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哲理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2 07:13: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回归自然哲理散文

回归自然哲理散文

一大早就知道李咏去世的消息,她老婆发微博说: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还是不幸去世,永失我爱......。其实,无论是大众眼中的名人,还是普通人,终点都是相似的。

我不是喜欢去追明星的人,总感觉名人的世界也是世界,和普通人没有多大区别。所以从无过分的热烈,也绝不会忘乎所以的盲从,始终保持一个凡人的清醒。但一位读者的留言,还是深深的刺痛了我。他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偶然,但死亡是必然。”

说是早已看淡生死,也越来越能从容不迫的接受最终的结果,但每次听到死亡的噩耗,还是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无论你多有影响力,无论你手握多重的权力,也无论你会拥有多少别人无法比拟的财富,你都无法悖逆最终的死亡。每次思考这些的时候,内心难免生出几丝苦涩和无奈。

人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物种的延续?或者被一种更具生命力的物种取代?生物学给历史的一个教训是:生命必须繁殖。有繁殖就会有死亡,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生命的使然。

掀开发黄的历史,哪一朝,哪一代的王侯将相不是期望生命不息,万古长青,但最终都化为尘埃,或者一段不长不短的文字,没有谁是例外。

爷爷活过92岁,我一直觉得他就像一棵参天的大树,会荫庇子孙们一辈子。我以为爷爷儿孙满堂的日子会成为一种永恒,因为有他在,我们多大都是孩子。可他还是在一个多雨的秋季突然离去。说真的,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我甚至不知道,离开爷爷的日子,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至今六个年头过去了,每一天都匆匆忙忙的过活,人就像一部被启动的机器,很少有时间想起爷爷,突然有一天想起爷爷,他只不过是在我的故事里存在过罢了。我知道,如果今天要再去问我的儿子,可曾想起那个白胡子的老爷爷,儿子也会一脸的茫然。

人总不能活在记忆里,生活也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必须创造价值,为了家庭,孩子,为了改变生存的现状。其实对于生死的话题,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弄明白。就好像我们坐上一趟开往远方的'列车,只是以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却会忘记生命的终点站。

嘴上说着过好每一天,但又有多少每天真正的幸福过?我们总是被这样或者那样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干扰,被各种猜忌,怀疑、竞争、利益或者压力左右。我们所能享受的幸福极其的短暂和有限,却不得不用一生来追求、来换取、来选择或者承受。

很多人奋斗一生,等到该享受的年纪,却把所有的东西留给后代或者社会。身体上的疾病,不幸的交通事故,以及不可抗拒的衰老,都会让人们在最后的时刻无限的遗憾。竟然还有那么多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想爱却没有时间爱的人。

前一段时间,有个网友出了个命题作文,“如果你有一年的空闲时间,你将如何度过?”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那么多未了的心愿,满满的写了好好几页,依然未尽兴。如果把这一年当成人生最后的一年,其实,我们会变的无比的勇敢无比的理性,无比的真诚。

能改变的就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要学会承受。前一段时间阅读《人类简史》知道了宇宙的生成,距今已经有135亿年,人类来到地球不足两万多年,而人类真正的繁荣也不过短短的200多年。有生,就会有死。就连宇宙,星际,地球都有年龄和终点,而那些看似整天陪伴我们的星际,在爆炸的张力之下,离我们越来越远。

天文学家曾经在几十万米的太空俯瞰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却也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亮点。宇宙何去何从?连地球、月亮、太阳也不能在既定的轨道上永远的运行。如果和物种、宇宙、星际比较,生命真的微不足道。

前几日,与一位同事聊天,他悲悯的情愫中不时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他说: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赎罪。我极力反驳,“但至少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至少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幸福,这是不争的事实。”

借用帕斯卡的话来反驳一切消极悲观者:“当宇宙压碎人类的时候,人类仍然要比杀死他的宇宙高贵。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而宇宙对自己的胜利却一无所知。”每次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会备受鼓舞,且不再惧怕死亡。我对死亡有了新的理解。

死亡是什么?是枯萎凋零后,把有限的时空留给那些比我们更顽强,更优秀,更出色的后代。死亡不是终结,是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的交付。至少下一代身上有着我们的基因,以及那些闪耀着光环坚强不屈的品质。

如果知道了生命的不可逆转,如果知道死亡必然来临,如果知道时光的机器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刀刀催人老。我们如何善待现在的自己?如何重新定义活着的意义?如何体会幸福的伟大或者卑微?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不知道在那个报纸上看到一段唐伯虎式的潇洒,其中有一首小诗,让我真正理解了人的高贵,以及面对死亡时候的淡然和洒脱。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也何妨。

阴间阳间具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这是何等的酣畅淋漓,面对死亡时的大义凛然?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勇气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这样?如何过好每一天,走好以后的路,让生命更有价值,即使面对死亡也无怨无悔?自我的救赎其实才是最好的救赎。

接受死亡,并学会承受一切痛苦。其实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永恒,别祈求一辈子的幸福。过好每一天,虽然有时我们会被各种纷繁的琐事搞的心烦意乱,但这些噪音终会过去,因为耶稣死后的第三天就是复活节痛苦总是与希望同在。

热爱生活,珍爱身边所有的人。拿出你十二分的热情,等到爱的容器匮乏,就及时的填满。一辈子看起来很长,可一旦错过,就是终生的错过。你根本回不了头。生活从来没有“如果”,会让你重来一次的机会。更不要等你攒够了再去爱别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让生命在无为中蹉跎。你不一定学着别人的样子,去远方寻找诗意的人生,你更无须眼睛盯着远方,而忽略路边的风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要刻意完美,经历才是最终留给我们最好的财富。让梦想与死亡同步,甚至与死亡为友,即就是倒,也要倒在前进的路上。

多读一些好书,看那些伟人如何理解生命。用一辈子的时间,明白别人几辈子才明白的真理和事实,无形之中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密度和质量。正如生命是一条河,我们无法增加它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它的深度和广度。至少,到了最后的日子,我们不会孤独。

善待自己,其实你在别人的眼里根本没有那么重要。也许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一个工具,一个影子,甚至是一道赏心悦目的景致,也许什么也不是,你仅仅是你自己。而你却是你自己的全部,主宰,灵魂的国王。任何自爱、自恋、狂妄、甚至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你来说再正常不过。活出生命的本色,成为舞台上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观众。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真正的自由是不再承受生活中的牵绊,因为你为自己、为身边的人、为这个世界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倾情的投入、忘我的工作、创造改变这个世界,并从中找到了快乐,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并得到生活的馈赠。

与其说死亡是另外一种意义的延续和交付,不如说是生命本质的回归,回归自然,生于自然然后滋养自然。中国人讲生死轮回,而站在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一个单独生物的死亡,预示着更多生物进化和繁衍。生即是死,死却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第2篇:回归自然优秀散文

回归自然优秀散文

时光似乎过得特别的快。像飞驰的列车一晃而过,载着我们年轻的梦想,驶向未来.很想抓住些什么,两手却仍旧空空如也。有的只是满眼的忧伤。像蔓滕一样,纠缠着,令人窒息。

之前,和朋友聊天,聊起喜欢什么样的人。我向往明媚的`笑,干净而温暖。因此,我喜欢阳光一点,富有活力一点的。也许是我心底太多忧郁的东西,像影子一样跟随着我,所以我需要万米阳光。需要一点点让我温暖的东西。影子终究离不开万米阳光以前一个人的时候,心总是觉得孤寂得可怕。如今,身边的朋友逐渐多了起来。一起疯狂,一起追寻快乐。简单而热烈。而我却在这个过程里沉默不已。我不知道我在忧郁什么或者说为什么我就看不到万米阳光的东西。

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地方都会莫名的感伤。想写一写自己的经历,刚开了个头,却再也续不下去了。像心底裂了道口子,无法愈合。我想我还是会写下去的,因为那是我一直渴望留下的回忆。

2011年,我喜欢上一首歌----《将爱》的主题曲陈奕迅王菲《因为爱情》。优美的旋律,弥漫着幸福和无可遏制的渴望。每个人,都有一段历程,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2011年,我变得特别爱回忆,总将所有的往事一遍遍的回忆。

2011年,我渴望家的感觉,却将自己的心紧紧的锁上。害怕什么,逃离什么。没有答案。

-2011年,我期待携手的温馨,期待属于自己的那场华丽。无论内心如何坚定相守一生不离不弃的承诺。2011年,我想告别城市的喧嚣,极力打造梦想的“生态王国”。回归自然,回归恬淡。如果真有这一天,您会紧随吗?

2011年,我突然觉得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比想象的要好很多,没有那么多奢求和期望,不用背负太多情感和感伤。静静的,淡淡的,简简的,平淡中不起波浪,微笑中略带忧伤。

2011年,我站在时光遂道前不停的张望伫留。

第3篇: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

大凡一些小生灵,对人类都有依赖性,特别是从“光腚猴”开始喂养起来的鸟儿,对主人更是充满了依赖和信任。它们和主人的关系极为融洽,不亚于父子或是父女关系,那种超乎寻常的“亲情”也着实让人感动和难忘。

我从小就喜欢养些小动物,特别是对养鸟情有独衷。我养鸟与别人不同,不是从集市上去买那种成年的鸟,而是从野外的树上掏一些身上还没长全毛的小光腚猴来喂养,因为这种鸟能喂熟化了,不会再跑,它会随时伴在你左右,几乎与你同吃同住同睡。

记得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一个在村子果园里住的同学掏了一窝“滴滴水”鸟,送给我一个,我如获至宝,便精心喂养着。这是一种常年生活在我家乡山野里的一种羽毛灰色头上腹部有白色羽毛的小鸟,这种鸟身体如麻雀般大,叫声却比麻雀好听。几个月后小鸟长大了,浑身羽毛整齐光洁,没有丝毫损伤和污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回归自然

走在田埂中央,旁边金灿灿的野菊花在向我微笑,流水潺潺,淌过宽阔的稻田,流过长满水草的沟涧,流过小青石板下面,叮咚叮咚,在欢快的打架、调皮的歌唱。自然,是个有灵性的天使,可以给人带来安逸、闲适的享受,回归自然,是在眼前的生活中遍布压力,跳出重围之外的心灵的解放,我爱这片自然风光。我是幸运儿,生活在望城这片秀美的土地上。

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在极端化,工作向快节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里伸入,生活倾向于回归自然。在工作上,我们一路只记得不停的奔跑,有时甚至忘记我们出发的初衷,也搞不清所要到达的方向,就是这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毫不停息的只为跟上前面的脚步,不停地去追求别人眼中所谓的圆满。可那真正是我们自己所需要的吗?回归自然,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思考的天空,思定之后,毅然前行,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

大地因为赋有了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河流因为有了流水而变得充满活力,而穷人也因为有了自然而变得富贵。回归自然,贫穷也会富贵,再穷也会是幸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山水之情,充满传奇的色彩。父亲的提问,儿子的回答,父亲的儿子只是为了让儿子看到乡村的贫穷,然而,儿子的回答却体现了一种现象,一种真理,一种超然脱俗的自然之情。自然永远那么美好,人们饿眼光却是那么的渺小。

回归自然,看一方水土,一箱人情,明一方事理。灯笼的华丽却比不过星星的闪烁;拥有硕大的水池却比不过享受河流的自然,生活中,并不是拥有就是富足,并不是华丽就是美好。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生活更有色彩,同一片蓝天下的阳光也会显得更贾灿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回归自然哲理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归自然哲理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