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引领班级自主管理 (九年级)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31 07:13: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用文化引领班级自主管理 (九年级)

本学期学校实施自主管理,各年级、各班级的自主管理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心得就是用班级文化引领班级自主管理,我相信这一点做好了并长期坚持下去那距离实现班主任的“无为而治”也就不远了。

如果说一个班级“法律”的制定是硬件设备的话,那么“文化的引领”则是软件设施;如果说“法律”培养的是学生的规则意识,那么“文化的引领”培养的则是学生的道德素质;如果说“法律”的制定是比较低层次的管理的话,那么,“文化的引领”则是比较高级别的领导。管理班级需要“法制”,但如果想领导班级则需要的是“文化”。学生现在的学习压力都很大,如果一来到班级就是阴森森的感觉,那么势必会影响孩子们对班级的热爱,降低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学校有学校文化,班级也应有班级文化,这种文化不一定都会以物质的形态展现出来,有的是一直贯穿始终的班级氛围,这种氛围是班主任和全体师生共同创建的。而我在带班的过程中,始终不懈进行的就是班级文化的创建。努力打造这样的班级文化:

1、班级荣誉大于一切,班级好坏和自己密切相关。

2、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每位同学都很重要,地位平等,奖惩公正、公开、公平。

4、文明、高雅、乐学、善思是我们班级的总纲领。

5、先成人后成才,做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

6、互帮互助是我们的一贯作风,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是咱班每个同学努力追求的好风气。

我班班规的执行者是值日生,全班同学轮流当值日生,负责当天的值日工作及那天小班会主题、过程的设计、主持。这样全班的每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他们之间也形成了竞争,比谁主持得更好。比如:杨康、张桀铭等同学平时表现较差,轮到值日时很想在同学面前证明自己,所以都很能认真准备,效果很好,现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以前有了较大转变。以前很多学生对班级荣誉漠不关心,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现在每个人都有负责的任务后,都能积极参与,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都得到加强。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公开、公平的奖惩机制下,这些都作为学生操行评价的依据。

通过这些文化观念的引领,只要一直贯彻要求,时间一长,这些自然就形成了班的文化,文化一旦形成,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自然就会为大部队的主流乐章所吞没,那么,我们的班就将是一个团结的班级,一个有序的班级,一个上进的班级,最终学生们将是一个个的绅士淑女,一个令你值得骄傲的人! 

陈彬

第2篇:用励志教育引领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用励志教育引领班级管理

文/毕茂荣

针对班级管理,每位班主任都会因班级的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但在打造一个班级学风、班风的内核班级精神时,都基本上保持着相同的理念。一个班级就好比一个人一样,没了精神,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竞争的动力,生命的活力。因此,本文试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探究一下学生的励志教育。

一、问题的由来

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我们面对的学生思想多元化,想法成人化,性格追求个性化,其中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生活方式出现娱乐化倾向(追星族,粉丝群类型的学生)。面对新时代,新信息,新现象,我们一部分所谓老班主任,视新课改潮流而不顾,抱着旧有的应试教育观念不放,家长式专断管理作风仍大行其道,到头来班级管理也只是一塘死水,培养的学生也是名副其实的应试机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另外,还有一部分年轻班主任,特别是刚毕业的年青班主任,由于自己也生活在“80年”后,走所谓的“自由”“民主”管理之路,甚至班级管理中也出现了娱乐化倾向,到头来只会是“假民主,真乱套”。可见,这两种班级管理模式都无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无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无助于班级核心精神的打造。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面对新时期,如何打造学生的精神脊梁,如何发挥他们每天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理应积极思考的课题。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我们应教给学生为人为学的真谛,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理性精神。我想,励志教育应是打造班级核心精神,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推进励志教育的路径选择

所谓励志教育,“励志”,源自南朝谢灵运《述祖德诗》“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励:古同“厉”、“砺”,磨炼、振奋、劝勉之意。“志”有志气、志向、意志之意,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要求做成某事的气概,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愿和决心,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励志”意为振作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远大目标。在《辞海》中解释为“激励心志,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那么,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较大,但又缺乏明确志向、处于一种无目标状态的特殊情况,推出励志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匡正误区,学会赏识、学会激励、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想,励志教育的推进应围绕着打造班级核心精神,从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入手,多管齐下来采取措施。

第一,利用每天早读课的时间来抄写名言、警句、励志诗词,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情操。现今学校的早读课一般分为星期一、三、五读语文,星期二、四、六读英语,让语文课代表在每次语文早读课前抄写一句名言警句或励志诗词,英语课代表每次抄写一句英文格言或俚语等。这项活动不仅有利于课代表本人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锻炼全班学生的意志,教给他们一种学习方法和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断进取的过程和量的积累,尤其,人文知识的储备更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让这些好的格言、诗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染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一个学期积累一小本,三年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平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和运用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拼搏上进的精神。

第二,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来举行励志教育专题讲座。这种班会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用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感化他们,让他们明白每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番寒彻苦,怎得梅花扑鼻香”,让他们把自己身边的人,作为学习的模范和榜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任何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种班会舞台的搭建需要教师、家长以及邀请其他人士的密切配合,可以是讲座形式的单项讲述,也可以是座谈会形式的互动交流(实践证明此种模式形式活泼,效果较好)。同时,班会课也可以让各科课代表或学习上进步很大的同学上讲台来讲述自己的学习经验,用有形的个体来发挥带头模范作用,这种效应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三,教室的布置方面要始终围绕着励志教育的主题来设计。班级主题精神的打造,应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两种。比如利用历史人物和先进人物的精神来发挥感化作用,这是无形的。而早读课抄写名言警句,班会课上的交流等等都是有形的,同样,在班级布置名人的字画也是一种有形的模式。我们班就粘贴了孟郊的《游子吟》和毛泽东的《呈父亲·七绝》。一首是感恩,一首是立志,学生一抬头一瞥眼就能看见,给予他们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感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情、恩情无不流露于字里行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自信和豪迈之情溢于纸上,平时也可让学生集体朗读,给他们以力量,从中挖掘出上进的精神源泉,找到奋斗的共鸣。

第四,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励志活动。比如课外活动时可以开展背诵励志诗词比赛、班级篮球赛、小组拼图比赛等,也可在节假日参观开发区工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来培养他们的上进意识,集体合作意识,拼搏的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仅依据平时自己管理班级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整个班级最终形成了“感恩、立志、拼搏、上进”的班级精神,在这八个大字的指引下,引领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之,通过励志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民主平等、师生互动、协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由、健康、全面、充分发展。

第3篇:用文化引领班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用文化引领班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学校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而一个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社会组织的特殊的群体精神,是班级所有或大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作风的复合体。

班级文化建设是将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进行整合,用文化构建起和谐、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影响、改造学生,使班级师生得到整合,加速班级的快速发展,顺利实现班级目标、学生愿望和家长期望,取得班级的成功。作为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就涉及到班级管理理念、方针、策略和具体的措施等等。

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是: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的班级管理方针是:公平、民主、自主管理

我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培养一个习惯——主动学习;树立一种心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用文化引领班级自主管理 (九年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文化引领班级自主管理 (九年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