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学生上网社会调查报告
暑假就要结束了,这期间我在社会调查中,重点关注了中学生的上网问题,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情况:
1.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时间长。互联网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沟通便利,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的青睐。在我调查的50个人中,9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2%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休息日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1.2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对于孩子上网,27%的家长表示赞成,反对的只有15%,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操作技巧”;同时,30%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由此看来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为沉迷网络而影响学业、影响前途。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2.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有助于中学生形成全球意识,强化民族责任感小到身边日常生活的点滴,大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甚至全人类的发展,都可以从互联网找到答
案或启发联想。互联网使中学生的全球意识得以增强
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网络资源包括大量的历史、人文、科技、新闻等各方面信息。网络的应用,帮助中学生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成长,拓宽了视野。网络有助于扩大中学生交往范围,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能够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可以说,网络的出现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中学生上网,促进他们的学业。互联网有大量的学习资源,特别是英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互联网不仅提供静态的知识,也提供动态的知识,甚至提供互动答疑。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已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进一步拓展了当今中学生的学业空间。
2.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中学生很容易遭受“网络垃圾”的侵害。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甚至诱发中学生犯罪问题发生。
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迷恋网络对中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网络病症问题。
上网场所管理局面依然严峻,产生诸多问题。受利益驱使,部分网吧经营业户违规经营。由于种种原因,网吧经营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健康上网造成了诸多问题。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建议学校和老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加强自律。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习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课堂学习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但决不能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2、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希望学校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学校的电脑室应定时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还应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尽量把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二)家庭方面
1、家长应掌握网络技术,正确对待孩子上网 在调查当中,我们发现有71%的家长不了解网络。16%的家长认为该关闭网吧;62%的家长认为要加强网吧管理,不得让未成年人进入;79%的家长坚决反对孩子上网吧。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家长要熟悉网络,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消除与孩子的代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2、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
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为了防止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三)社会方面
1、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力度
有关部门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认真检查,严格管理,保护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中学生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并且要把电子游戏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组织开发主题健康、情节生动、青少年喜欢的游戏产品。
2、多建立中学生喜爱的网站。中学生上喜爱的网站,能够寓教于乐。那些正规导向健康的论坛,能够让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倾诉苦恼,发表看法和建议,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研究收获与小结
1.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真正让我们学会与人更好地沟通与相处,进一步了解了社会。
为做好中学生上网情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难。在研究学习中,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2.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们全组同学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成熟。
第2篇:中学生上网寒假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中学生八年级39人(其中男生25人),七年级23人(其中男生12人),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上网途径:上网地点大部分选择在学校和网吧,个别中学生可以自己家里上网,上网时间:上网的频率一半以上中学生一周能够上网一次。上网时间一周大部分在一小时以内。上网的时间除了上信息课时间就是周末休息。大部分中学生网龄在一年以下
2、上网的目的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上网,上网目的主要是:
(1)、查找资料较多,其次是聊天、交友、qq、听音乐、娱乐、玩游戏,再次是阅读新闻等等。
(2)、男生大部分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主要是玩一些网络上的小游戏。女生上网多半是为了聊天。
6050403020100玩游戏聊天新闻查资料男生女生
(3)、喜欢的网站类型:主要是娱乐时尚性网站和交友聊天网站,其次是教育学习性网站、新闻网站,登录色情网站是在网页自动弹出来的情况下登录的。
3、上网费用的来源
上网费用主要是来自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或节省的生活费,向父母要得的只占15%左右。
4、家长对中学生上网的态度
一半以上的家长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是:要求正确使用,避免不健康的东西,30%左右的家长对中学生上网持坚决反对态度。反对理由是上网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害怕中学生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对于网络的了解程度太低,了家网络的家长不到10%,大部分家长对网络只有一点点的了解。
5、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网络的影响:75%的中学生认为上网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一半中学生认为上网可以认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可以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学习成绩提高,20%左右的中学生认为上网会因花费太多时间而使成绩下降。
6、网瘾问题
被调查的中学生中约15%左右的中学生迷恋上网,50%的中学生对网络迷恋程度一般,35%左右的中学生没有网瘾。迷恋上网的原因:40%是因为想克制但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35%的中学生是因为网络上的内容太有吸引力,20%左右的中学生是因为学习学不进去,不上网没事干。
网瘾态度迷恋一般没有
7、中学生对网络中教育资源的看法
当前适合青少年的网站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一半认为内容单调,太专业化,娱乐性不强,不能够吸引人,信息量少,信息范围狭窄,版面无特色。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中学生对上网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中学生上网的形式主要集中在游戏,聊天和娱乐,对于利用上网学习的应用还是很少的,有网瘾的中学生只占少部分,其成瘾原因与自身年龄特点、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环境影响息息相关,同时互联网上教育类适合青少年的网站不够吸引人,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其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
调查心得体会:
中学生接触网络比较濒繁,说明了网络对中学生重要之外,也说明了中学生由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这更显出中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的重要性;对此,我认为学校应该
1)加强对中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管理,针对一部分中学生自律能力不强的特点,学校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习。2)进行宣传网络科学知识,以及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还有错误使用网络所带来的后果。
3)展开“网络教育”班会,正确引导我们学生使用正确网络资源,让我们走在网络知识的前沿,充分把握网络带给我们的每一个信息。
同时家长对约束孩子的上网行为有举足轻重的的作用 1)2)3)家里有电脑的,应该规定上网时间,以身作则,遵守家规 掌握孩子的上网时间,发现苗头,及时引导 适时与孩子交流谈心,促进孩子更好的利用资源
对于社会,我认为 1)我们要规范网吧的经营行为,政府应对一些只为利益而为未成年人打开方便之门的网吧进行严厉的惩罚,2)规定网吧严格按规章办事,关闭所有不健康的网站。
网络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中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巨大价值而不会被其所束缚。
第3篇:寒假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寒假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寒假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
第4篇: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但是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关于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学生上网呢,对此,我通过网上调查及查阅资料的方式,于20xx年4月10日至20xx年4月27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
第5篇: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4日至2011年7月21 调查人员:刘莎莎 蔡畅 梅诗韵 调查对象:全市中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网上调查及查阅资料、个别访谈 调查目的:了解中学生上网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倡健康上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关于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学生上网呢,对此,我们用暑假的时间对中学生的上网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
第6篇:中学生寒假上网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精选17篇)
作为一种学术或专业性的写作方式,报告要求准确、客观和有条理。报告的结构和布局应该合理,便于读者理解和阅读。参考下方的报告样本,可以提供给你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中学生寒假上网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一
姓名:学号:
实践单位:手机城。
实践实践:
引言: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其作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途径,对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社会实践可以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了解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