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五年级语文图书馆里小镜头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图书馆里小镜头评课稿
在教学中,老师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明白作者如何细心地观察生活,捕捉镜头,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图书馆里其它一些小镜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又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刻,无形之中把作者的写作技巧化为己有。
但由于课堂上没有把握好时间,只能留到课后去写了。可是,从学生后来的习作反馈来看,写得还是较为成功的。
练习完写段之后,老师又指导学生试着写写生活中的小镜头,如:超市里的小镜头、操场上的小镜头、公园里的小镜头,学生们通过细心观察,精心选择,写得快乐,写得轻松,写得得心应手。就这样,一篇篇优秀习作诞生了。
读写相结合”是整堂课最大的亮点。教师抓住作者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细细朗读和理解,充分挖掘了文本的内涵和写作特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并且,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读和品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更从比较朗读中,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不同人物的局部特征,是学生自主理解了读书在不同年龄、职业和层次的人心目中的地位。
“充分关注表达,提高语文素养”明晰了语文学科不应仅教内容,还要教运用语言的方法;不仅要引导学生品析文本传递的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品悟作者表情达意的精妙、行文思路的独特。李老师在执教《图书馆的小镜头》这篇文章时,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老师特别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行文思路、语言特色和关键词句。文章的重点部分,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几个问题,学生很好地体会了作者描写的精妙:文章的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局部特征描写人们争先恐后进图书馆选书的'场景,又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写出四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沉醉在书的海洋里的情景。
同时老师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第2、3小节的写作的不同之处,并了解这样写的好处。另外,让人感受颇深的是李老师通过有效地朗读指导,促进学生的感悟,进而积累语言素材,为学生内化书面语言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使整个课堂充满语文的魅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沉浸其中,怎能不心领神会,课文的重难点也自然迎刃而解。
第2篇: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描写人物读书时专注的有关词语。重点关注读准字音“糙、纤”,正确书写“腻”,理解“伏案疾书、贪婪”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作者对选取的三个小镜头的描写的相关段落,初步认识并区分作者所采用的不同的写作手法。
3、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4、通过图书馆里不同的小镜头,感受图书馆中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自身的读书热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热爱生活的人们,他们喜欢用摄影器材捕捉一些小镜头,来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体现拍摄者对生活的热爱。(出示一组镜头)
2、每当看到这些小镜头,许多美好的回忆就会浮现在眼前,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今天这篇课文的作者特别偏爱图书馆(板书:图书馆里的小镜头),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指读课题
3、介绍背景
这篇课文写于1976年之后,那时候我国刚刚结束一场长达十年的文化灾难,在这十年里,读书是不被允许的,学校也停课了。因此,1976年后整个社会重新掀起了读书的高潮,作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图书馆里捕捉到了一个个生动的小镜头。(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二、预习交流
(一)交流反馈预习读文及对课文总体内容了解的情况。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些字词。借助拼音读准 ◆出示:纤细 粗糙 细腻 开火车
◆重点指导“纤”的音,“腻”的形,“细腻、粗糙”的词义。
“纤”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qian)请组词。在这里读——
“腻”字的右半部分很难写,请看老师写。注意笔顺,而它的右半部是大写的汉字“贰”,人们在银行里经常会用到它。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手
像这样细细长长的手,我们可以说它是——纤细的手(它用来形容手的样子)粗糙和细腻正好是一对——(反义词),在课文里用来形容手的皮肤,那么从事什么工作的人往往会有一双粗糙的手呢?(体力工作者)谁的手会比较细腻(年轻妇女)。读好这些词组
三、学习课文
(一)交流反馈预习读文及对课文总体内容了解的情况。
1、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分读2,3,5节,思考作者分别在图书馆的哪些地方选取小镜头的?
2、交流后板书:大门口 书架前 阅览区
3、小结:作者先后在图书馆的——记录下了一组组精彩的小镜头,他想通过这些小镜头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来细细的读读这些内容。
过渡:先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图书馆的“大门口”和“书架前”看一看。
1、请同学们自由读2,3两节,看看作者在这两处分别记录下了哪些小镜头,请用括号标出有关的语句。
●(边交流边出示四组短句)这四组句子分别是四个镜头,四人读四组句子,说说在这四个镜头里你分别看见了什么。出示:
发型、鞋子、手、眼睛
●归纳板书: 作者在大门都选取的镜头是人们的——,在书架前又写了——
你发现作者在这些镜头里所选取的对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人体的一个局部)板书:局部描写
3、(引读)留披肩长发的,梳辫子的那是——(女青年、小姑娘);剃平头的,梳分头那是——(男青年);黑发的,白发的指的是——(青年人和老年人);从他们的发型上我们可以知道进入了图书馆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男女老少)板书 男女老少
而根据他们手或穿的鞋子,大家可以猜猜他们可能从事什么工作呢?(追问你从哪里看出的)板书 各行各业
●小结:看着镜头里各式的发型,不同的鞋子、手,我们可以知道前来图书馆的这些男女老少来自各行各业。你们看这个镜头(出示:头)你看见了什么?真是人山人海,那要表现出人们心情急切选什么画面最好啊?(脚)
那么多的人涌进图书馆怎么来得及看呢?抬起头看见的是一派人头攒动的景象——(留披肩长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低下头看见的是个个步履匆匆——(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后面为什么拍摄眼睛和手你们明白了吗?
4、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作者在描写这些画面时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们听老师来读读。你们感受到了吗? ◆交流,小结:都是短句,很有节奏感
对啊,这四个小镜头作者都是这样写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要读出短句的节奏感来。
引读(四组)在图书馆的大门口作者抓住了两个镜头——;
来到书架前作者又这样描写了人们选书、取书的镜头——(强调节奏感)
4、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为什么这样写
你们想过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投影: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红)归纳:人多、争先恐后 引读2、3节(书)
图书馆的门一打开,人们一下子涌进来,一时间只看见人头攒动——人们个个步履匆匆——,进入图书馆后,大家迫不及待地蜂拥到书架前选取自己喜爱的书——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再来读一读,看看人们对待书就像对待孩子一样——
5、总结(结合板书):作者站在图书馆的(大门口)和(书架前)这两个地方,抓了人物(发型、鞋子、手、眼睛)这些局部特点来描写人们进馆借书的场面,让我们感受到来图书馆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由于来的人那么多,那么急切,所以作者就用了这些短句来表现,真是再恰当不过。
(三)学习节5镜头,初步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积累有关语言。
1、过渡:书借好了,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阅览区看一看吧。
2、默读第5节。想想这一次作者又选取了哪几个小镜头?
(如学生回答人们在认真看书,师点拨:你说的是这些镜头给你的感觉,再看看他的镜头对准了谁,请注意小节里的分号)
◆小结,引读:四个镜头里分别有——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和几个孩子。作者选取了四个人,他们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
这一次作者选取了男女老少四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进行具体的描写。3、自读描写这四个镜头的内容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小结:作者通过描写这四个典型的人物阅读时的情况,让我们感受到图书馆里所有的人读书都是那样„„(出示词卡:旁若无人,孜孜不倦)
课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你们刚才所说的这些词语,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人们读书时是那样专注呢?(2)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铰了;
◆自由读句,说说从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小姑娘读书的专注,把这些词圈出来。◆交流 重点指导:
贪婪地扫着(“贪婪”原本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表现出了姑娘对读书的渴望;“扫着”说明看书的速度快,求知若渴。)
甩(连用手去整理头发的时间都不愿浪费)
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铰了(觉得头发影响了她看书,连漂亮也顾不上了。)
◆自由读,特别注意这些词,可以加上动作。齐读。◆小结: “贪婪 扫着,甩”这些动作、神态极其细小,我们一不留神就会疏忽,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细微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姑娘读书的专注。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板书),它能使文章更具体形象。(3)自学其余三句
◆自由读读其余的三句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细微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们读书时的专注。◆交流并反复朗读。
◆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了人们细微的神态、细小的动作来表现人们读书时的情景,而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品味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人们是那样—— 试着根据提示来背背看 出示:
小伙子 皱眉 扶 姑娘 扫着 甩一下 老人 眯着 拿得远远的 孩子 指着 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
(点评:刚才你们在背诵课文,我就在仔细观察,我发现有的同学闭着眼睛,有的微皱着眉头,有的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从你们的这些细小的表情和动作中我感受到你们在努力地记住课文中的句子,生怕会受到别人的影响。看着你们这股认真劲,相信你们一定都背出来了,回去以后把它背背熟,在被给家人听好不好?)
(四)、总结回顾本文选材及语言上的特点,感受这些镜头带给人们的美好记忆。
1、总结,引读(课文)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在图书馆的——(指读板书)看到了几组小镜头,他们有的是抓住人物的——进行特写,让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人都进入了图书馆。而有的镜头则抓住了具体人物的动作细节来描写,生动了体现了人们读书的专注。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什么呢?——引:作者没有写,你们知道吗?
3、总结本文的选材特点及表现的主题。原来,作者抓住了这些小镜头就是要让我们感受到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是呀,读书不仅能使我们的知识变得更丰富,和好书交朋友,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纯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所以爱书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三、课外作业指导
1、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瞬间,还记得这些小镜头吗?
(出示图片)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镜头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并展开合理的想象,试着模仿节5抓住细节展开描写。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交流、点评。附板书: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大门口 发型 鞋子
男女老少
借书区 眼睛 手 爱读书
各行各业
阅览区 贪婪 扫着
甩一下„„
(细节)
第3篇: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课前预习单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纤 细(xiān qiān)散 乱(sàn sǎn)
舍不得(shě shè)悄无声息(qiāo qiǎo)
二、比一比,组词。
腻()绞()梁()辫()
贰()铰()粱()辨()
三、积累4个描写人物专心的成语。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是按()结构来写的,在()()()
三个地点取景,写出了人们的()心情。
五、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完成下列填空。1.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1)找出句中一组反义词: ——
(2)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清新的原因是
2.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
第4篇: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五年级作文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五年级作文
清晨,图书馆大门一敞开。人们迫切地冲了进去,小小的门口,人流一直在向里涌动。顷刻,宽敞的图书馆显得有些拥挤。
一进图书馆,淡淡的书卷味就钻进了鼻孔,人们的眼神变得更加热切。一双双眼睛都在搜录各自的猎物,疾步走了过去,轻柔地拿起心爱的书,抚摸着书的封面,就像抚摸着孩子们光滑的脸。
一阵騷动之后,图书馆又安静了下来,偶尔发出一阵翻书的声音,“沙沙”极短极轻,生怕破坏这美丽的宁静,人们都沉浸在书海之中,与书中的人物同欢乐,共伤悲,不可自拔。
一位大爷,头戴鸭舌帽,身后背着一个背包,看上去刚刚干完活,连包都来不及放就匆忙奔来图书馆了,他捧着一本书,手伸得好长,书放得远远的,吃力地看着;一位大哥哥坐在椅子上,看一会儿书低头记一会儿东西,看一会儿又记一下,有时候又紧锁眉头,好像在思考什
第5篇: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教案
图书馆的小镜头教案
干巷学校
顾玲燕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争先恐后、细腻、小心翼翼”。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进行描写。
4、通过图书馆里不同的小镜头,了解各种不同的人是如何努力学习的,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进行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热爱生活的人们,他们用摄影器材捕捉一些小镜头,来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体现拍摄者对生活的热爱。(出示:小镜头)
2、师:有一个小摄影师,他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特别偏爱图书馆(板书:图书馆里的)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