗读让你觉得身临其境,你就把高分送给他。大家觉得谁的朗读有进步?

四、品读课文,加深体验

1、出示第一段ppt10,一定有不少同学很喜欢第一段文字,举手示意。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等你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这一段,一定也会觉得这一段真是魅力无穷。(师范读)

2、第一段讲了什么?(师板书: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

3、太阳的红除了自然色彩以外,还因为什么使太阳更红更娇呢?可以看看文中的插图。

4、想想,空气中会有哪些香味和甜味呢?

5、师引读:所以,我们(生: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生:更红更娇);我们(生: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生:更甜更好)。

五、课堂小结,期待精彩

我们来到了田野,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这里有迷人的景色,更有丰收的景象,秋天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他让我们看到了„„读!(生齐读第一段)秋天还有无穷的魅力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下一节课再一起去探寻吧!出示谢谢指导ppt11

第3篇:《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的读音,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12个生字所带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个字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但不一定了解它。你信不信?这个字就是──(课件出示雨字)(生齐读)。

2、“雨”很奇特,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边说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热门22篇)

总结是一种能够提高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内容的积极向上,鼓励自己和他人不断成长和进步。这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

2.引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初步感受劳动最光荣。

4、愿意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画本,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回答:

根据经验得知;或通过看字得知等,从而认识生字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生活中识字,并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直接点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秋天的图画》。

(出示课题)

这幅图画上画着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读文,提出读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不认识的字请教身边的同学。

设计意图:培养合作精神 。

2、思考:

这幅秋天的图画上画着什么呢?在书上做好记号。

设计意图: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交流读书成果,并随机展开相关的阅读教学

1、首先交流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份。

3、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具准备】

1、课文录音带。

2、挂图。

3、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师引述:同学们,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秋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洋洋洒洒的来到我们的中间,它不仅有着缤纷的色彩,还有奇妙的声音。请你猜猜会是怎样的声音。你想感受一下这雨声吗?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雨声的课文──《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题:

出示题目: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准备:挂图、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2.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生字词语圈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同桌检查(把圈出来的生字、词语读一读)

(2)全班检查。

(出示卡片认读):钥匙趁柿菠喇衔裳

指名读,教师正音。

小老师教读。

识记字形,组词。教师提醒,菠:上下结构。柿:右边是“市”。(出示小黑板词语)清凉留意扇子炎热一枚邮票

梨树凉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中心校 莫启联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第一课,这是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火红的高粱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以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童趣。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上课时,我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及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朗读训练上。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是自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