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具有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比较数的大小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时,我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后,就让学生从中任意选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比的,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各想各的办法,交流时,一道题就有四种不同的方法:
2530< 3680
方法一:2530不到3000,3680已经超过3000,所以2530比3680小。
方法二:数数的时候,先数到2530,后数到3680,所以2530比3680小。
方法三:2530是2千多,3680是3千多,2千多比3千多小,所以2530比3680小。
方法四:千位上2比3小,所以2530比3680小。
学生交流结束后,我及时地对他们的想法给予鼓励,对各种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评点。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较好。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生活化场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知识,再回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还努力创设了学生自己探索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去发现、探索、思考、讨论,充分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年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2篇:《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在教师进行关于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之后,应该如何进行相关的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
一、课中鼓励,保护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一年级孩子好动、好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难以调控。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你一味地批评,效果适得其反。不妨你改变一下方式,从激励的原则出发,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在课上,我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的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课堂上,当有的同学回答正确时,我经常会说:你和老师想的一样,真不错!你刚才回答得很响亮,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是好样的!哎哟!你真了不起,我们还没学呢,你就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来猜猜,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猜字,既可以把那个学生先稳住了,又能一下子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展露出来。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有时还能够激发他从脑中迸发出另一种独到的极富有创造性的回答。
二、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
在比较小松鼠和小白兔谁捡的多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到底谁捡的多,为什么?有的说46里面有4个十,而38里面只有3个十,所以 46比38大;有的说46十位上是4,38十位上3,4比3大,所以46大 ;还有的说在百数表中,46在38的后面,所以46大,总之学生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比较数大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在教学时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三、多样化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
练习题形式多样,难易程度不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课上,我设计了数字大比拼、猜一猜、写写比比、写数游戏等练习。特别是最后的游戏,每人写一个你喜欢的数,同桌比比大小,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个位是7的把卡片举起来,大于70的数到前面排队,从小到大。实际上这是综合性很强的练习题,把课堂气氛推向**,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2】
本周二,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比较数的大小”。本节课我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课前精心制作了课件。从学生介绍家人的年龄引入课题。通过课件展示并讲述了一个海边小动物拾贝壳的情境导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设计疑问,请小朋友来做一次小裁判,比一比到底是谁拾得多来,通过学生的充分交流和讨论,让他们自己初步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将这个问题提升为数学问题:其实比较谁拾得多,就是要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从而总结提炼,从几个练习中总结出,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要先比十位,十位上大的这个数就大,十位上小的这个数就小。接着,又抛出问题:比较53和56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时候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这个时候就要比较个位,相机得出结论: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就要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最后是教授比较100和其他两位数的比较,通过一句简单的话:“100是百数表中的老大”让学生一下就接受100比其他两位数大。最后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比较数的大小。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学生也基本都能跟着思路来转,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比如,其实上完课后就发现,其实整节课如果用这个海边的故事来贯穿全课,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至于略显枯燥。由于是上公开课,很担心学生的回答会出乎自己的意料,无意之中其实一直在带着学生朝着自己预想的目标进行,所以显得有些僵硬。比如在学声回答100比98 大的时候其实采用了很多很好的方法,虽然心里明白,但是还是觉得这些内容只有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接受,所以并没有去直接肯定,后来想想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对于孩子大胆的、精彩的发言,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即便有学生接受有困难,但至少,大部分还是能理解的。其实课堂是活的,往往会有很多的“意外”,学生是主体,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路是完全开放的,这个之后我们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应该肯定他们的好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程度的发展,而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
课后,很多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我想这些都将是我成长的奠基石,我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第3篇:《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周三教研活动,我们有幸观摩了黄爱华老师执教的《数的大小比较》,给我的最大的冲击是,这是数学课吗?一节形式上不是数学课的数学课,却让我看到了老师与孩子的真正平等,老师课堂上的机智,老师为每个环节精心的安排与预设,老师关注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发的行为变化,抓住一切可教育的点,形如流水般让课从容大气。不是为了上出《数怎样比较》而单列的数学环节,每个问题的出示,每种方法的引导都是经过考究的,看似任何的方法思路都是按照学生说的去发展,其实老师却始终握有提纲挈领的主导权,老师的评价也很到位,对每一种说法老师总能找到这种说法存在的理由,并通过假设、猜测等让学生体悟到那种说法是我们的学习主线。
课从开始到结束都关注到了孩子的情绪,你高兴吗?你选择我讲还是边玩游戏边学?你有什么体会?这些问题贯穿于整堂课,让孩子们明
第4篇: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比较数的大小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中的电器都有什么?使课堂中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说出家中电器的名称后,看图获取有关信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想知道电器的价钱、有的想知道电器价格间的关系、有的相知道电器的价格打几折,学生们纷纷踊跃的提出各式各样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于是就展开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