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数学考前的复习计划总结
数学考前的复习计划总结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第2篇:高考数学考前复习计划
高考考前停课复习计划
【复习要求】
1、重点梳理。写过的资料很多,都过一遍时间紧张,也容易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达不到预期效果。建议以七次月考试题及北京的一模、38套题的1——6套、北京13春季高考、2013年苏、锡、常、镇四市教学情况调查
(二)、13年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题型专项训练的2010年至2012年高考填空、选择及高考前三题。把这些试卷中的错题、典型题、典型方法标注出来(可以利用基本公式表或知识表解或考试说明进行标注),会做但做错的题要找出错因并结合要梳理的试卷做专题、专项训练,把梳理工作与高考题型训练结合起来,复习工作落到实处。
2、保温训练。数学光看不做不行,如果隔两天不做题再做就可能找不到感觉,因此要适当做题。填空、选择和高考前三题是得分的主要题型,应抓好。准备8次填空、选择的保温训练题及2套前3题,每套保温训练题控制在45分钟之内,应有计划地安排好保温训练。每周用2个小时单位做一套题。
3、回归基础。在最后一周,应注意加强课本典型例题、习题、重要公式、定理的记忆。
【具体计划】
5月17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及08、09年高考填空、选择和前3题的梳理; 5月18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19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及2010、2011年高考填空、选择和前3题的梳理; 5月20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1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完成一组解答题前三题训练(35分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关键点及值得注意的地方
5月22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3日套题训练(2小时),做好题型小结;
5月24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5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9、30日阶段小结(对照月考反思填空、选择及前三题训练,做好题型小结)
5月31日课本中的重要例题、习题结论、重要定理、重要方法及步骤、公式要整理并记忆; 6月1日复习昨日成果,查缺补漏,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6月2日完成一组解答题前三题训练(35分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关键点及应注意的地方; 6月3日套题训练(2小时),做好题型小结(对已小结过的20套题再小结);
6月4日重要例题、习题结论、重要定理、重要方法及步骤、公式要整理并记忆,查缺补漏; 6月5日做12年高考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重要例题、习题结论、重要定理、重要方法及步骤、公式进行整理的记忆,查缺补漏;
6月6日晚11、11、12年高考填空、选择题及高考前3题小结(看与做结合),重要方法回顾,重要公式、结论的记忆。10:30休息,一觉到天明,精神饱满地、信心百倍地高考。
第3篇:高考数学考前复习计划安排
高考数学考前复习计划安排
一、指导思想
高三数学复习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及《考试大纲》为指针,充分关注新课改理念,准确理解山东省高考方案,使教学确实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构筑知识网络,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高考中,数学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着重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考查,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学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在复习中以夯实“三基”,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备考能力,使本届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更加有效,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学
第4篇:中考前一个月数学复习计划范文
中考前一个月数学复习计划范文
中考前一个月数学复习计划
讲究科学的复习方法,做好考前一个月的复习计划,是发挥考试水平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初三中考考前30天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中考考前30天大冲刺数学复习要点: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尤其是函数中的'重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
初三中考考前30天数学复习时间安
第5篇:选调生考前复习计划
ww
w.chazidian.com文章
来源http://www.daodoc.com文档大全
选调生考前复习计划一般选调生自报名到考试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特别是此次考试比较突然,很多人在准备考试的时候都是比较匆忙的,因此有效的复习计划很有必要。以下是我当时考试的复习计划,简单但是有效:
一、教材选择。目前市面上的教材都大同小异,因此教材不一定要特别的选择,只要是最新版本的就比较好了(如果数字推理不是很好一定要买,数字推理答案中提供解题思路的)。
二、具体复习计划,以半月时间为例:
1、选择两套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和标准,进行自我测试。对照答案进行评分。(一般情况下,分数都不是很高),进行分析,目的是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做到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有数。(1天)
2、全面的对教材进行学习,边做练习边看书,
第6篇:考前语文复习计划
高考前语文学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高考前这一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回顾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高三一年,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知识,具备了一定能力。但高考的成功,关键在于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考场上完全发挥出来。从适应性考试情况看,前面的知识有些遗忘,直接影响到这次考试的成绩。“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希望同学们明确最后冲刺的重要性。
二、复习重点
《语文考试大纲》考查的内容相比其他学科虽然知识点比较少,但面广、量大,要在短短的十几天内把所有内容面面俱到地详细复习是不可能的,因此,自由复习期间复习的内容安排必须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就个人对知识接受的情况而言,遗忘的、不扎实的知识是复习的重点;就知识复习的有效性看,识记性的知识、以识记性的知识为基础的理解性知识以及
第7篇:考前复习计划(材料)
考前复习计划
由于课程安排不同,我们的考试分别分布在14周、15周和期末的19周或20周。为了达到科学、高效的复习目标,我们班对不同学科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1.电磁场与电磁波
1)课代表与老师沟通,划出重点;
2)课代表把重点转划给全班同学;
3)在14周以前对知识点“扫盲”,14周周三之前复习考试题型,以适应考试。
注:此科目时间紧迫,顾复习以试题为主,有的只是可借助上学期学习的大学物理的相关知识帮助理解。
2.概率统计
1)看书,熟悉各个知识点,在14周周五前完成。
2)做题,仔细研究练习册上的试题,做到举一反三,在考前做题,适应考试。
注:概率有两本练习册,复习时以较薄的为主,时间充裕的最好也把厚的一本做了。
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做书后题,在做题中找重点、难点、盲点;
2)在考前做试卷(已发)一套,以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