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小编整理的改革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前来查阅,仅供参考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
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2.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期望逐渐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期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紧随社会发展需要的。要知道在十几二十年前,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期望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技术才能的人士,社会需要的大学生也是其能在专业的学习领域有一定的见解的人才。二十年后,时代发展变化了,对人才的期望与要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许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生产价值很快就能够得到验证,立刻就能够适应自己的劳动岗位,这一点我们从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应聘上也可以看出来。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如果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仅仅只接受在校期间的学习显然是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要的,还需要平时自身不断地充电、积累,并通过自我学习,完成新工作的要求。
3.学生的求知欲的转变。当下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面的求知欲已经发生变化,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心攻读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面对这样的新矛盾,高等教育教学就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再把培养精英人才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工作者、劳动者,使得大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有些高等院校当下的招生方式很死板,在大学里面有一部分学生进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习,再加上有的高校转专业很难,因此这些大学生就无法对学习的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他们完成大学的课程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者可以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这样的学习动力,求知欲望可想而知,反过来这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高等教育教学的症结
经过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锻炼其思维方式与方法,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心态,并锻炼大学生的创新与适应能力。因此,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不能继续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原有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有一下几点问题:
1.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过于“专业”,课程内容陈旧深邃。要知道当下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创新人才,而过于专业的专业知识是与之相违背的,陈旧却深邃的专业知识,专业性太强,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把学生培养得过于“书生气”。另外过于专业的知识,会导致学生很难理解,造成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被动输入的状态,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
2.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当下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讲、学生聆听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法过死也会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对大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百利而无一害。落后的教学手段,也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存在的一个问题。
三、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推进,社会对高校的教育教学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效率,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这也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为了迎接社会的发展的挑战,笔者从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手段的改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管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新世纪的管理水平与理念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坚持教育管理理论的多元化,所谓的理论多元化主要包括:校本管理论、以人为本管理论等。校本管理论即学校本位,此理论涉及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以人为本管理论即要实现高效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当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互联网的普及率,互联网的普及丰富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手段,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要关注老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2.教学方法的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好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在老师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对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培养技能、开发自身能力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1)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沿袭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只重视传授专业的知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以及高等教育来说都是可悲的。因此,当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该侧重于发展大学生的能力,创新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不利的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研究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再者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坚持与时俱进。(2)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在当下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拖延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要想提高效率就要求老师课前认真备课、研究专业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讲求实效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把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其次,教育教学改革重在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旭东.论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7,(05).
[2]杨德传.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探索[J].管理观察,2009,(02).
[3]张书菊.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哲学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03).
作者简介:李小红(1973-),陕西泾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
第2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投稿推荐刊物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投稿推荐刊物(30种)一览表
论文投稿推荐刊物 2009-07-13 21:28:00 阅读149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中国高等教育
主办单位: 国家教育部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邮政编码: 100088 电
话: 010-62243806 传
真: 010-62243806 电子邮件: gdjy@edumail.com.cn 国内刊号: CN 11-1200/G4 国际刊号: ISSN 1002-4417
高等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主管单位: 教育部
编辑单位: 《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社
主
编: 刘献君
地
址: 湖北省武昌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内
邮政编码: 430074 电
话: 027-87543893 电子邮件: gjbjb@mail.hust.edu.cn
国内刊号: CN 42-1024/G4 国际刊号: ISSN 1000-4203
中国大学教学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管部门:国家教育部
编辑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中国大学教学》杂志社
主
编:陈怡
地
址:北京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邮
编:100011 电
话:010-58581864 传
真:010-58581676 电子邮件:zgdxjx@sina.com 国内刊号:11-3213/G4 国际刊号:1005-0450
中国高教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单位:《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
主
编:王小梅
地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邮
编:100816 电
话:010-66097289 传
真:010-66097289 电子邮件:cher1234@263.net
国内刊号:11-2926/G4 国际刊号:1004-3667
北京教育(高教版)
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主管部门:北京市教委 编辑单位:北京教育杂志社
主
编:马宪平
地
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
邮
编:100053 电
话:010-83552101 传
真:010-83552101 电子邮件:bjjybjb@public.bta.net.cn
国内刊号:CN 11-1129/G4 国际刊号:ISSN 1000-7997
辽宁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辽宁教育研究》编辑部
主
编:张德祥;邓晓春 地
址:沈阳市黄河南大街85号
邮
编:110031 电
话:024-86859859、86842873、86859856
传
真:024-86858499 电子邮件:bianjibu2004@126.com
国内刊号:21-1274/G4 国际刊号:1002-8609
大学?研究与评价主办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主管部门: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编辑单位:《大学?研究与评价》编辑部
主
编:简 渠
地
址: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大学?研究与评价》编辑部
邮
编:100088
电
话: 010-82080660 023-63658810
传
真:010-62013039
电子邮件:dxyjpj@126.com 国内刊号:CN 50-1178/C4 国际刊号:ISSN 1673-7164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主办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管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编辑单位:《高等教育研究学报》编辑部
主
编:陈勇
地
址: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邮
编:410073
电
话:0731-4572390、4573598
传
真:0731-4573598 电子邮件:gjshi@nudt.edu.cn
国内刊号:43-1330/G4 国际刊号:1672-8874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主
编:刘赞英
地
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邮
编:050018 电
话:0311-88632071 传
真:0311-88632038 电子邮件:gaojiaosuo@hebust.edu.cn
国内刊号:13-1303/G4 国际刊号:1671-165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主
编:赵安启 地
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邮
编:710055 电
话:029-82202167 电子邮件:jzkjds@163.com 国内刊号:61-1330/C 国际刊号:1008-719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全国重点理工大学教改协
作组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单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 主
编:樊明武 姜嘉乐(常务副主编)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邮
编:430074 电
话:027-87542950 电子邮件:gangong@mail.hust.edu.cn
国内刊号:42-1026/G4 国际刊号:1001-4233
教育与现代化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编辑单位:《教育与现代化》编辑部
主
编:程艺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邮
编:230026 电
话:0551-3602252 电子邮件:zhoufg@ustc.edu.cn
国内刊号:34-1156/G4 国际刊号:1007-3051
理工高教研究 主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编辑单位:《理工高教研究》编辑部
主
编:陈磊
地
址:武昌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
邮
编:430070 电
话:027-87651873 传
真:027-87651872 电子邮件:gaojiao@public.wh.hb.cn
国内刊号:42-1661/G4 国际刊号:1671-606X
中国轻工教育 主办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天津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中国轻工教育》编辑部
主
编:张建国 主
任:范丽娟
地
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73信箱
邮
编:300222
电
话:022-60273315 传
真:022-60273315 电子邮件:zgqgjy@eyou.com
国内刊号:12-1278/G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编辑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主
编:钟玉海 主
任:陈秀平
地
址: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邮
编:230009 电
话:0551-2901305 传
真:0551-2901305 电子邮件:xbsk@hfut.edu.cn
国内刊号:34-1170/C 国际刊号:1008-3634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主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主管部门:吉林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长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
编:韩立强 主
任:孙侨
地
址:长春市延安大路17号
邮
编:130012 电
话:0431-5914836 传
真:0431-5914836 电子邮件:gxygjs@yahoo.com.cn
国内刊号:22-1306/T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主办单位:黑龙江教育杂志社 主管部门:黑龙江大学 编辑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编辑部
主
编:陈文江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
编:150080 电
话:0451-86608503 电子邮件:hljjy-gj@126.com 国内刊号:23-1064/G4 国际刊号:1002-4107
中国电力教育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教育协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编辑单位:《中国电力教育》期刊编辑部
主
编:薛静
地
址:北京德外朱辛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内
邮
编:102206 电
话:010-80791524 传
真:010-80791524 电子邮件:dianlijiaoyu@vip.163.com
国内刊号:11-3776/G4 国际刊号:1007-0079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主办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管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编辑单位:《高等教育研究学报》编辑部
主
编:陈勇
地
址: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邮
编:410073
电
话:0731-4572390、4573598
传
真:0731-4573598 电子邮件:gjshi@nudt.edu.cn
国内刊号:43-1330/G4 国际刊号:1672-8874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主
编:刘赞英
地
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邮
编:050018 电
话:0311-88632071 传
真:0311-88632038 电子邮件:gaojiaosuo@hebust.edu.cn
国内刊号:13-1303/G4 国际刊号:1671-1653
辽宁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辽宁教育研究》编辑部
主
编:张德祥;邓晓春
地
址:沈阳市黄河南大街85号
邮
编:110031 电
话:024-86859859、86842873、86859856
传
真:024-86858499 电子邮件:bianjibu2004@126.com
国内刊号:21-1274/G4 国际刊号:1002-8609
大学教育科学
主办单位:湖南大学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单位:《大学教育科学》编辑部
主
编:刘克利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期刊社行政办公室
邮
编:410082 电
话:0731-8821123 传
真:0731-8821734
电子邮件:dxjy8821123@yahoo.com.cn
国内刊号:43-1398/G4 国际刊号:1672-0717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重庆交通学院 主管部门:重庆交通学院
编辑单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主
编:王昌贤 主
任:张璠
地
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邮
编:400074 电
话:023-62652474 传
真:023-62652474 电子邮件:shekexb@cquc.edu.cn
国内刊号:50-1138/C 国际刊号:1009-979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
编辑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主
编:赵和平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
编:100081 电
话:010-68915605 电子邮件:blgsk@bit.edu.cn
国内刊号:11-4083/C 国际刊号:1009-337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办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编辑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刘斌
地
址:北京北四环东路97号
邮
编:100101 电
话:010-64900117 传
真:010-64900117 电子邮件:ldxbbj3@buu.com.cn
国内刊号:11-3224/N 国际刊号:1005-0310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编辑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主
编:胡汉斌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
编:100083 电
话:010-62337919 传
真:010-62337605 电子邮件:wenjunli@bjfu.edu.cn
国内刊号:11-4740/C 国际刊号:1671-6116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主管部门:安徽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社科版)》编辑部
主
编:曹大文
地
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安徽工业大学内
邮
编:243002 电
话:0555-2400674 传
真:0555-2471263 电子邮件:xbskb@ahut.edu.cn
国内刊号:34-1215/C 国际刊号:1671-9247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主管部门:安徽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
编:顾有方
地
址:安徽省凤阳县洪武路1号
邮
编:233100 电
话:0550-6732247 传
真:0550-6732036 电子邮件:ahttcxb@ahttc.edu.cn
国内刊号:34-1246/T 国际刊号:1672-3589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主管部门:河南省教育厅 编辑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
编:查洪德
地
址:河南省安阳市文明大道65号
邮
编:455002 电
话:0372-2902058 电子邮件:xb@aytc.edu.cn 国内刊号:41-1331/Z 国际刊号:1671-5330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主管部门:鞍山市教育局 编辑单位:鞍山市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
编:陈晓刚
地
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平安街43号
邮
编:114005 电
话:0412-2960892 传
真:0412-2960891 电子邮件:afxyxb@126.com;afxyxb@163.com
国内刊号:21-1391/G4 国际刊号:1008-2441
第3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附件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省教改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高〔2007〕14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教改项目是指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对学校审核上报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汇总确认的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教改项目旨在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条 省教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
第4篇: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序主持单位 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主要参与人 号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王庸晋 魏武 宋晓亮 王金胜 岳新凤 217 长治医学院 案例综合教学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冯向先 郭崇政 原建慧 张建斌 韩艳波 王晓云 218 长治医学院
整合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建立实验教学新模式 杨金香 李俊波
贺艳斌 宋建荣 白慧云 219 长治医学院 CBT教学法在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刘明社 赵中夫 张国英 姚慧卿 张芸 220 长治医学院 网络环境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初探 张雄鹰 陈云霞 程红兵 茹小光 孟莉
221 长治医学院 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 郭嘉泰 袁小燕 牛晓东 胡建华 曾小红 222 长治医
第5篇:光纤通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1光纤通信教学现状和分析
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之快,应用面之广,在通信发展史中是非常罕见的,部分通信用户还没有从2G时代过度到3G时代,以TD—LTE和FDD-LTE为标准的4G时代已全面到来。光纤通信在通信行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力量。光纤通信课程涉及内容覆盖面广,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概念多而抽象。
(1)理论和实践脱离日益严重。目前,光纤通信教学仍然以原理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实验实训环节可以看作是光纤通信中的局部功能体验和仿真。因为光纤通信设备昂贵,更新换代快,很多高校的实验实训基本上有一个实验箱来实现,无法和现行主流的光纤通信接轨,理论和实践脱离严重。
(2)光纤通信考核方式单调。理论和实践的脱离,也降低了光纤通信在部分高校的核心地位,甚至沦为“副科”。一般的课程设计为理论授课和期末考试结
第6篇:光纤通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光纤通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1光纤通信教学现状和分析
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之快,应用面之广,在通信发展史中是非常罕见的,部分通信用户还没有从2G时代过度到3G时代,以TD—LTE和FDD-LTE为标准的4G时代已全面到来。光纤通信在通信行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力量。光纤通信课程涉及内容覆盖面广,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概念多而抽象。
(1)理论和实践脱离日益严重。目前,光纤通信教学仍然以原理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实验实训环节可以看作是光纤通信中的局部功能体验和仿真。因为光纤通信设备昂贵,更新换代快,很多高校的实验实训基本上有一个实验箱来实现,无法和现行主流的光纤通信接轨,理论和实践脱离严重。
(2)光纤通信考核方式单调。理论和实践的脱离,也降低了光纤通信在部分高校的核心地位,甚至沦为“副科”。一般的课程设
第7篇:篮球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篮球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篮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项体育球类运动项目,尤其是对于许多男生来说,篮球是他们在课余时间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方式,甚至许多学校还会为学生们设立一些专门的业余篮球比赛。虽然它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但是在我国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弊端,该文将从篮球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首先简述和分析我国篮球教学的基本现状和不足,接着再浅谈篮球项目在娱乐、竞技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最后再对篮球教学的教学策略做出一定的指导,希望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篮球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篮球;娱乐休闲;大众体育;身心健康
篮球在生活中是十分普及的一项大众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在学习中是一项竞技性较强的体育学习科目,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