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数学教案对应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数学教案对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1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字,进一步感知数的实际意义。
2、学习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听觉,提高倾听能力。
4、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洞洞板、棋子)鼓一个购物单人手一份篮子人手一个
情景环境布置(自选商场)
货架上的物品(剪刀、梳子、积木、雨伞、电话、铅笔、蜡笔......)
活动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取学具。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又要和洞洞板做游戏了,请小朋友听音乐取学具。
指导语:请小朋友打开棋子盒盖,移动棋子盒,棋子图案面向洞洞板摆好。
2、复习认读数字1——10.
方法:请小朋友从棋子盒里取出数字棋子1——10,插在洞洞板最下面一行。
3、游戏“听声音插图案”。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听声音插图案》。老师敲铃鼓(老师要掌握好速度,不宜太快),请小朋友用心来数,不能发出声音,并按老师敲铃鼓的次数插上相应数量的棋子(如,老师敲了4次,小朋友就在洞洞板上插4个棋子,)并在数字棋子找出相应的数字表示。听清楚了吗?
请小朋友拿出一撂红色(小猴子)图案的棋子,插在左下角的红色柱子上,左手握住棋子,准备好了吗?请仔细听,(老师刚才敲了几下)请在第一行按老师敲铃鼓的次数插上相应数量的棋图案和数字。开始:......请把剩下的棋子送回家。幼儿从第一行依次插(小猴子3只,小金鱼5只、小燕子7只)
(2)检查幼儿操作结果。(教师在演示板操作)
指导语:小朋友:
第一次老师敲了几下:(3下)我们就插3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3.
第二次老师敲了几下:(5下)我们就插5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5.
第二次老师敲了几下:(7下)我们就插7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7.
检查一下,你插的对不对?你再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插的对不对(幼儿之间检查对错)。
(3)看数字插棋子。通过变变变,变出数字棋子
师:请小朋友将数字棋子放回最下面一行。好,小朋友们都做的非常好。下面请小朋友把洞洞板上的棋子收起来,注意相同的图案放在一起。
教师通过变变变变的游戏,变出数字棋子。
咦,老师手里有什么?(棋子),它是数字几?(3)。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手里的数字,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棋子,插在相对应的棋子数量。开始:......,教师依次出示5、8、10.教师巡回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师:请小朋友把棋子收起来,盖上棋子盒盖,洞洞板玩累了,我们把洞洞板送回家好吗?
4、游戏:《快乐超市》
今天,李小多小朋友,请我们帮他买些东西,请小朋友看清要买的东西和数量,帮帮他,好吗?(自由活动:小朋友看清自己的数字,和数量支找和自己相对应的匹配。)
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师:好,现在,我们把东西送到李小多那里吧。
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用数字记录身边的事物,如今天来了多少小朋友,教室里有多少桌椅板凳等。
附加幼儿操作单说明: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中涌现出许多超市,孩子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到超市里,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我们就设计数物对应购物单教学游戏。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
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课后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可否通过不同的魔术来集中展示一个内涵,一种数学思想?这一神奇的魔术通过解剖使它不再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似乎可以跳出来一点点了!
我明白了空姐为何自杀?因为她是局内人,她没法走出她的圈地,而我们说她傻,那是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3
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精神,0~9数与量的对应是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教具和操作方法能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逐渐形成数学概念。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纺锤棒与纺锤棒箱,首先直观地吸引幼儿,再让幼儿根据纺锤棒箱内的数字,按照从0--9的顺序依次取放相应数量的纺锤棒,让幼儿练习数量与数词的对应。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互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到数量、数名和数字对应的实际意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做准备。
活动目标:
1、理解0-9的实际意义,能按数取物和按物说数。
2、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锻炼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理解0~9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
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指令,独立地按数取物和按物说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会手口一致地点数。
2、物质准备: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纺锤棒共45根,纺锤棒箱2个,9根皮筋,砂数字板、汉字三段卡。幼儿每人一个托盘,托盘里分别放有0-9的小数字卡片,9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
1、播放音乐《雨的印记》走线
2、组织幼儿玩《拍手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
二、教师展示工作:
1、介绍工作名及材料:
2、教师展示工作:
(1)学习1~9数字、数量与数词的对应:
A、根据纺锤棒箱内的数字,师幼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1、2、3、4的纺锤棒,放入对应的箱内。
B、请个别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5、6、7、8、9的纺锤棒,放入对应的箱内。
C、教师导入“0”的概念:
“0”就是表示“没有了”的意思。
D、根据纺锤棒箱内的纺锤棒数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2)整理工作材料,并送回原处。
三、组织幼儿游戏:《小棒找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A: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砂数字板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小棒。
B:教师说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取对应的小数字卡片及相应数量的小棒。
C:幼儿根据小棒的数量匹配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
每位幼儿到教具柜取托盘,并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游戏,教师及时纠正、指导个别幼儿。
3、小结:
小朋友帮助小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也认识了0-9,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都有数字,现在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去找找哪些地方都用到数字。
活动延伸:
1、数学区活动:引导幼儿用吸管、木棒、牙签或筷子代替纺锤棒,用橡皮筋将其按一定数量捆好,结合数字卡片做对应练习。也可准备一些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玩数字接龙游戏。
2、日常活动:引导幼儿点数图书、玩具的数量。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4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感知10以内的数物对应。
2.能够根据要求按数(物)取物(数)。
3.能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绘本图片;PPT;火箭设计图纸:完整火箭图片;
磁性板图形,散乱的贴在黑板的背面;
数卡;回收单表格
音频:零件脱落的声音、爆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完整火箭图,讲述情景。
师:看看我们的大屏幕上,有什么?(火箭)
今天我们来到了宇航局来参观火箭发射。你们激动吗?
宇航局还为我们准备了火箭设计图纸,请大家研究。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仔细观察火箭的形状,初步感知每种形状的数量。
师:这个火箭有什么特点,谁发现了?
这个火箭的建造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律,请你仔细找一找。
总结:火箭由不同形状组成。火箭身体是红色、绿色的长方形,火箭头和发射器是红色的半个椭圆形,还有白色的五角星、黄色、绿色的圆形、浅绿色的半圆形。
2、火箭按照3、4……的顺序,逐节脱落,引导幼儿发现数字规律,尝试发现其中的数物对应。
师:(播放音频)发生了什么事情?(火箭因为年久失修,有零部件脱落了)
什么零件不见了?丢失了几个?请你看一看你的设计图纸,对比一下,帮宇航局找一找。
总结:原来是3个火箭头个发射器不见了。
火箭继续发射,又有什么零件不见了?
(5-10)你觉得接下来会有哪个零件脱落?为什么?
总结:火箭零件是按照3、4、5……的顺数的数量规律脱落的。刚才的**有4个,接下来就该数量是5的零件脱落了,而**有5个。
3、请幼儿按照任务单,拿取相应的图形或者数卡,填补维修单,将相同数量的图形和数卡进行数物对应。
1)布置任务:
师:(播放爆炸音频)终于所有的零件都脱落了,他们散落在宇宙中(出示黑板)。宇航局发来了紧急求助,请我们收集所有的零件,并填写回收单(出示回收单表格),发送回宇航局。
这是宇航局发来的任务单,你们愿意帮助宇航局吗?这是任务单(出示任务单)请你们一人拿取一张任务单,上面有你们要完成的任务。
宇航局发来了任务单说明:请拿到图形的小朋友收集相应的全部图形,请拿到数字的小朋友统计收回来的图形数量。
2)开始收集任务: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请来排队拿取任务单。你要收集什么?你找到这种零件了吗?你还记得哪种零件有*个吗?
请收集零件的小朋友开始执行任务吧。
3)和幼儿讨论如何填回收单。
师:还有什么没有被收集回来?他们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我们应该怎么填这张回收单?
总结:回收单横线上贴上回收的零件,前面的小方格贴上相应的数量。
谁来填写一下1个火焰和2个宇航员的部分。
1和2应该贴在哪个格子里呢?谁有什么好主意?让我们的回收单看起来很清楚。/我们回收单总共有几格?
总结:从上到下,按照从1到10的顺序来填写回收单。
那数字应该贴在哪一个格子里?谁来指一指。
4)请幼儿填写回收单。
师:请你们来完成回收单,人太多的话会很乱,我们一次4位小朋友来填号好吗?请你们自己数一数人数。人数满了的话请等待下一次。
4、师幼一起检查回收单,总结数物对应的概念。
师:仔细看一看,填对了没有?
我们来一起检查一下。**有几个?应该填数字几?数字*后面应该有多少数量?
三、结束部分:
1、出示PPT,将回收单发回宇航局。
师:好,让我们吧回收单发回宇航局。
2、出示宇航局工程师头像PPT,发射火箭。
“小朋友们,谢谢你们帮我们把零件准确无误的收集回来,我们对火箭进行了重新组装,火箭马上就要进行再次发射,让我们一起倒计时10个数,10、9、8 ……发射!”
“感谢你们,聪明的小朋友们,期待与你们的再次合作,再见。”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5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和内部的基本构造。
2、根据水果的外形特征,找到相对应的剖面图,并进行连线。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找对应》、笔、整个的水果和剖开来的水果用放盘装好。
【活动过程】
1、观看水果,说说它们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今天老师带来了哪些水果呢?它们又是什么形状的?”(交流)
2、将整个水果和部分水果进行归类。
“有的水果被切成了好多块,变成了水果宝宝,你能将它们送到妈妈面前吗?”(归类)
3、游戏:找对应“这儿还有好多水果宝宝没找到妈妈呢,你们来帮帮忙,用一条线将它们连在一起吧。”
幼儿完成幼儿用书《找对应》的操作活动,教师随机检查。
4、幼儿相互交流操作结果,并收拾整理操作澳作材料。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理解掌握20以内的数物对应。
2、理解数量的意义,提高幼儿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画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20以内)、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
完成数物对应的操作,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超市里新进了一批货物,但还没来得及整理,超市管理员想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物)
二、集体活动。(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习20以内数物对应。)
(1)依次出示20以内的物品,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对应相对应的数字。
(2)出示2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字,幼儿说出相对应的物品的数量。
三、操作活动。(继续帮超市管理员整理货物)
(1)出示数字,幼儿插棋子。
(超市里表示每种物品数量的数字标签管理员已经做好了,但是每个数字标签相对应的物品还没摆好,(屈老师请小朋友根据数字标签帮助管理员放入相应数量的物品。)
(2)游戏“猜猜这是数字几”。
(请小朋友猜出数字标签上的数字,然后插入相应数量的棋子。例:1-10中,最大的单数。)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第1组每人发1张画有20以内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1张。第2组每人发数字1―20中任意一个数字。然后请小朋友观察,拿图片的幼儿迅速数出自己所拿图片物品的数量,然后找到拿与自己物品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的小朋友,站在他的旁边,拿数字的小朋友检验他们是不是好朋友,如不是迅速改正。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7
活动目标: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教学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第2篇:对应数学教案三篇
对应数学教案三篇
对应数学教案三篇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一一对应数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一一对应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数量的多、少及一样多。
2、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3、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手口一致点数数字1-9。
2.物质材料准备:1、农场动物小鸡和小虫、小狗和骨头、小猫和小鱼图片
2、两组颜色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紫色和红色。每一组的瓶身与瓶盖颜色相同,瓶盖的数量可以与瓶身不一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小动物在农场”的歌曲,幼儿跟唱。
老师预先布置成一个农场的场境。教师:“今天,我们要去农场玩,看看农场都有什么小动物?”
二、过程:
(一)给农场的小动物喂食物
1.老师:“农场里的小鸡在哪里?”找出小鸡,有序贴在黑板上。(从左到右一个跟一个排好队)“小鸡喜欢吃什么?”(虫子)幼儿找出虫子。师:“小鸡肚子饿了,我们来给小鸡喂虫子吃,一只小鸡吃一只虫子,谁来帮忙?”请一名幼儿给小鸡喂虫子,老师:“她是怎么喂的?”(一只小鸡吃一只虫子……)“每只小鸡都有虫子吃了吗?还剩下有虫子吗?”
引导幼儿发现虫子比鸡多,并学习说“虫子比鸡多”。
2.教师:“农场里的小狗在哪里?”找出小狗,有序贴在黑板上。(从左到右一个跟一个排好队)“小狗现在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小狗最爱吃什么呢?”(骨头)“我们来给小狗喂骨头,一只小狗喂一块骨头……),谁来帮忙?”请一位幼儿协助喂小狗吃骨头。老师:“她是怎么喂的?”(一只小狗吃一块骨头……)“骨头喂完了,骨头比小狗怎么样?”引导幼儿发现骨头比小狗少,并学习说“骨头比小狗少”
3.教师:“这是什么?(小猫),原来小猫也想和小朋友玩游戏,先帮小猫排好队”。(请一位幼儿操作)“小猫最爱吃什么呢?(小鱼)小猫现在肚子饿了,我们一起给小猫喂鱼吃吧,小猫要开始吃小鱼了(一只小猫要吃一条小鱼……),谁来帮忙?”请一位幼儿协助喂小猫吃小鱼。老师:“她是怎么喂的?(一只小猫吃一条小鱼……),“每只小猫都有一条小鱼吃吗?小鱼喂完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小鱼和小猫一样多,并学习说“小鱼和小猫一样多”。
(二)操作发现,尝试解决。
1、幼儿分组操作一一对应。
(1)第一组:小鸡吃虫。
请小朋友先把小鸡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只小鸡吃一条虫,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虫子比小鸡多,学说“虫子比小鸡多”。
(2)第二组:小狗吃骨头。
请小朋友先把小狗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只小狗吃一块骨头,一一对应的操,
发现骨头比小狗少,学说“骨头比小狗少”。
(3)第三组:盖红瓶子。
请小朋友先把瓶子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个瓶子盖一个盖子,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红盖子比红瓶子少,学说“红盖子比红瓶子少”。
(4)第四组:盖紫瓶子
请小朋友先把瓶子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个瓶子盖一个盖子,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盖子和紫色瓶子一样多,学说“盖子和瓶子一样多”。
2、尝试解决“多、少、一样多”
(1)师:“请大家观察小鸡和小虫,看看每只小鸡都有小虫吃了吗?还剩小虫吗?剩下的小虫怎么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剩下的虫子的问题。
幼:“再找一些小鸡来吃虫子”、“一只小鸡多吃一只虫”。
(2)师:“请大家观察小狗和骨头,看看每只小狗都有骨头吃吗?”(有只小狗没有骨头吃)“有只小狗没有骨头吃,肚子好饿,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小狗没有骨头吃的问题。
幼:“找其他的食物给小狗吃。”“再去找一些骨头来”
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和瓶子”的问题。以此类推,解决四个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于奖品奖励,激励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三、结束部分
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延伸:把学具投放在活动区角,幼儿可在自选活动中继续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
活动反思:
1、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中小班比较重要的一个活动。
2、中小班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本次活动中,教师准确把握住了“小班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理念,让幼儿动手操作,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3、此次活动前的各项准备都很充分,能针对幼儿的特点设立事宜的目标,在目标设计上能够尊重幼儿的的主体性,可以看出教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活动中教师设计有趣的农场情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请“小朋友给小动物喂食”的任务展开主动学习,特别是“小鸡吃虫”的教具使用了“连接”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用“直观的连接”把一只小鸡和一条小虫连接在一起,从动手操作中学习一一对应的概念。
4、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在本次活动中的解决问题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活动中采用奖励的方法,有效激励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从自己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很是精彩。这是一节生活的科学活动。
篇二:一一对应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守纪、尊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目的要求: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难点: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口述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法学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口头数数:(5分钟)
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试着给大家数几次。
二、看图数数:(15分钟)
1、激发观察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主题图。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生:老师好。同时鞠躬、敬礼。师:同学们好!),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最后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鸽子的哨音)。
问: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数。
①、数数量是1的事物。
师问: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教师:有几位老师?
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并加上圈。
教师小结: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
②数其他数量的事物。(10分钟)引导学生按数的顺序完整的说出。
仿照①进行。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③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读数。
3数数教室里的实物。(10分钟)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
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三、小结:(2分钟)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然后说给家长听。也可以整理收集的数据。
板书设计:
12345678910
国旗手朵花
第一单元练习题
1、数一数,连一连。
★
★★★
★★
★★★★★
★★★★
★★★★★★★
★★★★★★★★★
★★★★★★
★★★★★★★★★★
★★★★★★★★
2、看图写数。
◎◎◎
61049132578
()()
★★★★★
()
★★
()
★()
★★★()个,在添上几个就是10个。
★★★★()个,去掉几个就是2个。★★★★★()个
★★★★★★()个,和上一行合起来共()个。()
篇三:一一对应数学教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50-01高中数学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提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进而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1]”,“一一对应”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思想应该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出来[2]”,“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激励思考[3]”。
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促使我们找到知识点的薄弱环节、灵活运用程度、思维展现方式,让我们对解题规律进行寻根问底。要能达到高超的数学水平,首先是知识点的掌握,再者是解题技巧的掌握。只有在这两者的基础之上,才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1.在解析几何中的体现。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几何图形用代数方程来表示,而代数方程又能反映对应的几何图形,提高了数的直观、有序认识。
2.在空间几何中的体现。
在空间几何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三种语言之间的相互
转化,即注意之间的对应,所以本质是一一对应思想在数学语言中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空间几何中还要注意每一步推理论证与定理、公理、推论的一一对应,做到每一步都能推理有据。
如例2:求证: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也两两垂直。
分析:这个文字叙述题,首先要转化成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进而得出已知求证。
“数学证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的科学,简明的?说理?方式,同时也是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思维的习惯。[3]”
3.在解题时思考过程的体现。
“万变不离其宗”,解题时的思考过程也是一一对应的,如著名教师文卫星所言,“由已知能得到什么,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需要什么,它预知需要并诱导解题方向。如果由已知条件能直接得到结论,则解题成功;如果由条件不能直接得到结论,就要转化(转化必须等价,因此前一步到后一步往往会有附加条件约束,它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也是检验的依
第3篇:大班数学教案《空间对应》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江湖郎”为你整理了“大班数学教案《空间对应》”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推荐度: 大寒对应的古诗 推荐度:
第4篇:中班数学教案形色对应
中班数学教案形色对应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形色对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数学教案形色对应1
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在手、口一致的的数数时,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我想让他们具体的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特别选择了这个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
2.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
3.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其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