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30 07:12: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苏幕遮》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2、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

【学习难点】

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

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学习过程】

整体感知

一、诵读全诗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溽()楫()浦()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梦入芙蓉浦()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看看谁是小组里的“诵读明星”

诵读提示:体格调活泼,诵读时候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呼”,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写出小鸟东张西望的神态。作者的心情从“燎沉香,消溽暑”的郁闷,转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的欢快。下阕朗读时放慢,末两句,充满深情、梦幻的感觉。

诵读明星:

推选的理由是:

二、局部探究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3、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4、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当堂检测】

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我的反思与感悟】

悠悠荷花情

三十年多前,我作为一名下乡知青落户孟津会盟。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荷花,第一次被她的娇艳所倾倒,被她的清纯所感动。这种美丽的花,陪伴我度过了那段艰辛枯燥的日子,让我感知着生活的美好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时,我踌躇满志地告别了日夜相伴的荷塘,走进了大学的课堂。这些年来,多少次梦回故土,多少次想再看一看为之抛洒青春的村庄,闻一闻当年植下的荷花今天的芬芳……我心中的荷花梦一做就是三十年。

 今年七月,一张“洛阳会盟荷花节”的邀请函,打开了我思乡的闸门,触动了我深藏在心中三十年的荷花情结。激情如火,归心似箭,穿越一座座城市,一片片田野,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情悠悠,思悠悠,情思满怀故乡游。徜徉黄河岸边,漫步北邙山下,流连会盟台旁,我努力搜寻着记忆中故乡的模样。但是,已经看不到往昔的窑洞和土坯房,映入眼帘的是连栋而起、整齐划一的新村庄,乡亲们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兴奋地告诉我:就在你当年劳动的滩涂地上,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万亩荷塘,现在正是看花的好时候。

荷花,凝结着我昔日依稀的青春梦,荷花,牵动着我今天厚重的故乡情。

畅游十里荷塘,这一望无际的绿荷呀,浸一身水乡的清灵,铺一池蓊郁的碧秀:圆阔如伞的荷叶,或轻浮于湖面,如片片碧玉;或挺立于青波,似层层绿浪。满眼的绿色,蓬勃茁壮,青翠欲滴,蕴涵着无限的清新和生机。感受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淡雅,品味着烟雨绿荷染蓑笠的田园意趣,引人浮想联翩,让人回味无穷。 

畅游十里荷塘,这千姿百态的荷花呀,仿佛一个个云髻高耸的仕女,端庄典雅,洁身自爱的娉婷在水中央;又象是一群纤尘不染的仙女,身披轻纱,含笑伫立。这里的荷花以白荷居多,雪团似的晶莹花瓣,如白玉般玲珑润泽,凝珠嫩蕊中捧出一抹娇艳的黄,辉映出静如处子的庄重,把阵阵淡远的清香,送入游人的心脾。让人不由得想起“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绝妙比喻。粉色的荷花远远近近地,这里半池,那里一片,更增添了荷塘别样的韵致。那花朵粉中透红,酥胸微露,散发出脂粉般的香气和少女般的妩媚,在绿叶的映衬下,在清风的微拂中,飘逸着袅袅娜娜的绰约风姿。更有那尖角才露的小荷和含苞待放的花蕾,亭亭玉立,恬静淡雅,却掩不住那百般柔情、千种娇羞。置身一望无际的荷花之中,顿觉满眼生碧波,天地染荷香,禁不住想吟咏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古诗句。

畅游十里荷塘,这美不胜收的景色呀,引得游人们驻足于亭前桥上,忘情于柳荫荷旁。乘一叶扁舟,载一船清香,荡过清水绿波,推开层层涟漪,分开过头的荷叶,轻抚白荷红莲,便有了荷塘铺画卷,人在画中游之感。流连忘返的游客,情不自禁地想与荷叶亲近,与荷花对话,与荷塘为伴。伸手摘一朵莲蓬,品尝那略显苦涩的淡淡清香,任思绪在清风流水中会晤历史风云,依稀可见龙马负图,凌浩渺烟波;伏羲画卦,演一画开天;武王伐纣,会八百诸侯;盟约誓旗,迎猎猎长风;唐诗宋词吟盛世韵律,王铎神笔写俊秀飘逸。

走进荷塘旁边的农家野趣餐厅,品茗着颇具特色的荷叶茶,品尝着风味独特的荷叶饺,品味着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田园风情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观,在我的脑海里被定格成永恒的瞬间!乡亲们自豪地说:俺们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洛阳会盟荷花节”,接待游客十几万,实现经济效益两千多万元。

告别荷塘时,我再次流连于无边的荷花丛中,深情地俯下身去,赏她那玉洁冰清的倩影,嗅她那清新隽永的芬芳……

我还会回来的,回来看故乡的荷花!

关于荷花的名句:

1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宋杨万里《小池》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宋.周敦颐

7、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曲》白居易

8、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西洲曲》

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李清照【一剪梅】

10、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芙蓉》

石文佳

第2篇: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能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词作内容,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赏析词作情景交融、含蓄柔婉的抒情特点,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品读并感受词人笔下“风荷”的神韵,体会周邦彦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学习重点】

1、理解词作情景交融、含蓄柔婉的抒情特点,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2、品读并感受词人笔下“风荷”的神韵,体会周邦彦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自主学习】:

一、走进作者:

1、周邦彦是_________后期著名的________派词人,字????????????,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为闺情、羁旅,咏物之作。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中老杜”之称。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2、朗读全词。

二、整体感知:

1、.上阕写了哪些景,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

??????????????????????????????????????????????????????????????????????????????????????????????????????????????????????????????????????

2、下阕写了什么情?

????????????????????????????????????????????????????????????????????????????????????????????????????????????????????????3、体会一下这景和情联系的纽带是什么,是通过哪个意象反映出来的?

????????????????????????????????????????????????????????????????????????????????????????????????

4、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词。

????????????????????????????????????????????????????????????????????????????????????????????????????????????????????????????????????

【合作探究】:

1、作者感情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哪些字表现出来的?分析这几个字的妙处.

??????????????????????????????????????????????????????????????????????????????????????????????????????????????????????????

2、赏析一下这一首词的中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

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句有什么特色???????????????????????????????????????????????????????????????????????????????????????????????????????????

????????????????????????????????????????????????????????????????????????????????????????????????????????????????

4、全词抒情特点可以概括为:????????????????????????、??????????????????????????。

【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字词。

????????????溽暑????????????????????侵晓??????????????????干宿雨????????????????????芙蓉浦

《苏幕遮》(燎沉香)中刻画荷花风采的三句是??????????????????????????,

????????????????????????,????????????????????????????????????????????????????。

《苏幕遮》(燎沉香)中词人借用虚构之景来抒怀的三句是??????????

??????????????????????????????????,????????????????????????,??????????????????????????????????????。

4、试填写下面描写荷花的诗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有蜻蜓立上头。

延伸阅读。??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王艳萍

第3篇:《虞美人》《苏幕遮》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2013--12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理解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4、背诵两首词。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讨论交流、质疑对抗、小结归纳、反思感悟

阅读诗歌常用方法:(1)诵读涵咏;(2)知人论世;(3)入情入境。

【重难点预测】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知识链接】

一、词的一般知识: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苏幕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

2、 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3、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预习案】

一、文学知识

1、 关于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2、 创作背景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苏幕遮》(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学案(23)

主备:康建英时间:3月31日

学习目标

1、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

2、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学习重点

1、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2、通过探究,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景和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情感美。

学习过程

导读

1、解题

“苏幕遮”,词牌名,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另度新曲,为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作者简介

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宋婉约词派之集大成者,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著有词集《片玉词》。周邦彦的词作,讲究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羁旅愁思是周邦彦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邦彦词作的主要题材,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周词能够将羁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苏幕遮》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幕遮》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