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华同步电网学习心得体会
“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为普及“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坚定建设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信息和决心,加快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及福州局相关文件的要求,本人通过内网的“远程培训”在线学习了《国家电网“十二五”规划及远景展望》、《未来我国电力需求格局》、《我国电网构建及安全性研究》、《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等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手册》的有关内容。通过相关课件和手册的学习,本人深刻地认识到: 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省、经济性好等优点,发展特高压电网,能够充分发挥大电网的网络市场功能,提高输电在能源输送中的比重,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我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区域电网联结起来形成的特高压同步电网,称为“三华”同步电网。“三华”同步电网联结北方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地区,覆盖地理面积约320万平方千米。2015年,全国将形成东北、“三华”、西北、南方四个主要的同步电网。
到2020年,预计“三华”同步电网总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占全国的57%;全社会用电量约5.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67%;与北美东部电网等国外现有大型同步电网的规模基本相当。
我国能源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特高压输电的必要性。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动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我国能源资源与消费呈逆向分布,决定了我国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进行优化配置。
目前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约占2/3的比重。但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全国约2/3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北方的“三西”地区,而2/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为解决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是“北煤南运”的方针,即将“三西”地区的煤炭主要通过铁路运至北方港口、再经海运送达南方的电厂使用。根据国家发改委组织铁道部、交通部、国投、大唐、神华、华能等共同开展的“北煤外运系统研究”的预测和规划,“三西”地区煤炭产量2010年为11.5亿吨、2020年为15.2亿吨:北、中、南三大通路煤炭运量2010年为8.4亿吨、2020年为10.86亿吨。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以特高压为重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战略,就是变“输煤”为“输电”的方案。从发挥功能的角度来看,二者同为满足2020年我国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电力需求,同为解决约2亿吨煤炭的运输问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划,2015年陕西、山西、蒙西、宁东地区直接外调原煤14.5-15.3亿吨,外送煤电9352万千瓦,折合原煤1.9亿吨,输煤输电比例约为8:1。2020年,外送煤电13000万千瓦,折合原煤2.64亿吨,输煤输电比例约为4:1。
在我国,发展特高压是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经过几年来的全力攻坚,实现了特高压技术的重大突破,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在世界电网
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中国引领”。2008年建成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创造了12个世界第一。2010年建成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也受到国际电力工业界的高度评价。这两个试点工程的成功投运,使我国成为了目前世界上交直流运行等级最高的国家。
我国在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潜供电流控制、外绝缘技术等多项特高压关键技术研究都实现了突破,同时在特高压变压器、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特高压GIS和HGIS设备、特高压复合套管等特高压关键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特高压创新实践使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全面实现了产业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建设“三华”同步电网成为可能。
特高压电网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将有力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电油运紧张矛盾;
2、可以扩大水电消纳范围,节约煤炭资源;
3、提高了我国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加快和提高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
4、节约电源装机容量,节省电源投资,避免重复性浪费;
5、节省土地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环境,降低污染程度;
6、使得我国电网投资比例更趋于合理;
7、使得国家电网公司的电价更具竞争力,让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廉价的能源供应。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拓展电网发展知识视野,使×××(局/公司)全体员工系统了解特高压电网的基本知识、国家电网的发展规
划、特高压技术的创新成果以及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培训上下对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三华”同步电网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坚定了建设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信心和决心。
第2篇:学习三华同步电网心得体会
特高压架起区域电网的桥梁
――学习“三华”电网心得体会
按照省公司的统一安排,公司就“三华”同步电网的概念、规划、布局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通过两个月学习、总结,我个人对“三华”同步电网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了自己对目前电力市场的了解,在电网发展、建设、分布平衡方面拓宽了视野,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现将这两个月的学习心得向领导作一下汇报。
一、对“三华”同步电网的基本认识
通过特高压交、直流网架将我国华中、华北和华东区域电网联结起来,形成特高压同步电网,简称为“三华”同步电网。“三华”电网将我国北方的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华北、华中、华东的负荷中心联结起来,解决我国南北资源分布不均,东西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三华”电网将覆盖我国32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为实现全国一张网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三华”同步电网的巨大优势
“三华”电网作为特高压电网,是指由1000千伏级交流和±800千伏级直流系统构成的高压电网,其最大特点是能长距离、大容量送电。与传统输电线路相比,特高压电网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效益:第一,特高压电网减少输电线回路数,节约土地资源。据统计,与500千伏相比,相同输送容量的特高压线路可以减少占地1/2左右。第二,通过特高压电网提高跨流域补偿和水火互济能力,可减少系统备用和弃水电量,降低线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显著。第三,减轻了环保压力。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基本上没有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在西部、北部煤电基地实施电源集约化开发,统筹处理电厂废气和废渣排放,可以显著减轻东部地区的环保压力。第四,特高压电网建成后,可在西部建设坑口电厂,变长距离运煤为输电,可大大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节约宝贵的运输资源,同时有效减轻煤炭运输沿线的污染问题。
三、“三华”事在必行
五十多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到2000年,电力总体上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发展,基本上保证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到2003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达3.91亿千瓦,发电量达1.91万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人均用电水平只有1463千瓦时,仅为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2548千瓦时的57%,其用电水平仍然很低。去年又出现了全国性的、大面积的、长时间的严重缺电局面,我国22个省、市、区电网相继出现拉闸限电,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从电力供应侧来看,对于电力的不能储备,随发随用,实时平衡,电力建设周期较长等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电力供需形势及成因的粗略分析。一是电力发展规划安排中必须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这可以作为电力适度超前的量化指标之一。二是电力弹性系数,作为电力规划的校核评价系数,在我国工业化前期,总体来说是要大于1的,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前进,不排除在一些年份是小于1的。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弹性系数将逐渐减少,何时可以小于1,需要进一步研究。三是电力发展规划中一定要做好统一的煤电运平衡工作,电力体制改革后电源规划工作过度分散化与无序竞争状态应当迅速扭转,以确保我国电力工业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以适应经济高效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建设特高压电网是解决我国能源结构不平衡与经济发展环境容纳能力不足的客观需求,是中国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对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响深远。在特高压工程建设中彰显出的精神与追求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和弘扬,这就是胸怀全局、服务社会的负责精神,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执著追求。
四、“三华”同步电网安全有保障
“三华”同步电网结构合理,安全稳定水平高,抵御严重故障能力强,明显优于500千伏电网,完全满足DL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要求。同时特高压有较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形成具有强大资源配置能力的坚强电网,事故支援能力和抵御故障冲击能力大幅提高,可以充分保障电网安全;二是特高压线路设计标准提高,并完善输电线路的抗冰措施,使输电线路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五、“三华”电网的发展规划
到2020年,预计“三华”同步电网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7%,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67%。国家电网将形成以“三华”电网为主要受端,东北1000千伏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主要送端,连接各大煤电基地、水电基地、核电基地和主要的负荷中心,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规划实现后,可以解决锡盟、晋东南、陕北、呼盟、哈密、准东、淮南等16个大型煤电基地,甘肃、蒙东、蒙西、新疆、吉林、河北和江苏等大型风电基地,以及四川、金沙江、西藏等大型水电基地的外送问题,为东中部负荷中心大规模接受区外清洁、安全、可靠的电力构建将强网络平台。
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员工,并参与“三华”同步电网的建设感到无比的荣幸,对能见证“三华”电网的兴起感到无比的骄傲。我会坚持不懈的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相关知识,在工作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支持“三华”电网的建设。
第3篇:电网公司员工学习“木桶原理”心得体会
电网公司员工学习“木桶原理”心得体
会
电网公司员工学习“木桶原理”心得体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决定因素是人才,而教育培训是解决人才问题的根本途径。国际上许多著名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据美国教育机构统计,企业对培训投入1美元,产出达3美元。惠普公司内部有一项关于管理规范的教育项目,仅仅这一个培训项目,研究经费每年就高达数百万美元。理论和实践均表明教育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企业是立足现有资源,通过教育与培训
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而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对企业员工培训有着深刻的启示。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其核心思想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
第4篇:“三华”同步电网学习心得体会
“三华”同步电网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通过“三华”同步电网知识手册以及站内组织的“三华”同步相关知识的学习讨论,对“三华”同步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以下是本人的学习心得。
“三华”同步电网指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区域电网联结起来形成的特高压同步电网。大电网互联一直是世界各地电网的发展趋势,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跨国互联的同步电网,说明各个国家同步电网的规模在逐步增大。同步电网是电网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有很大的优越性。其中包括电网规模越大,接入发电机越多,抵御扰动和故障冲击的能力越强;网间交换能力强,可以充分获取错峰、调峰、水火互济、跨流域补偿、互为备用和调剂余缺等联网效益;以及大受端电网接远距离、大容量外来电力的能力强等。
据预测,到2012年,全国最大的电力缺口会达到
第5篇:电网调度学习小结
电力学习总结
基层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础,基层安全生产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00-1=0是无数血的教训,这就要求一线员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师傅的言传身教感染着我,让我对自身的工作有着一股敬畏的态度,丝毫不敢马虎懈担师傅拿安全生产与个人健康做形象的比喻,身体健康是个人发展的“1”,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1”,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还是“0”。《安规》的内容应驾熟就轻,了然于心。只要是上班时间,就要提醒自己随时保持清醒,提高警惕,遇到问题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注意力高度集中,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不要蛮干逞强,善于向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员工寻求帮助。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机构,每个调度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指挥者。在电网
第6篇:电网公司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电网公司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抚今追昔,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必将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电网公司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电网公司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电网公司“两会”精神。不但自己要带头学习,还要组织广大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通过各种形式,把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班组、职工,用会议精神统一全体党员、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抓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
二、继续抓好“五好”党支部建设和“六先”党员不忘初心工程等工作,我要紧密地与党支部其他成员一道认认真真地开展好党支部的基础管理工作。从建立健全
第7篇:电网公司员工工作会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
第1篇:电网公司员工学习“木桶原理”心得体会
电网公司员工学习“木桶原理”心得体
会
电网公司员工学习“木桶原理”心得体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决定因素是人才,而教育培训是解决人才问题的根本途径。国际上许多著名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据美国教育机构统计,企业对培训投入1美元,产出达3美元。惠普公司内部有一项关于管理规范的教育项目,仅仅这一个培训项目,研究经费每年就高达数百万美元。理论和实践均表明教育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企业是立足现有资源,通过教育与培训
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而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对企业员工培训有着深刻的启示。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其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