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徜徉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03 07:12: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秋日徜徉散文

秋日徜徉散文

1、过景德镇

自古扬名,中华瓷器,景德享誉屈一指。

烧花釉彩斗出奇,千姿百态穷合计。

御造官陶,民间制品,琳琅满目仙家异。

雷祥技艺火薪传,范蠡本事惊人世。

——《踏莎行·景德镇》

(注:雷祥,黄帝时任处方官,能医善陶,既是中国医药学的创始人之一,又是陶瓷业的先祖。范蠡:

即陶朱公,春秋时期越国人,曾在丁蜀窑场制陶,被后人尊为“制陶祖师”、“造缸先师”。)

如果说,我们攀登峻峭奇险的黄山是观赏够了很刺激的惊魂电影;那么,到景德镇浏览那些出奇斗彩的瓷器,就是在品味很抒情的爱情故事。

2、路见

长长道路睹新奇,灯杆地标竞用瓷。

四巷三街争釉色,千家万户斗烧泥。

青花点缀见灵巧,彩釉渲染擅神思。

遍览九州谁胜此?久誉瓷都岂虚辞!

——《七律·过景德镇》

从高速公路下来,记不得从哪里开始,沿路两旁的路标、灯杆就变成了陶瓷制品,特别新奇显目。这提醒了我们:此地就是闻名四海的“瓷都”啦!

那些灯杆,由一个个陶瓷圆筒摞叠而成,雪白的底色上有青色描花图案,一溜儿远远地排列开去,煞是威风好看,炫耀着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这让我想起了广西首府南宁市的路杆,用雕画着壮族铜鼓纹饰的圆筒做成,很有民族风采。两地的构思可谓异曲同工,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饶有特色。

进入市区,穿城而过,路经的街道随处可见摆卖瓷器的商铺,纷至沓来;那五光十色的瓷器,令人眼花缭乱。我不禁感叹:景德镇,真不愧“瓷都”的称号!

3、瓷都徜徉

洋洋洒洒展瓷城,宝气珠光晃眼睛。

品种繁多穷想象,造型特异鄙神灵。

描花富丽功夫细,炙彩妖娆造诣精。

东海藏珍没敢比,瑶池王母叹失惊!

——《七律·瓷都所见》

我们来到景德镇最著名的“瓷城”浏览,顿时傻了眼。一如阿里巴巴进入“芝麻开花”的藏宝洞,猴王闯到了东海的龙宫宝库。

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何止千百家!店里、架上、地面摆放着各种器皿,品种数不胜数;各种造型、颜色、花纹、图案,穷极想象,应有尽有。但凡日用百货,我怀疑均有陶瓷制品。

多姿多彩的瓷器本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china,哈!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这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景德镇,就是中国陶瓷的标志。

同伴们纷纷选购,华坤医生光是茶具一下子就买了四套。我也挑了瓷杯、笔筒、花瓶等物。只恨车子容量有限,更恨阮囊羞涩,要不我真想将那些心仪的宝贝都搬回家去!

4、婺源风物

名人居,民人居。

旖旎田园宜逸娱,东篱好采菊。

游览区,优览区。

毓秀山川孕不拘,龙门跃鲤鱼。

——《长相思·婺源风物》

江西婺源的名声响亮。一是自然山川,田园风光;二是名人辈出,荣耀故里。

据说此地历史上有“四相三仙一贤人”之说。“三仙”出自婺源固是神话,有说是何仙姑、吕洞宾、铁拐李,又有说是何令通、李真仙、胡灵应的,所指未确,姑且不论。“四相”指明朝等同丞相的各部尚书马廷莺、汪澈、汪鋐、何如宠等人,应是不假。“一贤人”更是大名鼎鼎——明朝的理学大师朱熹。此外,还有南宋名臣、诗人朱弁,现代武侠小说家金庸,也都是婺源人。

朱熹那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之千古。我早就想寻访那源头啦!机缘凑巧,来到这块,果也开眼。

5、江湾

巍立石坊,旧阁列堵,婺源古镇供闲步。

山环水绕绿接天,名人故里留香处。

百器精雕,诸佛细刻,褶纹识认晰毫黍。

宅居群落古相传,田园胜地归谁属?

——《踏莎行·江湾》

一道清江犹如翠带,飘在青山之间。岸边一座古镇,屋宇连环——这就是江湾了。

江湾以风光秀美、古宅完好著称。原来这里还是前一任国家主席的祖籍地,小镇因此更是声名鹊起,引致游客云来,成为旅游名胜。

进入景区,迎面一座新建的白玉石牌坊,高大宏伟,上头正是江氏题写的“江湾”二字。左旁坐落祠堂殿宇,右侧建筑楼阁戏台,与那莲池水榭相映成趣,颇见古风。

牌坊以内,是一条新辟的街道,洁净清爽。两旁几乎一律模式的两层楼房,店铺相挨,摆卖木雕制品,更以文房四宝为多。我对笔砚大感兴致,华坤对木雕情有独钟,女士们则特别喜欢那些格木小凳。

随着华坤,来到一个木雕制作的铺头。那个老工匠的手艺想是鲁班真传,雕刻的弥勒佛栩栩如生,僧衣的皱褶清晰可辨,纤毫毕现。老工匠不无得意地说,祠堂的所有雕刻镂花,就是他的杰作,令我们啧啧称羡。

穿过一个门楼,我们信步走在曲折的`小巷中。那老旧的房屋、古朴的气息、醇厚的民风,熏人欲醉。又在农家破费,尝了著名的纸包“江湾梨”,誉其鲜甜多汁,实是名下无虚。

游览门票人头180元,虽可观赏县内十个景点,但总觉得旅游公司忒狠了些。不过既然要看好景,也就只能充当黄盖了。

6、李坑

流水小桥铺旧画,人家溪畔搭屋架。古道涧流拥坳岔。

秀村景,李坑声誉传天下。

环境清幽风朴雅,地灵人毓收成大。富贾仕官多几打。

溯历史,小村竟敢说神话!

——《渔家傲·李坑》

小桥流水,历历如画。旁靠苍山,左倚竹林,背对田野,面临菜圃。李坑这个古老的村子,一派清幽的田园风光。

一条溪水穿村而过。溪流相隔,两边都是住家,石板或者木桥相连。水中有特制的小舢板,仅可乘搭数人,缴费即可荡舟观景。住家粉墙黛瓦,藤攀篱笆,柳拂屋檐,门前形成数尺宽的小街。各家开门即是店铺,摆卖各色工艺品。人们坐摊卖货,神态悠然自得。

从喧嚣的城市来到此处,令人顿生桃源之感。

李坑的闻名远近,还由于它的读书传统久负盛誉。如此地处偏远的小小山村,自古至今,竟然曾经出产18个进士及一个武状元!想来,村中有此读书风气,学子耐得孤寂,印证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意境。

7、陋村

无意见衰颓!快意风吹。

儒商村首怎式微?

忒大算盘横入口,物欲呈威。

巷道窄飞灰,男女围堆。

大小闹声雷。

门票高昂观陋景,疾走别追!

——《浪淘沙·陋村》

我们闻说“儒商第一村”的名声,特地驱车前往。

入口处屹立着一只巨大的算盘,气势逼人,宣示着“赣商”的威风。

这其实是分离的两个村落,中间有好几里地的稻田、泥路相隔。

第一个村庄倒也可观,有密集的商宅、官宅夹道而建,沿巷迂折幽深。在建筑艺术上,圆雕、透雕、浮雕各有所长,凸显了古民居的特色。

然而,到达第二个村子,一下车,我们大为诧异。只见村口有个店铺,簇拥着男女老少。上前一看,原来人们在聚赌买大小,呼卢喝雉,喧哗吵闹一片。

我们管自进村观摩,小巷里头却冷冷清清,屋宇破旧,空中还有风吹飞扬的灰尘,不像个旅游景点。村民热衷于聚赌,儒商就此衰落了么?物欲横流,生财如此有道了么?我们不禁兴趣索然,略为看看一座清朝的商宅,其他的地方也不想再看了。于是驱车,重新上路。

第2篇:徜徉好时光散文

徜徉好时光散文

年华易逝,光阴难留。

留不住就放手吧,时光路途上总是柳暗花明。

北京的冬天姗姗而来,银杏树叶在枝头上依然黄艳艳、金灿灿,暖阳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晕染深秋烂漫,点缀初冬绚彩,把光阴旖旎。赏心悦目的英姿不是炫耀韶华,犹如沉稳淡定的高僧,波澜不惊的圣哲。一派端庄秀逸,挺立于季节的边缘,不,是站在岁月河畔,成为光阴一道风景线。

曾经的过往,徜徉在远去的岁月里。昨天的我与今天的自己不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也不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像相遇的故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似水流年,青春不再,时光的剪影留下太多的情感。现实的我有岁月的甘醇,年华的芬芳。

我喜欢初冬的.银杏树沐浴着阳光,那如醉的黄,衬托蓝天越发深邃,太阳更艳。秋风起,凋谢的不是树叶是光阴,是年华。落在头上心都颤抖,踩在脚下梦被惊醒,捧在手心无限感慨,想滴下悲秋的眼泪被风轻轻吻去。

我喜欢这一身金缕玉衣,树如人生,人生如树。最美的时候,不是春天是秋天。最美的人生 不是青春是人到中年。

岁月把我推出青春的豪宅,一身戎装栉风沐雨,总认为年轻就是资本,只要心有所思,身有所行,便一切如愿。不为己悲,不以物喜,失意时不黯然神伤,得志时不忘乎所以。尽情地释放心灵,讴歌人生,以为绿树成荫就是惠泽四方,肆意挥霍青春。

人的中年,历经风雕雨琢,不再年轻,心境恬淡了,做事少了浮躁冲动,不再拼时光,不再幻想。步光阴路,步履从容,信念坚定,心态平和。行人生路,领悟风的禅语,年华解风情。走心路,品时光、品生活 、懂思考,一路把风景都看透,不知不觉迈进了人生的秋天。

品尝了生命的艰辛,领略过世间百态。披霜为装,化茧成蝶,成就了自己。饮霜为露,内蕴至纯至清至爽,不是鲜花胜似鲜花,绽放了内心。这一树泛着耀眼的光芒,不是姹紫嫣红的春光,有着神奇的风采和别样的韵味,氤氲了岁月的馨香,最美的时候遇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最美的自己。

人过中年,“岁暮景迈群芳绝,安得长绳系白日”。明白风光不是争来的,与其争,不如找对位置,经营自己的长处,潜心做最好的自己,使人生美的有魅力、美的有品位、美的有气质。生命也因懂得而美丽,一程一景;时光更因珍惜而多情,景景怡人。惜一日完美一生,珍一时内心更充实。少时靠激情拼人生,而今凭智慧行路。繁华过尽后,抓住了机遇,展示自我,既诠释生命意义,又装饰了人生的梦,光阴中自成了一景。

镀上了阳光的色彩,也过了浪漫季节,只知道生命到了最有品味的时候。虽然少了暗香浮动,却别有韵味,自有风情。

光彩是心灵的芳菲,神韵是睿智的绽放。这份从灵魂深处透露出的含蓄、内敛的雅致,在阳光下、在风中惊艳时光。

像一支金色毫笔,蓝天下书写人生的璀璨。面对这一树辉煌,少了明天的憧憬,更多的是想到未来。

霜染的年华没有沧桑,有着千帆过尽的风轻云淡,繁华落幕的淡泊宁静。

年长不哀,岁晚不悲。

岁月漫长生命有限。心有阳光,人生何时不璀璨,路途何处不绚丽。凡人也可移步生景,走好一程程,度过好时光。

第3篇:徜徉策勒散文

徜徉策勒散文

傍晚,大抵都是美丽的。

策勒此时正值傍晚,风,很轻柔,拂过我的脸,仿佛丝绸,让我的心也变得像丝绸一般柔软,再柔软。天上依旧是大团的云铺满,只露出零星灰蓝,将太阳的火热全部遮蔽,不像盛夏已至,倒恍惚春天依旧。

徜徉策勒主街道,地面打扫得很干净,看不出这是一个沙漠中的县城。街空旷,汽车少,零星可见一些摩托车、电瓶车,这样的街道,我这个生手也可以把车开得游刃有余。

两条车道中间,流淌着一条策勒河,泥沙正在翻滚,棕色的河流看上去仿佛泥狮,很威猛,洪水季,湍急的河越发将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带走了。河水穿城而过,显现出一座沙漠里的城散溢出来的浪漫诗意。

河两旁生长着一排高大的核桃树,进一步挥发诗意,制造出浓密绿荫,青色核桃已长得有模有样,它的颜色恰与宽大的树叶成一体,躲在暗处的呼吸却将萌动的生机透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徜徉策勒的散文

徜徉策勒的散文

傍晚,大年夜大年夜抵都是美丽的。

策勒此时正值傍晚,风,很轻柔,拂过我的脸,仿佛丝绸,让我的心也变得像丝绸一般优柔,再优柔。天上依旧是大年夜大年夜团的云铺满,只露出零碎灰蓝,将太阳的火热全部掩蔽,不像盛夏已至,倒恍惚春天依旧。

有时刻往往远处的器械更迷人。我被那团炊火气吸引,不由得沿一条小道去了对面,一个老夫迎面而来,提着一点刚买的羊肉,哼着小曲走了,他今天会用这些羊肉做什么吃呢?一个小店门前几个女人安闲地嗑瓜子,地上摆着一个鸟笼子,里边两只有着红脸蛋的黄鸟正在吃器械,我凑以前一瞧,也是在嗑瓜子。那是与我家的鸟儿长得极其类似的鸟儿,也有红脸蛋,也有凤头,我家鸟儿却不嗑瓜子。几个大年夜大年夜小不一的店面依次排开:本地羊厚味烤肉,红柳辣味拉面,馕店,羊肉店……嗯,我又猜想,强调"本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徜徉的理由散文

徜徉的理由散文

自小,我就爱煞了旅游。我爱江南小桥流水的古典诗意,爱少林寺佛武合一的精魂,爱名山大川的险峻秀丽。我曾经执着的以为,我徜徉在旅游中的理由就是各地不同的景色,直到某一年某一月的某一天,我站在某个旅游景点的入口,突然察觉到一丝苍白无力的感觉。

我觉得我来过。

我开始能够猜得出将会在什么景点看到什么事物,无非是山、水、木栈道、旅店和购物中心。那一瞬间的失望感像是一锤猛击,打得我如落花般飘零。我烦闷、沉思,然后渐渐的我开始明白,旅行的意义不再是去看各地的风景。

台南的木栈道不会和青岛的有太多不同,某座无名小山上的参天林木与九寨沟顶端的森林常常有着相同的色彩。正如张晓风在《行道树》中所表达过的,城市,在这个世界都渐趋大同的时代里已逐渐失去了他们曾经独特的风格。江南的曲径幽深北京也找得到,上海的街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秋日徜徉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秋日徜徉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