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故事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01 07:16: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腊八节小故事

腊八节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关于腊八节的故事可不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腊八节小故事,为大家提供阅读。

腊八节小故事

幸福腊八粥

站在暖暖的炉火旁,我不停地搅拌锅里的东西,当甜润的香气缕缕飘溢而出时,一抹暗香也在我心底浮动。今天是腊月初八,我要为心爱的人熬一锅盛满祝福的腊八粥。

爱上林风缘于那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个冬天的早晨,我躲在温暖的被窝里瞪着空洞的眼睛望着天花板发呆,过惯了安逸的日子,人就变得慵懒没有斗志,一旦生活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便容易滋生愤懑茫然的情绪。就比如那天,我就给了自己一个不起床的理由:天气太冷了,今天就不去开店门了,反正有钱的老爸也不指望那间店能赚钱。

思绪像脱缰的野马在寒冷的冬日里奔腾,清冷的空气中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我懒洋洋地开门,张口欲对敲门人大发牢骚,一碗冒着热气、香甜四溢的粥递了过来,青瓷碗后面是一张宠辱不惊的阳光笑脸:“早上好!今天是腊月初八,我熬了一锅腊八粥,送给邻居一同分享!”我诧异地瞪着他,正要说什么,他咧咧嘴笑了笑:“我们北方有一风俗,腊月初八熬一锅腊八粥,分馈亲友共食,意在祈望丰收,更有增福增寿的意思。”我好奇地接过那碗粥,用鼻尖嗅了嗅,喃喃道:“还有这种风俗呀,我怎么不知道?”他的眼睛亮晶晶的,似有泪花在闪:“你们南方好像没有,可在我的家乡却很重视。小时候,一到腊月初八,母亲便早早熬好一锅粥,然后把我们从被窝里揪出来,就为赶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寓意吉祥的腊八粥。昨天我母亲还打电话提醒我这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今天一定别忘了喝腊八粥,这不,我熬好了送你一碗,祝福你来年爱情事业大丰收!”

我心底没来由地暖了一下,顷刻盛满了感动,与林风做了半年邻居,现在才发现他的与众不同。在捧过那碗香甜润滑的腊八粥的刹那,我爱上了这个会做腊八粥的北方男孩。

腊八

刚一下车,他就看见了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瑟缩在夜的冷风里。她也看见了他,快步地向他奔来,急切地问:“怎么样?”他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她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是很快就消失了。她又问:“你吃饭了吗?”他抓过她冻得冰冷的手,说:“我吃过了。走,我们回去吧。”

他们走在凄清的大街上。夜的寒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目标,向他们无休无止地刮过来。他们逆着寒风,紧握了手,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

“这鬼天气,真冷!”他禁不住骂道。她看了他一眼,说:“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他想了半天,实在是想不出来今天是什么日子。她说:“今天是腊八啊!”“腊八?好久没有想到过它了。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年年都要喝腊八粥……”

想起了吃,他突然感到了饥饿—他还没有吃饭。找了一天的工作,依然是四处碰壁,他沮丧得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其实,就是想吃也吃不到,兜里的钱只够回来的车费了。而现在,饥饿就像春天里睡醒了的虫子,在他的肚子里“咕咕”地叫了起来。她说:“村里的老人都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也难怪今天会这么冷了。”

他说:“我只觉得今年特别的冷,冷得都快要了人的命!”他又想起了找工作时遇到的冷面孔,那些比霜雪还要冷的面孔。他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看了看前面,冰冷的街道漫长无止境。他不知道,他的未来将会怎样,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春暖花开。

他找不到工作,她是不能理解的。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啊,怎么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呢?她不知道,他们村是多么小、多么封闭、多么遥远的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一来到城市,立即就被淹没在汹涌的人潮里了!她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多得就像春天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花。她还以为,他是这世界上惟一一朵牡丹呢!她更不知道,现在找工作,不仅仅是靠实力—他们班上那几个天天打游戏期期都补考的同学,就是因为有关系,早早地就把工作签定了。当然,这些情况,他是不会告诉她的。他在她的心里,一直都是高大完美无所不能的。现在,他找工作处处碰壁,他感觉她对自己的能力已经产生怀疑了。他可不想改变自己在她心中的形象。

前面有一家服装店还没有关门,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好长一段街面。走过去的时候,她被里面的衣服吸引住了,目光里的羡慕和渴望刺得他的心一阵阵酸痛。他看了看她身上的衣服,还是从乡下带来的,那样土,那样旧。城里的姑娘,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不穿这样的衣服了。

村里的女孩都羡慕她,说她找了一个大学生,以后会带她到城里住洋房,吃好的,穿好的,过少奶奶一样的生活。她也一直为这事骄傲着、期盼着、偷偷地乐着。可是现在,他能给她什么呢?她吃的还是粗茶淡饭,穿的还是乡下带来的土得掉渣的衣服……他突然间觉得自己很没用。一个大男人,读了那么多的书,花了那么多的钱,到头来却连给女朋友买件衣服的能力都没有!

天像是越来越冷了,今晚回家的路像是长了许多,走了那么久都还没有走到一半。说是“家”,其实哪里是什么家啊!那只是他们临时租借的一间房子,是城边上农民家的。不过,因为有她,那个简陋的小屋子也有了一点家的温馨感觉了,尤其是在这样寒冷的夜里。

“家”终于到了。他赶紧抓了一件最厚的衣服来穿着。她却转身出去了,他以为她是去上厕所。

过了一会儿,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进来了。他一看,是腊八粥!她说:“我知道你还没有吃饭,你快点吃了它吧!”他问:“你怎么做的?”她说:“我向房东大婶要了一点粮食,下午,我借用了一下她的锅把它煮好了,刚才只是去热了一下。房东大婶还说,以后我们可以用她的锅做饭,以后咱们就不到外面去吃了,这样能省一点钱,也能在这里多支撑几天……”

他吃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想着自己的没用,想着她对自己的好,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一颗一颗地滚落下来。掉在了热气腾腾的粥里。

吃完了,他用纸巾擦了擦嘴,顺便擦去了脸上的泪痕。他不想让她知道他哭过。她收拾了碗筷,说:“早点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他想起了明天,想起了那些比霜雪还要冷的脸,心里一阵的恐惧,真希望明天不要来,就让自己在这个小屋子里躲一辈子吧!

他们躺在床上,被子很薄,他们紧紧地拥抱着,借以取暖。她说:“你还记得吗?咱村里的老人说过,腊八常常是一年最冷的一天。过了腊八,天气就一天比一天暖和了。”他说:“好像是的。”她说:“所以呢,你不要灰心。你现在虽然很不顺,但是坏到底了,好日子也就快来了。”

“坏到底了,好日子也就快来了。”他在心里把这句话念了好几遍。他想,她读书不多,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来鼓励他,可见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他读了几年的书,让他和她的家庭都一贫如洗,结果却连工作都没有找到一个。她非但没有说过一句怨怪的话,还一如既往地关心他照顾他,想方设法地来鼓励他,他怎么能辜负她浓浓的爱和期待啊!

想到这里,他全身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在她脸上重重地吻了一下,说:“你放心,我明天一定会找到工作!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第2篇: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俗称“腊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一: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二: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三: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四: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五: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腊八节神话传说故事六: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附:腊八节各地习俗

1、陕西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肃腊八节的习俗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宁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4、江浙腊八节的习俗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5、西北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6、宁夏腊八节的习俗

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7、北京腊八节的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下载腊八节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腊八节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