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草鞋诗歌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30 07:13: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父亲的草鞋诗歌

父亲的草鞋诗歌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亲的草鞋诗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夜的天空,月色朦胧

一朵朵云的阴影

淹没了星的晶莹

孤独,凄凉的回忆

一幕幕往事心底生成

啊!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求知若渴

从不认识育知的校门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啊

你已知古通今

父亲一生探索

深究天人合一

阴阳八卦的原理

精读春夏秋冬

父亲一生奉献

读懂生活的精彩,含蓄

理解了人生的伟大涵义

啊!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追求

不知啥叫时尚,啥叫流行

我们愧对你的养育之恩

为你挑选一双,闪光的孝心

要你去卸下一生的牵挂,责任

去追赶时代的流行!

啊!父亲!手掂一双草

心事重重凝视着天空

哦!我明白!你那双草鞋

沾滿了岁月的风尘

那是你神圣的使命

一双草鞋写滿了你

一生做人的见证

啊!父亲!我理解!

你怕穿着皮鞋,就忘记了

清代出卖国尊的屈辱

你想穿着草鞋,就忘不了

辛亥革命的惨训

你怕穿着皮鞋,就忘记了

长征路上的艰辛

你想穿着草鞋,就忘不了

延安窑洞的'油灯

你怕穿着皮鞋,就忘记了

开国大典的宣言

你想穿着草鞋,就忘不了

你在党旗下的誓言

你怕穿着皮鞋,就忘记了

赫鲁哓夫的背信弃义

你想穿着草鞋,就忘不了

艰苦自救的年代

你怕穿着皮鞋,就忘记了

腥风血雨的革命

你想穿着草鞋,就忘不了

割尾巴的伤痛

啊!父亲!你可知

如果你的草鞋

穿在明清的脚上

明太祖,清太后不足为奇

他们不会深究你草鞋的涵义

一个从奴隶坐龙宫

集权专制,唯我独尊

一个从贵妃坐太后

垂帘亲政,卖国求荣

父亲,如果你的草鞋

穿在中华民国的脚上

老孙与老蒋,万万不可相提并论一个为赎回国尊

不愿当忘国奴

付出高昂的代价

一个争当楚霸王

滥施淫威,禍国殃民

父亲你尽知情

如果你的草鞋,穿在

一代救国创始人的脚上

毛刘周朱,会把你的草鞋

当做救星!高举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自信

不畏扑汤蹈火

不怕流血牺牲!力挽狂澜

救出了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

啊!父亲!你可相信

如果你的草鞋,穿在

当代革新家的脚上

习李会将你的草鞋

当做清贪反腐,强国富民的标本

让你挥笔撰写你草鞋传承的神韵

啊!父亲!请你理解

如果你的草鞋,穿在我们

这一代人的脚上

我们就永远告別不了

老牛破车的滿足,告別不了

破旧的茅屋,温热的土炕

在你辛勤耕耘过的土地上

我们怎样去告別传统,告別单一农业怎样,去享受

现代化的生活

航天飞船怎样

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时代与科学怎样

向着光辉未来展翅飞翔

啊!父亲请你放心

今天,我们穿着皮鞋

永远不失你做人的根基

我们不穿草鞋,永远忘不了你

朴实而有方正的教诲

今天我们穿着皮鞋

永远不忘你草鞋的光辉历程

我们不穿草鞋,也要将它

当做传家之宝,一代一代的珍惜

啊父亲!请你理解

今天我们穿着皮鞋

是为了不失中华民族发展的灵光我们不穿草鞋,也永远不失

中华儿女顶天立地的脊梁

今天我们脱下草鞋,是为了

告別循规蹈矩的昨天

今天我们穿着皮鞋,是为了

尽快跨越二十一世纪

啊父亲!请您放心,放心

放心千岁!千千岁!

父亲!请您理解!理解

理解万岁!万万岁!

第2篇:草鞋散文

草鞋散文

草鞋,对于生长在我国南方上代农民来说,可能是再平常不过了,谁没见过呀,不就是用草绳编织的穿在脚上的草芭跶嘛?可是,同志,你说的没错,那种草鞋,在南方春夏秋三季天气阴晴都能穿,今天, 我要向你介绍的草鞋,是北方我老家豫南一带农村只有冬天才能穿的,编织起来比南方的草鞋要复杂一些,也御寒耐穿的多,大概绝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还是稀罕物吧!

人活着都要穿鞋的。在我们家乡,就做鞋而言,男女是有截然分工的。女人做布鞋,要一针一线纳千层底,主要供一家人春夏秋三季晴天有布单鞋穿,冬天做棉布鞋穿,可是御寒能力差,赶不上草鞋暖和。而草鞋只有男人会做,俗称拧草鞋。这既是力气活,主要是双手用力,又是个技术活,要有模有样,穿上舒适、合脚,特别暖和。不是家乡所有的男子汉都会拧的,只有心灵手巧的男人才会,我父亲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人。我从小耳濡目染,自己虽不会做,但是父亲拧草鞋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仿佛如昨.....

拧草鞋一般是深秋和初冬时节,农活忙完,天寒地冻,该是穿草鞋的冬季降临了。家乡人手巧的自己拧,手笨的就上街买。或者请手巧的拧,都是邻居,一般的是给人家买两盒烟,或是请人家到家里吃顿饭。东西准备齐全的话,一双草鞋拧好,大人的需两天,小孩子的需一天,拧好晒干就可以穿,经济实惠,成本仅两三块钱,而集市上卖至少要翻倍。由于我家人多,小孩子又多,穿的废,父亲还要忙大队的公事,我记得他只给家人拧,还是挤时间干,没帮别人拧过。

拧草鞋首先要准备齐全材料和工具。材料包括桐木鞋底一对,芦苇英子两斤,麻绳和木楔子若干。工具包括木工用的手摇钻、斧子、锯子、刨子、锤子、剪刀各一把,还有盛水盆、方凳、坐墩各一个。在材料方面,最主要的选好鞋底,买上等的芦苇英子。为什么鞋底必须是桐木的?因为桐木材质轻,穿到脚上抬步不累。假若选不到桐木,柳木、楝木、槐木等杂木也可代替,只是鞋底沉重。木料选好后,要找木工或自己砍鞋底,我家的鞋底都是父亲一人砍好的,连木匠的活都学会了,这时,锯子、斧子、刨子、手摇钻等工具都用上了,砍的木鞋底尺寸厚为5厘米左右,长宽一般要比正常的脚略大两三厘米,以拧好后脚穿着舒适为原则。然后是在木鞋底上钻若干个眼,但不能钻透,大约钻到鞋底厚度的一半即可,钻眼多少根据鞋子大小而定,钻多少个眼,就要搓麻绳多少根,眼子越稠拧的越密实,用料也越多。待眼子钻好,就要把麻绳一折为二,在麻绳的等分处按木楔子到木眼里,使锤子往下锤结实,表面平整,这就像是编筐的经线,鞋前部的麻绳要准备长一些,因为前脚面拧到一定的高度要收口,脚腰和脚后跟的经线一样长。

待上述工序完成,就像是盖房打好了地基,下面正式开始拧草鞋了。啥是芦苇英子呢?老家的'土话叫苇毛英子,就是芦苇杆顶部软绵绵像羽毛似的,见风就摇摆的部分,又像地里的萝卜顶上的英子。咋个拧法?先把干苇毛英子事先在盆里湿湿水,使容易弄掉的苇毛絮见水可粘在一起,再把钉好的草鞋底放置在一个方凳子(其实就相当于工作台)上,坐在草墩(用秫杆上部的外皮编织而成,坐上比较软和,就像现在的沙发)上,一手捏几根苇毛英子作纬线,用剪刀剪齐整,一手扶起钉好的麻绳作经线,像编筐握篮子似的,一圈一圈地编织,不过每前进一丝半寸,都要使劲拽经线竖立不歪不斜,有时还要用牙齿咬着经线挣紧,比编筐的力道大,这样就需要手拧经纬线,每拧一圈都很瓷实、牢固,所以,编出的效果就好。特别是到收口部分,更显其眼力、手劲和技术。我经常看到,父亲坐着拧上一天,不完工不休息,到了晚上,双手指拧得疼,蜗居的难站起来,浑身沾满了芦苇花絮和麻丝,累得腰酸背也疼,母亲这时就拉他站起,还帮他捶腰捶背,我就傻傻地站在远处看,心想,穿一双草鞋也不容易呀,难道以后没有比草鞋更轻便更暖和产品可以替代吗?这也成为了我儿时的一个梦想。

草鞋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贫穷的象征,也是祖先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种实用手艺的发明创造,有的人就靠它养家糊口,也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抵御寒冷、度过严冬。记得《三国演义》中刘备就卖过草鞋嘛。这种草鞋,别看样子土气,不体面,冬天里穿到脚上,既舒服又暖和,天阴天晴都能穿,穿在脚上,暖在心窝,就像喝了蜜那样甜,是家家户户都爱穿的宝贝。从记事到36岁之前20年,只要不出家门,我都是穿着草鞋过冬的,可以说,草鞋伴随我迈出农门,走进城市,走向富裕生活,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很亲切,我对草鞋感情很深。

记得30年前的农村,由于贫穷,冬天不舍得买煤烤火取暖,有的人甚至连双袜子都买不起,大雪封门,一家人都坐在被窝里。下地活动,就在草鞋内垫上麦秸,把脚包块旧布穿上,这样走起路来不膈肌脚丫。大人的草鞋一般有一双大头军棉鞋重,走起路来发出“趿拉趿拉”的声响,小孩子的草鞋更轻一些,六、七岁的孩子才能穿得动。再小一点的幼儿就把苇毛英子编织成老虎头鞋的样式,但比老虎头布鞋暖和得多。所以,除三、四岁以下的孩子外,所有的人都依靠草鞋过冬,不因冻脚影响冬季干活和身体健康,可以说,草鞋为家乡人双脚御寒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就连在城镇工作的机关人员,只要不是外出活动,在家或在办公室仍有不少人冬天穿它,不显它土气,最看中的实惠是它暖和舒适,御寒能力超过了皮棉鞋,在那个生活艰苦的年代,冬天有双新草鞋算是很有福分的啦!

提起草鞋,我还想起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春,我正在一所中专学校读书,在同学们中间,不知是从哪里传诵一篇题为“是穿草鞋与穿皮鞋的分水岭吗?”的争论文章,大意是凡经高考上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是脱掉了草鞋,穿上了皮鞋,是像电影《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家林那样改变了人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在学校的《新蕾》专栏里写文章反驳,开展大讨论,认为考上大学端国家饭碗是暂时的,能否一辈子穿皮鞋而不穿草鞋还要看自己今后人生的路究竟怎样走,云云。一时间,学校内外,讨论热烈,争论喋喋不休,学生见面相互调侃:你是穿草鞋的呀,还是穿皮鞋的呀?把穿草鞋与穿皮鞋当成衡量人生价值和身份高低贵贱的唯一标准。为此,校党委、团委专门召开一次学生大会,制止了那场无谓的争论和讨论,进行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所以,对我教育意义很大,心里暗许诺言:即使现在脱掉了“草鞋”,跳出了农门,吃上了“商品粮”,以后还能穿上“皮鞋”,但是将来我不会忘本,我一辈子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不管以后人生走到哪一步,我都会忘不掉脚下脱掉的“草鞋”,一辈子都会艰苦奋斗过日子。现在回顾,我还真做到了这一点,问心无愧!草鞋陪伴我当老师7年,草鞋又陪伴我当干部到今天。虽然这十几年没穿过了,因我怀旧,老家的房舍里,现在仍然保存有一双我的旧草鞋,前不久回老家父亲要把它扔掉,农村也几乎没人穿了,可我不舍得,还是留作纪念吧!

光阴荏苒,时间如梭,转眼间时代前进到了21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小康生活早已实现,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人现代的生活方式也早已取代了农耕时代,我的梦想实现啦,冬天比穿草鞋还舒服的先进的御寒产品比比皆是:在室内,电气化冷暖空调可随时调节气温的高低,电暖气、电烤扇、电褥子等代替了烤火炉;在室外,男女冬季各式的长筒靴、中筒皮棉靴、山地防滑保暖靴、旅游靴、军用皮靴及各种胶底防滑棉鞋应有尽有,穿着既轻便舒适,又保暖防滑,与昔日的手制草鞋相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这充分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人们经济生活的富足。这也是人民期盼过上好日子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我为祖国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而感到十分的骄傲和自豪!正如一句诗所描述的那样:“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每一天的时刻,但愿国人都不要忘记从前,不要忘记还有7000多万同胞没有脱贫,不要忘记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更不要忘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家乡的草鞋,我永远铭记,你既是贫困年代家乡父老御寒谋生的宝贝,也是自己几十年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历史符号,还是家和万事兴、爱拼才会赢之幸福的见证,更是提醒我“过日子比树叶还稠”、永葆艰苦奋斗一辈子而悬挂的警钟!

家乡的草鞋,因为你的无私奉献给了我一生的温暖,因为你的默默无闻给了我人生的启迪:人活着,就要诚实守信脚踏实地;人活着,就要勇于抵挡风霜严寒;人活着,就要很有意义有所作为;人活着,就要活得敢于担当重于泰山!家乡的草鞋,我会珍藏你一辈子的!!

第3篇:草鞋阅读答案

草鞋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鞋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鞋阅读答案1

草鞋人和皮鞋人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草鞋湾》读后感

《草鞋湾》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鞋湾》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鞋湾》读后感1

《草鞋湾》是一篇侦探类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曹文轩,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代表作有:《细米》《根鸟》《草房子》等。

《草鞋湾》主要讲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草鞋湾路一百零八号里住着一位神探沙丘克和他的儿子沙小丘。沙小丘渐渐长大,观察与推理能力越来越强,甚至可以为沙丘克出谋划策。

沙小丘十岁那年,沙丘克接了一件棘手的拐卖案,父子俩一次次寻找线索,都失败而归。终于,他们有了线索,可结果令大家大吃一惊,买下那个失踪的小女孩阿珠的人正是沙小丘的生母。沙丘克不想去面对沙小丘的生母,于是,他来到了警察局,把事情告诉了警官,让警官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父亲的草鞋诗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父亲的草鞋诗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