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兰兰过桥》教案
小学语文《兰兰过桥》教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从古至今,各种桥可以说是分门别类,风格各异,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桥?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桥。
板书课题:32.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兰兰过了什么样的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学习情况。
(2)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一)师:让我们先过潜水桥。
1.请大家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座桥与我们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读,像兰兰那样过这座桥,体会过桥的感受。
(二)检查自读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1.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2)用玻璃砖制造(3)像一座长长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把潜水桥比作是长长的房子?(揣摩潜水桥长、高大、结实的特点)。
潜水桥还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见解)
2.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书中兰兰的过桥感受,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四、指导写字
师:这座“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梁、程、波、架、特、砖、各、带、坐、座
1.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兰、各、坐、座、带
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和兰兰一同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塑料桥”好不好?
二、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是怎样过“潜水桥”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
(2)说出过桥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这座桥的特点,师总结板报书:轻巧、充气、便于携带。
(2)说出走在上面的感受。
4.我们已经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鼓励他们把想象中的桥画下来。
三、学习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划、采、薄、巧、稳、急
1.指导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2.指导书写“急”。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2篇:兰兰过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教学方法:
阅读法、小组合作法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教学碟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大家都见过桥吧?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回答)
同学们见过的桥可真多啊!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组桥的图片,我们共同欣赏吧。
出示幻灯片(桥的图片)
今天有位叫兰兰的小朋友要向我们介绍的桥可与同学们说的不太一样,大家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2《兰兰过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
出示电脑教学碟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三、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想想兰兰过了几座桥?
板书:潜水桥 塑料桥
(一)学习潜水桥请同学们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潜水桥,找出来读读。(鼓励学生大胆朗读课文,出错的地方及时纠正,其他同学把答案补充完整)
师生共同总结出1~4自然段描写的是潜水桥,板书:1~4出示课件,潜水桥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潜水桥样子的句子,用笔画出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潜水桥的特点?
板书:水里 玻璃 透明兰兰在这样的桥中,你们看,兰兰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她的表情怎么样?(惊奇)兰兰为什么惊奇?请同学们用开心、惊奇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塑料桥书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塑料桥,找出来读一读。
重点指导朗读第七段和第九段。第七段要读的慢一些,沉稳些;第九段的哧——要读出放气的感觉,轻一些,音拉的长一些。出示课件,塑料桥的图片。想一想,这座桥是什么样子的,书中是怎么描写的,用笔画出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塑料桥的特点。
板书:轻巧、方便
(三)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两座桥的图片。这两座神奇的桥是谁造出来的?爷爷真了不起,本领真大,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想不想有这样一位爷爷啊!我们来看看课文最后一段是怎样夸爷爷的,一起读读好吗?
指导学生多读几遍。
四、总结全文
对照着板书师生共同总结全文。告诉学生,这两座神奇的桥虽然现在还不存在,但也许会在未来出现哦!
五、说话训练,拓展想象
如果未来你是一位桥梁专家,你会设计出怎样的桥呢?
学生共同讨论。指名回答,要让学生把话说清楚。
六、做游戏
出示电脑教学碟片上的游戏环节,通过选字填空,提高学生的组词能力。由于是以游戏的形式识字的,学生们热情很高,记得特别快。
板书设计:
兰兰过桥
“神奇”
1~4
5~9
潜水桥
塑料桥
(水里 玻璃 透明)
(轻巧 方便)
第3篇:《兰兰过桥》教案
《兰兰过桥》教案
《兰兰过桥》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激趣导入新课
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要求:
(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
第4篇:兰兰过桥教案
兰兰过桥教案
一、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
第5篇:《兰兰过桥》教案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学生们几乎都见过桥,也走过桥。但是他们见到的桥都是江河湖海之上的,但兰兰跟着爷爷一起却看到了一座架在水底的桥──潜水桥。建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所有的水面上都架起桥,但兰兰却看见了爷爷随身携带的一座简易方便的桥──塑料桥。本节课在认识这两种桥的特点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定位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上。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让学生在听和读中感悟。围绕两种桥神奇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情景,品味语言魅力,
第6篇:兰兰过桥教案
兰兰过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
2、小朋友,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兰兰跟随着爷爷走过了哪几座桥呀?板书(潜水桥塑料桥)在你的印象中,这是两座怎样的桥?(神奇)
二、三读悟语感,落实入境美读。
1、你对哪一座桥最感兴趣?(潜水桥)好,我们就先去潜水桥吧!
2、学习潜水桥
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潜水桥?(1—4)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四个小节。可以和同桌读,也可以自己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读完之后想一想潜水桥神奇在哪儿?把你觉得描写潜水桥最神奇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感兴趣的句子
潜水桥神奇在哪儿?你划了哪句话告诉大家好吗?
a、小节: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