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我们的生活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02 07:13: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易经与我们的生活

易经与我们的生活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被喻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里面内容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思想,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妙谛。

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能预知宇宙人生的变与不变,兴旺与衰退。它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从自然到社会,从帝王治国到老百姓生活......。

《易经》理论讲天道,讲人事。它把人与宇宙视为一个整体,达到两者归一的境界。基本要素就是建立的阴阳二极的基础上。《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阐述着宇宙世间任何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易经中的阴阳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

《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相互转变成六十四卦,以乾坤阴阳的相互作用概括了世界一切的矛盾对应范畴,揭示出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以六十四卦象征、蕴藏着宇宙生命的全部信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面,小到我们百姓的家务琐事、买卖生意之决策,治国与国家的兴亡。

其超前的'预测功能是现今任何先进科学仪器都无可比拟的...... 易经那秩序谨严、生生不息的太极宇宙观理论对历代的无数帝王将相、一样产生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远。如;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全靠卦术高明的刘伯温。

三国时期的刘备,他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帮他争天下,诸葛亮巧用易经理论布阵,而使敌国曹操屡次大败,如草船借箭、赤避之战等等。

近年来许多人误解易经,总对《周易》嗤之以鼻、有着一种很强的抵御心理。硬将《易经学》批驳为伪科学,他们一直认为周易预测根本就是封建迷信,然而易经理论中阐述的很多道理,其实都是在指导规范人们生活的道理,符合辩证法和科学性。

以中医为例,中医认为,只有五行平衡、五脏调顺、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运的旺盛。

中医师也就是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再开药方来协调人体的内在平衡。那么,难道中医师也在搞封建迷信?实则不然。

《易经》 的主题就是在论述事物的因果关系,从辩证统一的立场中揭示事物的运行趋势。在自然界中,宇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天体,人类只是其中一种很渺小的小物体。

阴阳根源决定生命起源,阴阳是生命造化的主宰。人的生老病死,一切都脱离不开这时空、宇宙。每个人降临这世间的刹那,那出生的年月日时的组合就构成了生辰八字。

那八个字组合一起就成了四柱。四柱之间再通过各干支五行之间的相互生克、相互作用结果的好坏,来决定人生命运的成败。

易经理论中五行理论是涵盖了所有的天地万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五行理论讲究的是,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构成与作用都要遵循平衡,才能和谐。否则,若阴阳不调就会出现病象。人的八字,同样道理。一出生,那八字中的五行要素就在起作用了!就象中医理论一样,过旺、过弱的五行所代表的部位就会出现毛病。

易经的“万物生生不息”,意思就是要求管理者要顺应天道、地道、人道。企业要生存就离不开那三道;第一要先有大自然的气候、环境,即--天道。第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否过关,即--地道。

第三要懂得如何经营管理,要遵循商品规则,要诚信对待客户,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毕竟在这激烈的竞争年代中,商场如同战场。适

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不可回避的生存法则,即--人道。 那种阴阳相生互补理论在企业管理学中就是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处理好分与合的协调关系。要为了整体企业利益,做到避开风险、精心策划,有条不紊、责任分明,合作有序,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断的发展,古老的易经就会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相信不但不会被淘汰,相反会日誉绽放出炫目的光芒。它深奥的哲学理论和在预测上的准确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所肯定、公认。并努力地探究其内在涵义,发掘周易中蕴含的渊博智慧,使其玄妙的学术价值能广泛应用在人类的现实生活领域。

为国家造福,为人民排忧解难。《易经》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与现代科学文化颇相契合。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第2篇:《易经》与生活

《易经》与生活

中国周易学会西安研究员

吕山峰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这部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的书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思想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卦辞、《易传》语言晦涩难懂,然而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孔子读易后,感慨“洁净精微,易之教也!”足以说明《易经》语言精深,处处有哲理和教化之妙用。本文是我根据多年读易的体会,主要把《易经》的生活理论归纳一些,以便参考学习。

一、《易经》与日常生活

1.衣:黄裳元吉;生活即教育。(坤六五)古人把上衣称作衣,下衣称为裳,喻意下衣是为了陪衬上衣,君子以厚德载物,常怀忠信,舍己为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无成有终”,这和《道德经》“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认为老子思想守弱、消极,其实不然,实际上老子是解读了《易经》坤卦精神。笔者研读宗教文化典籍,曾经在多次易经讲座中,反复强调我们要学习《易经坤卦》、《道德经》以及佛教的《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为其效法自然、善待众生、护念地球母亲的理念而深受感动。

2.食:君子以饮食宴乐。(水天需)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饮食宴乐,民以食为天,人生饮食大事,以快乐为准则。本卦从初爻到六爻,基本上包含了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相比而言,周文王《水天需》卦比马斯洛五大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要早近3000多年。

3.住:先王以享于帝立庙。《风水涣》(涣,风行水上,患难,先王带领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民众,选择吉祥的地方建屋宇、立宗庙。注:涣,音同涣;享音同祥,帝同地。所有注疏解释都用到音韵学。)居住,也是人生的一大追求,购房、买房,以选择福地而居住为目的。所以出现“相地、堪舆、风水”这一行业。不少学者认为,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中郭璞《葬书》中,笔者则以为最早出现在《易经》中。

4.用:噬嗑卦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购物(兑换交易物品)到城市、集市去选购物品是便利民众的。“商兑未宁”,是说在交易兑换物品时,商谈价格。

5.行: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艮)与时偕行。人要抓住机遇,时机来了就前行,时机过了就停下。急流勇退谓之知机,所以我们今天谈论的与时俱进,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火山旅》卦写人在旅途中。

6.生活理想:品物咸亨;富家大吉;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实际上就是物产丰盛,生活富裕,健康美德,世界和平,这是《易经》提出的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目标。此外,易占术也补充了卦辞和易理的不足,丰富了易经的功用,使《易经》果然如孔子设想的一样,插上了十只翅膀,腾飞起来(《十翼》)。

除此之外,《易经》经传中涉及到了还有如文化教育、婚丧嫁娶、官灾是非、疾病健康、投资理财、升学就业等等,几乎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二、《易经》与文化生活

1.讲学习:它告诉你,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陈述学问之间的关系,指出不懂就问,谦虚好学,以取得进步。

2.讲做事:易经《风雷益》卦,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讲修身:《水山蹇》卦,君子以反身修德。几乎所有人在生命历程中都会遇到不利的外部环境,人生遇到磨难和坎坷,停下来反身修德,从自身寻找原因,这就叫自知之明。

4.讲教育:《山水蒙》:九二,纳妇吉,子克家。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所以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讲,如果你有一个儿子,你不好好教育他,就害你全家。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不好好教育她,将来嫁出去等于害别人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全家。

5、讲伦理:“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以上是孔子对《易经》婚姻道德的高度概括。

6.讲家庭:风火家人,《彖》曰:家人,女先正位乎内。主要从持家、守家方面,强调妇女在家庭内的重要作用。

7.讲社会发展: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我们现在说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是这个意思的一个方面,所以它还强调:知进而不知退,乃导致“亢龙有悔”。我想现在的人们,应该在学习进退存亡得失上把握这个度,而不是一味的冒进而已。

8.讲食品卫生:火雷噬嗑卦:噬腊肉,遇毒;噬干胏(zi),得金矢。指发现了腊肉有毒,在吃干肉时,发现了金属箭头。(山雷颐,本卦的爻象是口腔象,嘴巴的最大作用是吃饭和说话。所以辞为: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自求口食,观我朵颐。)概括指所有一切与吃饭相关的事情。

9.讲理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理财”包括聚财和用财。聚财就是向老百姓和基层征收赋税,用财就是就是蓄养民众。正辞就是说用财要名正言顺。聚和用都要讲“义”,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既要确保国家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又要确保群众私人财产安全。利者,义之合也。一个国家失去“义”这个原则,不保护民众私有财产,就会发生强拆、暴力掠夺事件。而同时也会发生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侵略弱小国家一样。

10.讲管理:它告诉我们节以制度。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水泽节》)

11.讲改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极限和尽头,所以不改变和思路就无法走出困境,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所以《易经》告诉我们,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2.讲资源危机:“田无禽。不恒其德,凶”。这里的田是田猎的意思,田猎时再也找不到任何动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用现在的话来说,地球资源已经被过度索取而产生危机。因此我们要有科学发展观思想,有长远的眼光、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3.讲世界形势:《乾卦》卦辞中有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在人来讲“与天合与地合与人合”。这里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世界和平、和谐思想。

14.讲鬼神(朱熹认为鬼神,造化之迹也。笔者认为是气场和波动,人的精神思想的能量场、轨道与时间的运行,归时,与时偕行):有人认为《易经》是迷信学说,是因为看到《易经》中出现了“鬼神”二字。音韵学鬼神和“归伸、归时”同音。《易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此说的“鬼神”指的是“归伸”二字,实际上是指宇宙天地间阴阳二气一归一伸,一聚一散,化生万物。阴阳二气的变化难以捉摸,却对人的生存有着吉凶祸福的密切关系。“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孔子)。“鬼神”是关注人的灵魂、精神和思想的东西。例如英国亨利八世凯瑟琳王妃宫殿鬼魂徘徊幽灵奇迹,被英国当代生命科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等人证明是气场和波动刺激人的大脑潜意识。其实中国人很早用罗盘就能测定这个。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写的《水知道答案》,通过拍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气场和波动作用于水的画面。我在多次讲道教医学祝由十三科(《黄帝内经移精变气》)符咒治病时,很多人一听到“符咒”马上就诋毁为迷信,却对科学家拍摄语音文字作用的水照片很推崇和深信。由此可见,我们对祖先在宗教活动中一直在运用的事情,因为不了解或者受五四和*等政治环境影响而持否定态度。

三、《易经》对汉语的影响

《易经》卦辞系辞演变成成语超过200多个,这些丰富多彩的成语广泛使用,影响到古今中外。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原始返终;群龙无首;虎视眈眈;云行雨施;谦谦君子;穷神知化;王用三驱;九五之尊;二五同功;不三不四;女先正内;否极泰来;三品之功;见几而作;勿药有喜;反目成仇;时行时止;井泥不食;以上临下;不戒不虞;鸟焚其巢;出入无疾;正大光明;设险守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国;至日闭关;乱极必治; 劳民劝相;我仇有疾;物极必反; 治历明时;居易候命;类族辨物;幽独之贤;商兑未宁;枯杨生华;原始要终;殊途同归;否极泰来;乐天知命;洗心革面;无妄之灾;革故鼎新;介疾有喜;不速之客;王臣蹇蹇;飞鸟遗音;三阳开泰;文过饰非;天地玄黄;风雷激荡;井冽寒泉;太和中和;节以制度; 用晦而明;龙马出河;申命行事;翰音了天;正位凝命;观国之光;守中保大;有戎勿恤;防微杜渐;观我朵颐;坎离异位;舍尔灵龟;朋友讲习;丧羊于易;威明相济;结绳而治;防患未然;载鬼一车;辨物居方等等。

总之,《易经》是中国汉语文化发展的来源,对古今中外的各个学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易经》以其博大精深为中外科学家们之所推崇。

作者简介:

吕山峰,男,1981年出生在享誉中国的“文王周公故里” ——陕西省岐山县。中国周易学会会员、《周易》研究学者。主要研究易经象数应用。擅长风水、六爻、奇门遁甲应用与决策。曾多次应邀企事业单位讲座国学,指导人居环境。有《中国古代婚姻教育卦》、《守贞与养生保健》、《风水学现代应用》等论著相继发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3篇:易经与生活

[导读]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中国周易学会西安研究员 吕山峰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这部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的书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思想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卦辞、《易传》语言晦涩难懂,然而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孔子读易后,感慨“洁净精微,易之教也!”足以说明《易经》语言精深,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易经与我们的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易经与我们的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