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景物的描写手法》教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景物描写的目的;
2、 使学生领会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3、 使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景物的描写手法
所谓描写景物,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范文赏析
春夏秋冬的表演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演员,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绝招。
春
瞧,翠绿的大幕拉开了。春姑娘穿着五彩的霓裳,轻盈地走上了舞台,她把长袖一挥,大地上的草丛树木都被染上了绿色。春姑娘又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用纤巧的手从里面拿出一束束五色缤纷的鲜花,向台下撒去。鲜花飞向绿色的大地,飞向绿色的树木。立刻,嫩绿的翠叶间缀满了朵朵鲜花。鲜花在万绿丛中开放,恰似在绿色的锦缎中,用五色相间的丝线绣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红艳艳的面颊上浮现出醉人的春天微笑。她笑着,轻轻地退下台去。
翠绿的大幕拉拢了。
夏
台上翠绿的大幕,慢慢变成了深绿,然后缓缓拉开了。啊,夏出场了。夏似一位生气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台来。夏的眼睛灼灼发亮,环视着台下的大地,大地上顿时出现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无数的臂膀,遮住夏火热的目光,洒下一片荫蔽。夏的目光到达那里,那里就是一片酷热,一片骄阳。
夏施展过自己的绝技,满意地收起了目光,退下台来。深绿的大幕也随之闭拢了。
秋
深绿的幕布很快变成了金黄色,这预示着美丽的秋将出场了。幕布缓慢地拉开了。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坠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
秋像一位满含羞涩的少女,害羞地笑着,款款步下台去.
冬
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幕布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污垢。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冬看着大地上的变化,高兴地笑了,胖胖的小脸上出现两个小小的酒窝。她蹦着、跳着、拍着小手,如一个快活的小绒球,滚下台去。
白色的干净的大幕也随着冬的退场而闭拢了。
就在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演员表演各自的绝招时,时间老人的步子也飞快地迈动着。当冬表演结束后,一年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大地上的景物随着春夏秋冬的更替而不断地变化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魔术师,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节目,表演着……
祝愿他们的节目能越演越好,使人们更加热爱绚丽多姿的大自然!
【简评】作者别出心裁地把春、夏、秋、冬的景色和神韵,比喻成四幕剧来描写。于是,描述了新的画面:大自然是一座宏伟的舞台,大地是一张神奇的幕布,季节,则是高明的魔术师演员了。每个季节都表演出自己的绝招,春姑娘散花的轻盈,夏少年注目的火热,秋少女掷果的羞涩,冬孩子胖手的指挥,令读者油然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和美感。文章构思新颖,写得很有些诗情画意。
课后作业:
描写你的家乡的一处有特色的景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要求描写细致、生动,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怎样进行景物描写
一.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同样是山,黄山与庐山不同,泰山又与华山不同;同样是水,江、河、湖、海,各有不同。因此要写出景色的特点,千万不能写成千篇一律、千景一色。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的色彩。色彩对景物的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相同的景物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颜色。同是一棵枫树,春天嫩绿,夏天深绿,秋天火红,冬天在雪地里又变得一树雪白晶莹。
三.写景要写出景物的动与静的特点。行云流水、日出日落、潮涨潮息自不必说,就是山峦、建筑,随着我们观察位置的不同、角度的变化,也是千变万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是不可分的,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动静结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四.写景要写出感情,情景交融。景色描写和情感描述是写景文章的两大支柱。描写景物要注入感情色彩,要把主观感情投射到景物上,要写出特定心境下看到的景色,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绪的升华。
第2篇:景物的描写手法
《景物的描写手法》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景物描写的目的;
2、使学生领会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3、使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景物的描写手法
所谓描写景物,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景物描写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范文赏析
春夏秋冬的表演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演员,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绝招。春
瞧,翠绿的大幕拉开了。春姑娘穿着五彩的霓裳,轻盈地走上了舞台,她把长袖一挥,大地上的草丛树木都被染上了绿色。春姑娘又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用纤巧的手从里面拿出一束束五色缤纷的鲜花,向台下撒去。鲜花飞向绿色的大地,飞向绿色的树木。立刻,嫩绿的翠叶间缀满了朵朵鲜花。鲜花在万绿丛中开放,恰似在绿色的锦缎中,用五色相间的丝线绣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红艳艳的面颊上浮现出醉人的春天微笑。她笑着,轻轻地退下台去。
翠绿的大幕拉拢了。
夏
台上翠绿的大幕,慢慢变成了深绿,然后缓缓拉开了。啊,夏出场了。夏似一位生气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台来。夏的眼睛灼灼发亮,环视着台下的大地,大地上顿时出现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无数的臂膀,遮住夏火热的目光,洒下一片荫蔽。夏的目光到达那里,那里就是一片酷热,一片骄阳。
夏施展过自己的绝技,满意地收起了目光,退下台来。深绿的大幕也随之闭拢了。秋
深绿的幕布很快变成了金黄色,这预示着美丽的秋将出场了。幕布缓慢地拉开了。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坠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
秋像一位满含羞涩的少女,害羞地笑着,款款步下台去.
冬
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幕布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污垢。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冬看着大地上的变化,高兴地笑了,胖胖的小脸上出现两个小小的酒窝。她蹦着、跳着、拍着小手,如一个快活的小绒球,滚下台去。
白色的干净的大幕也随着冬的退场而闭拢了。
就在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演员表演各自的绝招时,时间老人的步子也飞快地迈动着。当冬表演结束后,一年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大地上的景物随着春夏秋冬的更替而不断地变化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魔术师,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节目,表演着……
祝愿他们的节目能越演越好,使人们更加热爱绚丽多姿的大自然!
【简评】作者别出心裁地把春、夏、秋、冬的景色和神韵,比喻成四幕剧来描写。于是,描述了新的画面:大自然是一座宏伟的舞台,大地是一张神奇的幕布,季节,则是高明的魔术师演员了。每个季节都表演出自己的绝招,春姑娘散花的轻盈,夏少年注目的火热,秋少女掷果的羞涩,冬孩子胖手的指挥,令读者油然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和美感。文章构思新颖,写得很有些诗情画意。
课后作业:
描写你的家乡的一处有特色的景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要求描写细致、生动,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怎样进行景物描写
一、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同样是山,黄山与庐山不同,泰山又与华山不同;同样是水,江、河、湖、海,各有不同。因此要写出景色的特点,千万不能写成千篇1律、千景一色。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的色彩。色彩对景物的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相同的景物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颜色。同是一棵枫树,春天嫩绿,夏天深绿,秋天火红,冬天在雪地里又变得一树雪白晶莹。
三、写景要写出景物的动与静的特点。行云流水、日出日落、潮涨潮息自不必说,就是山峦、建筑,随着我们观察位置的不同、角度的变化,也是千变万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是不可分的,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动静结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四、写景要写出感情,情景交融。景色描写和情感描述是写景文章的两大支柱。描写景物要注入感情色彩,要把主观感情投射到景物上,要写出特定心境下看到的景色,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绪的升华。
七年级作文教学教案设计:这就是我第一单元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这就是我》
作文目的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
2、反思自己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
3、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入集体的大家庭。
训练要求
1、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2、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或突出个人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
3、文体不限,以记叙为主,辅以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表现自我。
指导过程
一、思路提示
文题1:这就是我提示一:这是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以写人为主。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介绍自己,就必须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写作重点应放在不同阶段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上,写出自我的风采,但不可面面俱到。
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可以写我的性格和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可以写我的内心: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可以写我的爱好: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可以写我的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校生活、家庭生活或是朋友交往的其他场合,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要仔细地审视我,无情地剖析我,逼真地描写我,客观地评价我。
提示二:写作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现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方面的进步;还可以采用反向构思的方式,写自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如“我不是我”,这样不仅构思新颖,也有创新的意识。
二、【交流讨论】
1、想一想,我有哪些性格特征?
2、小组交流各人的性格特征,还可以互相补充、完善。
3、代表发言,我的性格特征,老师必要指点,为写作做准备。
三、【范文引路】
在介绍范文时,并请同学们讨论、介绍范文的结构安排,写作顺序,你可以学习、模仿的地方。力争让范文起到引路作用。
【例文1】典型式范文
我就是我田梦青
我,一个普通的女孩儿,扎着独小辫,“四只眼”(戴眼镜)。我认为个人的外表要整洁,而不是艳丽,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所以我不要别人夸我漂亮,而是希望别人说纯洁、大方。
(开头,介绍自己,总写。)
我,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我爱去乡村,躺在长满绿草的土坡上,十分惬意。我任小草轻轻刺着我脸,痒痒的;我任芳香的泥土悄悄沾在衣服的一角,软软的。我聆听着草丛中的声音:“沙沙沙”是风儿在用小草吹口哨,“唧唧唧”是一只小虫在用小草弹琴。我幻想:这里曾有一位小女孩种下她最喜爱的花儿;这里曾有一只小狗四处嗅着主人丢失的钥匙;这里曾有过一家人在这野炊,欢笑洒满草地;这里曾有一只青虫圆了它的蝴蝶梦;这里曾有一群儿童春游;这里曾有一位画家用画笔描绘下田园风光……我还幻想,一些小生灵,也曾在这编织过它们的故事……我幻想我自己,插上翅膀,去与鸟儿比飞,去摘天上那闪闪的星星,去乘那弯弯的月亮船。
我,一个爱绘画的女孩。我愿时时刻刻背着画夹,带着画笔。田园里,沉甸甸的麦穗,白里透红的水果,绿油油的小草,五彩缤纷的野花儿;蔚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鸟儿飞翔;黄昏时,火烧云的绚丽景象;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长城的古老壮观,九寨沟的神秘迷人,长江的波涛汹涌,西湖的浓妆淡抹,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青藏高原的广阔无垠,莫高窟壁画的天工巧夺……我要把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画下来,让外国朋友欣赏,这就是中国!
我,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对万物充满好奇,草丛中开了一朵纯白的小花,我惊叹;布满云朵的天空透过一缕阳光,我快乐;鸟儿唱了一曲动听的歌儿,我羡慕。我常常为看一部感人的电影,而泪流不止;常常为一首优美的诗,而赞叹不已……
(分写,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我,一个充满个性,爱幻想,爱绘画,爱大自然的女孩儿。我不愿改变自己,我喜欢属于我自己的天空。我,依然是我。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简评
本文有以下特点:
1、语言亲切自然,优美生动,讲究整齐的和谐美,对称美。如:“我任小草轻轻刺着我脸,痒痒的;我任芳香的泥土悄悄沾在衣服的一角,软软的。我聆听着草丛中的声音:“沙沙沙”是风儿在用小草吹口哨,“唧唧唧”是一只小虫在用小草弹琴。”这样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优美、优雅的意境,感受到了少年作者的美丽、纯洁的心灵。
2、结构精巧严谨,和谐统一。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体部分运用片断组合的并列方式,每段的第一句成为中心句,构成排比段,具有整齐的和谐美。
【例文2】升华式范文
这就是我俞文婷
在沧海中,我是一粒沙。
我,隐藏在茫茫人海中。我既没有柔美的身段,也没有亮丽的双眸,但我有进取的心,有似水的梦怀,有崇高的理想,我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写,概括自己的精神面貌)
我,不愿随波逐流。在《未选择的路》中弗罗斯特曾写过:“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只融于大众的我便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平凡人。我不愿去走别人庸俗的老路,去过跟别人同样庸俗的生活。在偷觑他人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
我,幽默宽容。我向来不喜欢看别人满面怒容的样子,我认为他人的笑才是天下最美的风景。所以每天,我都会变成一颗开心果,尽可能地给他们带去欢乐。“比大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宽容使狭隘的胸怀容纳百川,所以对待别人的过失,我都付笑谈中。
我,要做自己。齐白石老先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当流行泡沫小说时,我感觉那时在浪费时间,当流行网络游戏时,我感觉那是在虚度青春。要做自己,看清真实的我,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告诉自己:“我就是我,凭什么跟他一样?!”抛掉那些人为的浮华雕饰,亮出自己的王牌,追求自己的个性,做我自己,最好!
我,积极进取。小小的我是一粒沙,但不甘于落后,一生庸碌无为。我愿做生命的酋长,做一粒不朽的珍珠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渴望朝向艺术之塔,文
化之巅,事业之厦,庆功之缘,不负这繁花似锦的时代,留一行扎实稳健的足迹,把美和爱洒向人间……
(分写,从四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我,风华正茂的我,意气风发的我。
这就是我,幽默宽容的我,不甘落后的我。
我就是我---天下无双!
(总结)
【简评】
文章具有三美:
1、醒豁隽永的诗意美:本文在字里行间中处处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气息,巧妙的引用弗罗斯特、雨果、齐白石、屈原等名人诗句和言论,并与自己的思想感受相结合,使文章注入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2、慧眼独具的理性美:作者能客观的认识自我,正确的剖析自己,处处充满理性。在内容上,写“我”独特个性的时候,既突出了自己的平凡——一粒沙,又给人们呈现出品性中的闪光点,“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愿随波逐流”、“幽默宽容”等个性的东西,一个才华横溢又积极进取的女孩子跃然纸上。
3、整齐化一的和谐美:写法上,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使文章严谨;主体部分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片断之间是横向展开的,采用段首表明段旨方式突出各个分段的内容,同时每段段首的第一句又构成了排比,使文章具有和谐的美感。这些优点都是值得借鉴的。
第3篇: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
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
一、虚实角度:
二、绘画角度:
三、人体感官方面:从视、听、触、嗅等角度写景物的声、色、动、态。
四、从空间变化角度:
五、从炼字、修辞角度:
六、辨别下列诗句用了什么景物描写方法。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9、分析下面两首诗描写方法的不同。
秋夜独坐(节选)
夜深
唐•王维
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虚堂人静不闻更,空堂欲二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门外不知春雪霁,灯下草虫鸣。半峰残月一溪冰。
第4篇:描写手法教案
1、人物描写的作用:
(1)肖像描写
言为心声,最能表示人物的身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特点。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
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2)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作用:
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例如:蹑手蹑脚的走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作用:
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