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积累运用三》教案
《积累运用三》教案
《积累运用三》教案
教学要求:
1、熟读《三字经》中的8句话,理解并背诵。
2、阅读短文,理解文中的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让学生当众发言,引导学生发言时,声音洪亮,中心明确。
4、围绕写人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当众繁衍,作到中心明确,习作训练。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背的部分。
1、导语 :中华五千年历史,流传着许多文化精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字经》,就是古人推崇倍至的。
2、自由读句子,仔细体会句子的意思。
3、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4、全班汇报交流。
5、比一比,谁背得快。
6、指名背诵。
二、进行阅读短文训练
1、学生自由阅读短文和课后题,明白要求。
2、指名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出示句子: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1)读句子:为什么说选择是艰难的?
4、出示句子“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读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在身处绝境的时候,要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有不把生死名利太防在心上,才能重新看到希望,得到幸福。)
5、从短文中你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第二课时
一、导语 。
同学们,《金色的脚印》一课,老师有很多收获,想跟大家说说。
板书:读书。
读了《金色的脚印》一课,老师有很多收获,想跟大家说说。板书:读书收获。
二、教师示范。
1、从哪几个方面来谈呢?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
2、师生交流讨论,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
(1)文章的题目与内容。
(2)体会和感想。
A 文章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或者事情。
B 你学到的知识或懂得的道理,受到的启发。
C 你学到的写作文的方法。
D 读完文章你还留有哪些问题?
3、老师以《金色的'脚印》为例,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三、学生交流。
1、你也谈谈你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及收获。
2、小组互说,互相评议,推荐准备发言。
3、指名在全班发言。
选出最好的几位同学,评为读书能手。
4、总结:今天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谈自己读书后的收获。读书就要像这样,读过之后,仔细想想,你从中有哪些体会和感想,才会有成效。假如你能把体会与感想写下来,就是读书笔记。
希望同学们能坚持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三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作文题目,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这次作文有什么要求?
2、请同学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从以下几点去理解。
A 要向别人介绍你的好朋友。
B 可以介绍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通过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来表现好朋友的特点。
C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二、交流习作素材,拓展学生思路。
1、分成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素材。
2、全班交流,说说你写谁?他的性格特点怎样?
3、讨论定作文题目。
三、读写联系,启发构思。
1、出示两篇优秀习作。引导学生阅读比较,边读边想,这两篇习作中,主人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地方听出来的?
2、根据自己的素材,学生列写作提纲。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五、评讲;修改作文。
六、作业 ,誊写作文。
第2篇:《积累·运用三》教案
《积累·运用三》教案
《积累·运用三》教案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句。
二、 阅读练习。
三、 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诗歌,背诵。
1、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望洞庭》。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 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 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 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 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 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职业的伟大。
二、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 分析图意。
1、 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 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
3、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 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
第3篇:《积累与运用(三)》教案
积累与运用
(三)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有六个方面的练习。
“温故知新”是复习一组恰当运用反义词的句子。了解在一个句子中恰当运用反义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鲜明、集中。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语海拾贝”选编了《声律启蒙》中的两组对偶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美。
“互动平台”选取了三位同学与老师的对话,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进行总结,体会到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我们的习作材料,我们一定要多留意、细思考,积累习作素材。
“口语交际”由两兄弟竞聘的故事引出一个鲜活的话题,为学生参加讨论,提供了生动的情境。
“习作百花园”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用心感受真情并用记叙文表现出来。
“自主阅读园地”为学生介绍了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艰苦奋斗成
第4篇:《积累·运用三·习作》教案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案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案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本次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 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