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综合:我是小圆
中班综合:我是小圆
设计意图:
《我是小圆》是一本内容较为简单的绘本,主要呈现了圆圈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糖葫芦里、自行车里、热气球里……其实,这些物体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圆圈是它们组成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将内容局限于绘本的欣赏,那相对比较乏味,而且缺乏与实际的关联。因此,我想到将绘本教学与美术活动综合起来,将观察到的绘本运用于美术活动中,既能将绘本内容进行内化,又将其与生活打通,实现绘画的外化,将自己观察到的或想象到的事物跃然纸上,实现真正的互通。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由圆圈组成的。
2.能将自己观察到的或想象到的带有圆圈的物体画下来,并尝试用语言说说画面内容。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乐于接受挑战的不服输精神。
活动准备:
教学ppt、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客人,(点击ppt,出示圆圈)你们看,它是谁呀?(生:圆圈)
2.对的,它是一个圆圈,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圆”,我们一起跟小圆打个招呼吧!(生:小圆,你好!)
3.小圆看到大家这么热情,也很高兴,它要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想跟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出示圆圈,以“玩捉迷藏”的游戏激起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兴趣高昂地投入绘本阅读之中。】
二、分享绘本
1.小朋友们,现在小圆要躲起来了,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数1、2、3,让小圆赶紧躲躲好,好吗?(生:1、2、3)
2.(ppt出示第一幅图)好,睁开眼睛找一找小圆在哪儿呀?(幼儿交流)
3.原来,小圆就躲在小朋友的嘴上和射箭的靶子上,都被小朋友们找到了,你们真是太厉害了。
4.看来,虽然小圆的本领很强,但也没有难倒大家。现在,小圆要增加难度了,它要拿出自己新学的本领——分身术来考验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生:愿意)
5.好,那我们一起闭上小眼睛,接受挑战吧!1、2、3(ppt出示二、三幅图),你们能找到小圆吗?(幼儿交流)
6.虽然小圆使用了分身术,变出了很多的圆圈,还让自己变得有大有小,但还是被大家发现了,看来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呀!
7.这回,小圆要使出自己的杀手锏了,它要请来它的许多朋友来迷惑我们的双眼,你们怕吗?(生:不怕)
8.好,那让我们一起接受挑战吧!1、2、3(ppt出示四、五、六、七幅图)你们能找到小圆和它的朋友躲在哪里吗?(幼儿交流)(重点指导观察六、七幅图,感受画面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9.看来,虽然小圆和它的朋友们捉迷藏的本领很高,但还是没有逃过我们大家的火眼金睛,你们真是太厉害了,老师要把大拇指送给你们!
【设计意图:整本绘本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将圆圈巧妙地设计在各种事物中让幼儿观察找寻。如何让幼儿始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绘本阅读中?于是,我设计了梯度性的挑战任务,由一幅图到两幅图再到多幅图,让幼儿在一次次不断加大难度的挑战中,感受圆圈的变化性与趣味性。同时在三次挑战中,幼儿还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避免了欣赏绘本的枯燥。】
三、绘画创造
1.小朋友们,小圆刚才都躲到了哪些地方呀?(幼儿交流)
2.是呀,小圆躲到了糖葫芦里、自行车里、热气球里……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也藏着许多小圆,你们能找到吗?(幼儿寻找教室里带有圆圈的物体)
3.除了我们的教室里,小圆还会躲到许多好玩的地方,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并且画下来吗?(生:能)
4.那请你找一找、想一想小圆还会躲到哪里,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然后把它画下来,画好后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
5.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画完后提醒幼儿交流画面内容。
【设计意图:在绘本的欣赏过程中,幼儿已经感受到了圆圈的无处不在,因此,在欣赏之后进行简单总结,并引导幼儿到身边找一找小圆的存在,从而让幼儿明白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由圆圈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或想象到的物体画下来,实现绘本的内化与绘画的外化。】
四、交流讲评
1.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小圆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指名两名幼儿交流)
2.小朋友们真棒,你们不仅找到了很多独一无二的小圆,而且编成了好听的故事,把我们的作品合起来就又是一本有趣的书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我们都是小圆”,好吗?(生:好)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小圆的身影,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一定会找到它们。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小圆吧!
【设计意图:在幼儿的绘画中,圆圈只是画面的一个构成部分,但其中必定会隐含着有趣的故事。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后,不妨让幼儿讲一讲、编一编,就可以作为绘本《我是小圆》的扩充版本了。】
第2篇:中班综合《我是发条玩具》
中班综合《我是发条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把玩发条玩具,初步感知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特点。
2.感受音乐节奏由快到慢的变化,尝试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和创编。
3.尝试同伴间的合作互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2.与幼儿人数等的发条玩具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开火车进场。体会火车开动到进站时变慢停止的特点。(进场音乐)
二、把玩发条玩具,感知快慢。
1.自由玩发条玩具。
2.讨论:你刚才玩了什么?发条玩具拧紧发条后是怎样停下来的?
3.教师小结:当我们拧紧发条后玩具宝宝一开始是很快的,渐渐地发条变松了它就一点点慢下来了,最后停止不动。
三、感受音乐的快慢
发条玩具城的玩具们可喜欢跳舞啦,这里有他们最喜欢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一下!
1.欣赏音乐,感受快慢
(1)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这段音乐一开始也是很快的,渐渐地它就越来越慢越来越慢了,最后音乐停止。
2.教师表演,再次感受快和慢
(1)我是怎样跟着音乐跳舞的?
(2)在跳舞之前我还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拧紧发条
3.请个别幼儿与老师一起表演
4.集体表演,随音乐表现发条玩具
四、幼儿创编,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1.幼儿尝试创编
如果请你去参加,你想表演什么发条玩具呢?想一想,可以是刚才玩过的或家里玩过的,也可以是自己新设计的。(幼儿自由讨论)
2.集体表演
要求幼儿跟着音乐把自己创编动作的跳出来。(幼儿互相帮忙拧发条)
3.结束:发条舞会开始了,我们开着发条小火车赶快去参加吧!
第3篇:中班综合:我是小警察
中班综合:我是小警察
活动目标:
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学会细致观察,用语言描述各种动物脚印的不同特点,进行案情的分析与侦破。
2.提升思维的准确性与扩散性。
3.提高观察能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活动准备:课件《我是小警察》、脚印图、音乐《警车》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调动幼儿兴趣。
师:现在我是一名?(警察)警察是做什么的?如果你是一名警察,你会怎样为大家服务呢?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为什么?那我们都来做警察为大家服务,好吗?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执行任务,调查盗窃案
1、突然电话铃响,电话中小猫报案。
师:听电话铃响了,有人报案,我们一起听一听。“警察,警察我家有很多的鱼被人偷走了。”
师:小猫为什么要报案?他是怎么说的?他还应该让我们知道什么?对,家庭住址。你的家庭住址是哪里?那我们问问小猫的家庭住址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