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0 07:12: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

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

教材透视: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课文简短,内容通俗,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切实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地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要结合朗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

2、收集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人类为保护树林做了哪些事”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课件或挂图:猜想一下这两幅图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先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再猜想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说说你怎样记住“爷”字。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中写的是谁吗?(指名回答)

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学了课文以后你就会明白了。(教师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二、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大声地读一遍课文,然后说给同桌听。

2、再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

3、指名读文,集体评议,说说在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倾听,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二)识字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10个生字,你现在认识了几个?是怎样认识的?

(了解学生的认字情况,交流识字途径和识字方法,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出示“到、冷、伞、热”你能说出这些字的.偏旁吗?你怎样记住这四个偏旁?

3、拿出生字卡片组内先交流识字方法,然后互考。

4、比比谁的小主意最好,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吗?(比如用熟字换部件、换偏旁,用事物的样子记住字形,用看图猜字的方法识记等等。)

5、开火车读生字生词。

6、游戏:找朋友。

(将本课生字的偏旁和部件分开,做成头饰,让学生找朋友,组成本课的生字。)

(三)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暖和”的“和”读“huo”,不要读成“hé”,要反复纠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读书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四)讨论

1、思考:通过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不、开”,认读。你会写这两个字吗?(书空)

2、引导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看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3、指导书写。(提示:“不”字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起笔。“开”第三笔是“竖撇”。)

4、自由练写。(提示边写边观察,注意写好每一笔。)

5、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在全班展出。

(让学生养成正确写字的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游戏: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对抗,比赛认读生字和生词,其他同学当评委,最后的胜利者是小擂主。(采用多种方式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在生字的复现中巩固了识字。)

二、熟读课文

1、看课件或插图,多种方式练读课文,如:分组读,同桌练读,你读我听,男女生赛读,等等。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字音,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课件演示冬天的情景,说说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什么?爷爷是怎么做的?边读文边想一想“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演示夏天的情景,夏天到了,小树是怎么做的?他会说些什么?边读边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可做动作理解)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怎么样?让学生读中体会。

(再现课文的情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渗透读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突破了教学重点。)

4、课文表演

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情节。

(根据学生爱表现、好玩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知识积累

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的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树、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你能仿照例子把后面的横线补充完整吗?

四、小结

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并且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

五、写字

1、出示“四、五”,指导认读。请你试着写一下这两个字。(书空,学习新笔画“竖弯”,引导学生注意“四”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分析笔画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注意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使学生逐步养成从整体观察,从主要特征着眼的好习惯。)

3、教师范写。(注意示范“竖弯”的写法: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五”第二笔是“竖”,行笔略向左斜。)

4、学生练写。

(在写字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个别辅导,要结合学生的书写困难,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5、评议。

六、扩展学习

1、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

2、 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人类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的资料。开“小记者会”。(此项活动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利用活动时间进行。)

第2篇: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设计

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环境和人类息息相生,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重要部分。从小关注环境,爱护环境是美好心灵开花结果的沃土,因此环保主题是语文教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册在识字课文后的第一个单元安排了《爷爷和小树》这样一篇情意浓浓的短文,恰如其分地让小朋友们在积累语言之余,将稚嫩纯洁的双眼投向周围的小环境。

课文短小简单,其中的两个比喻句“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富有童趣,充满诗意,读来亲切可爱,读后回味隽永,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切入点。课文要求认识的生字简单常用,许多字如:冷、伞、热、棵都形象易记,可以借此培养识字方法。

2、学生学情

此时学生入学才三个月左右,课堂上容易疲劳,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尽量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因为前面学过一些识字课文和四篇阅读课文,对阅读课文还充满好奇;学生正在学习中建立自己的识字学习的方式。

3、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设计本课,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感悟课文情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凸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具体设计意图在以下设计中详述。

二、教学三维目标

1、依自己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2、认识本课十个生字,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3、有兴趣地写好“不、开、四、五”四个字,进一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4、积累本课相关词句。

三、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思路

课前一天要求观察路边梧桐树的样子。

(一)引入课题,初读课文

1、小朋友昨天观察了路边的树,你都看到了什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将课文与生活联系。]

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一个小朋友家门口的小树。(板书课题,简笔画:飘着落叶的小树)

指名读课题,齐读。

爷爷有胡须,和爸爸有一点点不像,记住了吗?[渗透形象识记生字的方法]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课文里有你要知道的答案。轻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一记。

(二)识记生字,积累方法

(生字写在落叶卡片上)[让生字识记充满情趣]

3、秋天到了,落叶向黄色的蝴蝶飞到地上,你能拾到一张美丽的落叶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一个生字一个生字地出示,指名说说用了什么方法记住。

如:棵,一棵果树;暖,有太阳就暖……

将生字卡片送给读得准,词语读得好的小朋友。

(三)朗读体验,内化语言

4、简笔画:小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冬天到了,你看到小树怎么样了?

读读这一段,看爷爷是怎么做的?自己一边读,一边看旁边的画。

指名读。指名说说,哪里读得好。[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心态]

同桌一个当爷爷,一个当小树,练练读读演演。

请一对同桌上来演。师问:你给小树穿上的衣裳是什么呀?

请小朋友评价表演。[不断地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反思]

站起来,和同桌一边读一边演。

5、夏天到了,小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添添叶子。

指名画,指名评画。

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说说哪句话最有意思。

指名读,指名说。

小组中互相读读演演评评。

请一个小组边读边演。

小树绿色的小伞是什么?

(四)生字巩固,指导书写

6、刚才拾到生字树叶的小朋友能把自己的树叶送给能干的小朋友吗?

请学生上台,指名读手中的生字卡片,将生字转送给其他小朋友。[生字在课堂内及时巩固,并用不同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7、指导书写“不、开”,展示好的“作品”,让学生评一评哪里写得好。

第二课时教学思路

(一)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一株小树,小树上挂满了生字所在的词语:

老爷

一棵树

到家

送给

穿衣

暖和

冷热

雨伞

开花

指名读,齐读。指名选一两个词语说说句子。

(二)朗读课文,拓展语言

2、和同桌美美地读读课文。

你也能像书上说得那样说一说吗?

秋天到了,小树和爷爷发生了什么事?

春天到了,又有什么事呢?

指明说。

(三)指导书写,学习观察

3、出示“四、五”,仔细看看,哪一笔需要注意。(“四”的竖弯;“五”的斜竖)

范写,临写。

(四)积累词汇,课外延伸

出示课后题“读读说说”,

自由说,

指名选择说。

4、课外延伸活动:你喜欢树吗?小树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么帮助它们?课外找找需要帮忙的小树,去帮帮它。

四、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实施情况

在引入课题时,学生讲到了梧桐树树干上别人贴的广告、树叶的颜色等,五花八门。当然也有学生讲到树叶一张一张掉下来了,讲得还不是很连贯。初读课文后集中认识生字,学生想到的很多,比如“穿”,有个小朋友说刷牙就是给牙齿穿上了衣服,还有小朋友在黑板上画了一把雨伞(经老师帮助),来说明它和“伞”字很像;有小朋友说“冷”就是有个小朋友冷的鼻涕也流出来了……他们能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对汉字作出解释,学习潜力非常大。我小心地加以引导。朗读指导时,学生比较容易将“暖和的衣裳”读成“暖和(hé)的衣裳”。上台展示的学生在表演中夸张地表现了“暖和”的感觉,让我感到欣慰。遗憾的是指导生字书写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静下心来写,尤其是“不”字的最后一点,很难写好。

第二课时实施情况

第二课时学生们对课件出示的词语很感兴趣,读得不错。读了课文后让小朋友们仿照书上的话来说说,学生讲得不是很连贯,也算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吧!写字指导时学生自己说了注意点,写的时候都没有错,只是“四”字的形状都是方方的,没有美感。因为写了字,小朋友的心似乎静了些,在“读读说说”板块中又设置了小组比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了许多,只好让他们下课再说。

五、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在设计时力避单调,以免失去学生的兴趣。比起前面课文的教学,这方面的确有进步,学生的朗读状态也更好,但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

1、第一课时,读了课题后不必让学生提问。意图是让学生引起初读兴趣,事实上提问题没必要,不如直接问“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马上初读。

2、生字在第一次集中出示的时候要先让小朋友和同桌先自由读读生字,和同桌说说识记的方法,那指名读说时可以缩短时间。

3、学生上来画画后不必评得太多,脱离了文本。

4、写字指导花的时间还不够,第一课时的“开”字,可在第二课时再反馈补充。

5、第二课时的拓展练习对学生来说相对难些,老师可以先做示范。

第3篇: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设计

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设计(共13篇)由网友 “超级咸蛋堡”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设计,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1、朗读表演《轻轻地》。

2、出示课题。大家那么爱护小草,又是怎么爱护树木的呢?课题读两遍。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画出来多读两编,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3、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爷爷和小树语文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