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浏览课文,以“魅力”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品读感悟这些句子后在书的旁边做批注,给足时间学生,引导他们合作探究,体会感情。
全文语言优美,在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中国汉字的魅力以及作者对中国汉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是我国当代诗人刘湛秋的一篇散文。课文紧紧围绕着“汉字的魅力”,尽情抒发着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赞美它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赞美它能给使用它的人带来诗的灵性,赞美它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赞美它在科学发展中焕发了青春。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汉字的特点和魅力,体会作者对汉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欣赏本文语言的特点,品味、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感受汉字的魅力,体会作者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激情诱趣,导入新课。
中国汉字渊源流长,一个汉字如一幅画,诗人刘湛秋对汉字更是情有独钟。这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来欣赏中国汉字,了解它们的特点,感觉它的独特魅力。
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出现“魅力”的句子,多读读,体会感情,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魅力”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生圈画出以下三个句子,师生一起朗读回味。
A、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呀!(出自第3段)
B、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出自第4段)
C、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二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出自第6段)
3、读完这一组句子,你有何感想?
(生:感觉到作者是从心底里喜爱、钟情中国的汉字)
(生:觉得作者是发自内心竭力赞美中国汉字)
板书:爱汉字,赞汉字
三、咬文嚼字,回归课本
作者爱汉字,赞汉字,对汉字的喜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再小声读读3、4、5段,回味一下这几句话,说说作者是怎样赞中国汉字。
1、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赞美汉字有诗的灵性)板书
2、读第4自然段,谈谈你读书后的收获
(生:这一段用了形象的比喻句,把“汉字的魅力”比喻成“交响乐队的总指挥”,它维系着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说明汉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板书:维系大国存在3、自学默读第5自然段,交流学习体会。
(生:赞美汉字在科学发展中焕发了青春)
小结:奇妙而神奇的汉字有诗的灵性,它维系大国存在,在科学发展中焕发了青春,魅力四射。你们知道吗?这些汉字还是可爱的小精灵啊!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重点解读,感受情怀
1、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赞汉字的。
作者说汉字不是,而是
。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学生接着老师的话朗读完成空白处)A、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B、交换角色,感情朗读,读出你对这些小精灵的喜爱之情 吧!
2、你还有哪些理解,交流江报(预设学生的回答略)
3、多媒体展示书法作品,学生欣赏,教师朗诵: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出自第二自然段)
小结:汉字之美,美在风骨,美在精髓,作为一个中国人因拥有神奇的汉字而自豪,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读最后一段(啊!像徜徉……)
五、升华感情,点明中心
1、读最后一段,领悟作者的内心情感,抒发自已内心的感情。(对汉字的珍爱、赞美之情)
2、指导朗读
3、你来赞一赞中国的汉字
总结:我钟情于中国的汉字,我为中国汉字而骄傲!同学们,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表达我们对中国汉字的喜爱与赞美吧!板书: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爱汉字
赞汉字
教学反思:
本课是篇散文。全文语言优美,对汉字特点及魅力的描述栩栩如生,非常适合于感情朗读,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找出“魅力”这个词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通过重点品读、体会,回归课本感悟这几个环节来体会汉字的魅力及作者对汉字的喜爱与赞美。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通过朗读、品读在课文里走了几个来回之后,对汉字的特点和魅力都有了解,并且深深地被作者钟爱汉字,赞美汉字的情怀所感染。有的同学甚至拿着书法作品琢磨、欣赏,似乎对平时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汉字有新的感觉,我想,这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当代儿童确实应该多读类似的好文章,从而了解、学习自己祖国的文化,从小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做一个“魅力”十足的中国人。
第2篇:《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汉字的喜爱。
2.从作者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中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比喻、排比、拟人、反问修辞手法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3.通过重点段的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刘湛秋发表在《读者》上的一篇文章——《我爱你,中国汉字》。
2.课前同学们作了预习,请自己浏览一遍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抽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教师点评强化“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就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作者为什么爱中国汉字?)
二、围绕主要问题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习文章的重点段落。
预设
1从学生的回答中抓“精灵”“灵性”(板书)这两个关键词,引导学习
(一)引导学生理解“精灵”:
(1)“精灵”是什么意思?人们常把精灵比作什么?(生:施展魔力;超自然能力的人)
在作者眼里,什么是精灵?(文字)在六年的学习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文字成了精灵?作者怕我们不和他同感,就专门举了几个例子(学习重点段二自然段)
(2)示例字段,几个汉字标红:仔细看作者举的八个汉字,有什么感受?说自己喜欢的字(生:“笑”咪咪眼,像小孩子在做表演,是讲外国人上课“笑”“哭”例;“重”,一望而沉醉;“幽”,生说不出来,师引领组词,然后出示图片,用师的感受做引领,问:有感受了吗?)齐读,指导带着想象读好“日”“月”后再齐读。重点再指导读好“幽”。
(3)第一次点题,齐读课题。
(二)点灵性
出示文段: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
(1)读划横线部分的感受
(2)回头出示“字例文段”,你从哪些字看到色彩、声音、气味?交流后点出: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再齐读“例字段”。
(3)第二次点题,齐读。(以上先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汉字象形的美,再揭示汉字音形意完美结合的美。)
预设2
师:也难怪作者会有这样的描写(出示):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浪花愉悦你的眼睛。
(1)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提升学生理解,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汉字的活力和魅力。)
(2)你认为汉字像什么?把这句话带进段落去读,你会有更深的感受。(齐读第一段)
预设3:
谁帮他实现了愿望?出示二段中“在书法家的笔下……或凝滑如脂……”
(1)理解这段话有难度,我们请专业人士来帮我们理解(学过书法的同学自由谈)
(2)示范写“龙”,课件展示书法家笔下的龙,师边解释:真像挺拔如峰;清亮如溪;浩瀚如海;凝滑如脂。
(3)抽读文段。
(4)为什么喜欢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排比),为什么要用排比?(节奏感)
(5)齐读。指导读四个“或……或……或……或……”,读出节奏感。
(6)省略号:师述——如……如……如……,何止一个“龙”字,快速出示各种“龙”字书法。
(7)难怪作者要说(出示齐读):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师:能变一种说法读吗?(抽读)出示此句肯定句型,男读反问句,女读肯定句。
师:哪一种句式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8)板书:“多变”
(9)第三次点题,齐读课题。
预设4:
(1)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作者为何喜欢中国汉字?(略学4、5段)
据生读末段板书:珍惜 喜爱
还有哪些句子?
(2)出示关于汉字名言,齐读: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3)让我们发自内心呼喊:第四次点题读题。
板书:
31 我爱你,中国汉字 为什么爱?
精灵 珍惜 笑 哭 幽
龙 灵性
多变 喜爱
第3篇:《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5、体会文中作者采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带着自豪、激动的情绪朗读课题和课文,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2、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和了解有关汉字的知识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汉字是什么?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爱国情结,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第4篇:《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汉字的喜爱。
2.从作者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中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比喻、排比、拟人、反问修辞手法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3.通过重点段的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刘湛秋发表在《读者》上的一篇文章——《我爱你,中国汉字》。
2.课前同学们作了预习,请自己浏览一遍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抽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教师点评强化“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就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作者为什么爱中国汉字?)
二、围绕主要问题学习课文:
1. 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
第5篇:《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范文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2、通过综合性学习,继续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汉字,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好汉字。
3、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能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
4、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第6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1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是鄂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紧紧围绕“汉字的魅力”,抒发了对汉字的珍爱与赞美之情。赞美它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赞美它能给使用它的人带来诗的灵性,赞美它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赞美它在科学发展中焕发的青春活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汉字的特点极其魅力,体会作者对汉字的珍爱与赞美之情。
4。欣赏本文的语言特点,品味、积累语言,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
第7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汉字是什么?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爱国情结。《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中,作者把汉字的丰富多彩比作“活泼可爱的孩子”,比作“美丽多姿的鲜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因此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就是汉字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积累好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