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眼光决定财富
眼光决定财富
比尔·盖茨说过:“我从来都是戴着望远镜看世界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往北,大约30公里处,有一个小镇施托克劳。小镇的东头,有一间酒馆,这是一间老字号酒馆,老板叫莫卡尔,他从年轻时就在这里经营了,现在,他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头发也全白了,酒馆依然不改当年模样。
那是1811年,酒馆的门前突然停了一辆马车,从车里走下来一对衣着华美的老人。这是一件稀奇事,因为在当时这样的马车很少,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坐得起,平时来这间酒馆的.都是些穷人和下层社会人士,他们是谁呢?
莫卡尔热情地把客人迎进店来,安排他们落座,给他们拿来了最好的葡萄酒和烤牛排。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过了一会儿,那男的把莫卡尔叫了过来,问他:“莫卡尔,你不认识我了吗?”
莫卡尔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半天,摇摇头说道:“记不起来了,请问您是……”
“我叫斯特拉蒙,36年前,我在这里买过一张乐谱。”
“乐谱?”莫卡尔努力搜寻记忆,终于想起来了。
那时的斯特拉蒙还是个瘦瘦的年轻人,他是镇上一间剧院的乐手,经常来这里喝酒,那天,他对莫卡尔说:“老板,我想买你一件东西。”
“先生,”莫卡尔说,“你想要什么?只要店里有的,我都可以卖给你。”
“是一张纸,准确地说,是一张画满了琴线和小豆芽的纸。”见莫卡尔一脸茫然不解的样子,斯特拉蒙又说,“你还记得吗?两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少年……”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夜,那少年满头雪花地进来了,他背着一个琴盒,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质地看上去很不好,寒冷使他紧缩着身子,他在微微地发抖。他要了一杯葡萄酒,坐下来慢慢地喝,一边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又要了一碟烤牛排。他写得很专注,吃得津津有味,等他吃完了要走的时候才发现,他身上没有付葡萄酒和那碟牛排的钱!
少年很难为情地对莫卡尔说:“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今天晚上不走了,就在这里为您的客人拉琴吧!”
莫卡尔答应了。他开始拉琴,他的琴拉得很好,琴声悠扬,就像一条美丽的小溪在酒馆里流淌,客人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他走的时候把乐谱留在了酒馆。
莫卡尔的酒馆后来没有再演奏过他的曲子,可是那张乐谱还在,他把它找了出来,给了斯特拉蒙。
斯特拉蒙兴奋得叫了起来:“是它,就是它!真是太好了!你要多少钱?”
莫卡尔想了一下,说:“这是一首很美的曲子,它值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
他这么说是漫天要价,其实,他只是想随便要点钱,因为那东西他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斯特拉蒙没跟他还价就付了钱,高高兴兴地拿着乐谱走了。
莫卡尔也很高兴,仿佛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金子,这是他的酒馆赚钱最多的一天了。
36年过去了,现在,斯特拉蒙也老了,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是气色很好,莫卡尔再也找不到一点儿当年那个瘦年轻人的影子。莫卡尔问他:“您现在在做什么呢?”
斯特拉蒙说:“我什么也不做,就带着我的太太到处游玩。我们去过伦敦,巴黎……”
“您这样不是要花费很多钱吗?”
“没关系,我赚到的钱这辈子也花不完。”
莫卡尔问他:“您是做什么生意的呢,这么赚钱?”
斯特拉蒙说:“我只做了一笔生意:我花了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的钱,后来赚到的钱足以买下100间像您这样的酒馆。”
他告诉莫卡尔,那个拉琴的少年叫莫扎特,死于1791年,只活了35岁。
美国著名企业家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眼光决定财富。”听起来有点玄乎,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斯特拉蒙是颇有眼光的,19岁的莫扎特只是初露头角,斯特拉蒙已经看到了他“世界音乐之王”的雏形,17岁的莫扎特写的乐谱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张废纸,他已经看到了,有一天它会价值连城。
第2篇:眼光决定生死美文
眼光决定生死美文
春秋时,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曹僖氏是有名的贤内助。有一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曹国寻求避难,曹国的大臣不仅拒绝了他,还处处为难他。唯独曹僖氏眼光独到,对丈夫说:“我看重耳迟早要当晋国的`君王,那时,他定会讨伐曾对他无礼的曹国,我们也会跟着一起遭殃啊。”
僖负羁一惊,疑惑地问:“你为何这么说?”曹僖氏答:“难道你没注意他带的三个随从?他们长途逃难而来,重耳累得坐都坐不稳,而随从们却站得笔直。在重耳受到羞辱时,他们也没擅自行动,而是照样守在主子身旁,等待命令,可见这三人的克制力有多强!有这么优秀的随从,重耳不当国君都难呀。”僖负羁觉得有道理,忙问该怎么办?曹僖氏接着说:“不妨在他落难时我们帮一把,日后就不会被报复了。”僖负羁接受了建议,马上安排好饭菜宴请重耳。那三个随从仍然守在重耳身边一动不动,僖负羁心生敬佩,又赠了重耳一面玉璧。果然,不久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并带兵讨伐曹国。念在往日恩情,重耳下令士兵不准进僖负羁家骚扰。僖负羁躲过一劫,对妻子的眼力也钦佩不已。
通常,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与之密切关联的人和物来观察和判断,会有更为全面的发现。
第3篇:眼光决定生死人生哲理
眼光决定生死人生哲理
春秋时,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曹僖氏是有名的贤内助。有一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曹国寻求避难,曹国的大臣不仅拒绝了他,还处处为难他。唯独曹僖氏眼光独到,对丈夫说:“我看重耳迟早要当晋国的君王,那时,他定会讨伐曾对他无礼的曹国,我们也会跟着一起遭殃啊。”
僖负羁一惊,疑惑地问:“你为何这么说?”曹僖氏答:“难道你没注意他带的三个随从?他们长途逃难而来,重耳累得坐都坐不稳,而随从们却站得笔直。在重耳受到羞辱时,他们也没擅自行动,而是照样守在主子身旁,等待命令,可见这三人的.克制力有多强!有这么优秀的随从,重耳不当国君都难呀。”僖负羁觉得有道理,忙问该怎么办。曹僖氏接着说:“不妨在他落难时我们帮一把,日后就不会被报复了。”
僖负羁接受了建议,马上安排好饭菜宴请重耳。那三个随从仍然守在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