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的柿树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25 07:1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红火的柿树散文

红火的柿树散文

在邢台山区,在我的家乡浆水镇贾庄村,在路边、在河边、在村边、在沟壑、在山坡上、在岩石旁,生长着无数棵大大小小的柿树,或迎风独立,或数棵成林,冬天像美妙绝伦的铁艺,夏天像绿色斑驳的巨伞,挺拔俊逸,星罗棋布,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

每年春暖花开,柿树总是最先知。春风轻拂的枝头,一夜间吐出鹅黄嫩芽,小的像米粒,大的像黄豆,转眼不见就展开成小小的树叶,渐渐又大起来,渐渐又绿起来。两面都很鲜艳的柿叶,在明媚的春光里,尤其显得油光发亮。接着,绿叶间开满黄白色的柿花,花萼四四方方,有一种甜甜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柿花没有绢花的娇柔,却一样绵软可触,像农家的孩子,早已历经风雨,在不经意间,就会结满圆形或扁球形的'绿色小生命。也有少量夭折落地,家乡人称其为柿娄。在缺吃少穿的年代,落地的柿娄,都要被捡起来,晾干,然后用石碾碾成面,与其它面食掺着吃。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长满肥厚的、层层叠叠柿叶的柿树,遮住了似火的骄阳。当你在山路上走累了,可到柿树下小憩,享受聚集在叶下的凉爽;在地里干活的人们,休息的时候,都喜欢在树下席地而坐,抽上一支烟,下过几盘棋子,谈论着庄稼的长长短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晌午或者晚上,举碗端盘走到柿树下,每人坐一块石条,展示着自家的贫富,评判着镇上、县里的大小官员。

柿树不怕贫瘠,耐干旱,很少有人把它栽培到肥沃的土地里,很少有人专门为它浇水施肥喷药剪枝,只要有黄土的地方,就任其慢慢地自然生长。不嫌贫富的柿树,在大山的怀抱中,默默地伸出茁壮的枝干,树龄越大,树皮越显粗糙深沉,树枝越是曲曲折折。

“叶落乌啼霜满天”。秋末冬初,名贵花草已风光不再,各种树叶落满一地,果树的果实也大都收获,而柿叶变得五彩斑斓,随风飘悠而下。柿树上只剩下熟透了的柿子,令人垂涎欲滴。它红红的,像是挂满了红灯笼,在风中来回摇摆。金色的阳光洒在柿树上,让人感到温暖而艳丽,叫人不禁眼前一亮。如果你站在远处,遥望着沟沟坎坎、村边或山坡上那挂满枝头红红火火的柿树,会不自然地为它的招摇而喝彩,因为那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自然熟的红柿,要比焐熟了的柿子更好吃。这个时候的红柿,皮薄薄的,里面裹着一包甜水,吸允起来甘甜如蜜。每年此时,我都要回到家乡,来到柿树下,有时伸手就可摘取满意的红柿,有时也攀援上树,寻找“黑清蛋包”,有的手指一挨,就会掉入掌心。还有那“老鸹干”,被老鸹厾去半个或多半个的红柿,又经过数日在枝头晾晒,已渐渐被风干,嚼起来甜美而有筋道。

被农人摘下来的红柿,被担回家,被晾晒到房顶上,像涂抹了许多的颜色,让整个村庄变得鲜艳夺目。记得小时候,红柿被存放在房顶苇箔里,它不时改换着我们的饭食,使我们的贫寒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如今,家乡人生活条件好了,或者是劳力缺少的原因,好多柿树上的红柿都无人采摘。雪花从天空慢慢地飘下来,飘落在柿树的枝桠上,那些挂在树梢的红柿,就越加鲜亮,它们像点燃的一个个火把,火红一片,温暖了整个寒冷的冬天。

家乡柿树的品种,以绵柿、台柿、火柿居多。绵柿大小适中,桃形,皮薄,适合于烧着吃、煮着吃、懒着吃,尤其烧煮,果肉肥实、甜美,也可切成柿块儿,晾晒后,留作冬天里的美羹;台柿个大,形如磨盘,皮较厚,适合旋成柿牛,然后加工成柿饼;火柿个儿不大,靠近蒂部有一圈云纹,如梦如幻,快熟时摘下,用火烧了吃,甜香无比,熟了时颜色如火如荼。

红柿是一种大众化水果,素有晚秋佳果之称。《尔雅》中柿有七德:“一长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蠧,五霜叶可玩,六佳果可食,七落叶肥滑,可以临书。”所以,红柿常以吉祥的寓意出现在生活当中。《名医别录》上说:“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红柿含碳水化合物较多,还含有少量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能达到减肥美容的效果;柿叶含维生素C,可泡茶饮用;柿霜、柿叶、柿蒡均可入药;柿漆是传统涂布渔网和雨伞的涂料。

走在家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总有一道美丽火红的风景所吸引。在山间、在坡面、在山沟,生长着许多茂盛的柿树……

第2篇:柿树情结散文

柿树情结散文

小时候,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外婆总会提着一兜柿子来给我追节。母亲说,吃了外婆追来的柿子,我就能快点长大。

外婆送来的柿子是“暖”熟的。一进入九月,柿子树上的柿子就红了,挂一树红灯笼。有柿子树的人家就会将柿子小心翼翼地摘下来,然后烧一锅温水,将柿子放进去。“暖”柿子的时候,一晚上都别想睡个好觉。要不时的用手去试探水的温度。水凉了,就要放一两把火,水热了,就要兑一些凉水。这样折腾到天明,便要将柿子捞出来,把“暖”了一晚上的黑水倒掉,换上干净的水,再文火把水烧热。通前到后大概二十四小时左右,柿子就“暖”好了。其实,所谓的“暖”,就是用温水“拔”掉柿子上的“苦涩味”。刚摘下的柿子是不能吃的,吃一口那苦涩味,定叫你难受半天,整个嘴似乎失掉了知觉一般。“暖”好的柿子吃起来又脆又甜。那时的我们,都爱吃这样的硬柿子。外婆送来的柿子,就是这样的。记得那会每到“暖”的时候,婆总是主角,但年幼的我,也大半晚上的跟在婆的后面,兴奋得睡不着觉。

当然,如果摘下来的柿子不用温水暖的话,还可以找一个大点的盆子或者瓦瓮之类的器皿,将柿子放进去,在中间放二到三个大鸭梨。放大鸭梨的原因,据说是为了让柿子软了后水分更大,也更甜。做完了这些后,便要封住口,过十几天时间,柿子就会慢慢地变软。但还有没软的。这个时候,就要将软了的挑出来,以免互相挤压碰撞。软的放在外面慢慢吃,吃不了的也可以放在里面。软了的柿子吃起来又黏又甜,吃的时候,撕掉薄薄的一层皮,咬一口,甜遍全身。记得那时候,婆总是喜欢将软了的柿子撕掉皮,放在碗里,然后再将一个馒头掰碎和柿子搅和在一起。婆说,那叫柿子泡馍,比羊肉泡馍还好吃呢。但我总是想不明白,柿子泡馍和羊肉泡馍咋能相提并论呢,那味道,相差得远呢。后来,我似乎明白了一些,婆那么说,一个是让我吃起来能感觉香些,另外就是婆那会儿是吃着柿子泡馍,想着羊肉泡馍,便能削弱一下她对美味佳肴的渴望吧。毕竟那会儿,庄稼人,要时不时的有一碗羊肉泡馍吃,那就和过年一样,那也可以说,是一种苦中作乐吧。

另外,柿子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把柿子做成柿饼。逢年过节,柿饼可是馈赠佳品呢。柿饼的做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将刚摘下来的柿子去掉皮,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等晒掉水分,便装入塑料袋中。过段时间,如果塑料袋中的柿子变软,上面潮出一层白色的粉末,那是面气。这样,柿饼就好了。拿出一个,咬一口,不但有韧劲,且又酥又甜,爽润可口。当然,这种做法有点土,真正的柿饼,制作工艺要比这复杂的多,讲究的多。

九月九外家人追节,是我们这里的传统习俗。从孩子出生那一年开始一直到十二岁。这就和端午节追粽子,正月十二追灯笼是一个道理。说明了孩子是两家人的宝,也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小孩子么,娇贵,加之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弱。到了十二岁后,变结实了,大人们也就放心了。

在我还不到十二岁的时候,外婆就病了,再也不能迈动着自己的小脚,来给我追节了。但我已经长大了,可以随着妈妈一路小跑着去外婆家看外婆了。但那时候,我并体会不到卧榻在床的外婆的痛苦,我只是毫不客气地接受着外婆趁没人的时候,塞给我她舍不得吃,留给我的那些好吃的东西,或者一把花生,或者两个水果糖,当然,也少不了一个甜甜的柿子啦,一个点心啦等。后来,当外婆走了,我才真正的感到是那么的伤心,再去外婆家的时候,那暖暖的土炕上,空荡荡的,再也看不到外婆的慈眉善目,再也听不到外婆说:民娃,过来,吃吧,外婆给你丢着的。

婆说,她就爱吃柿子,特别是软了的柿子,又软又甜又香。婆还说,柿子树是庄稼人的树,皮实,好作务,只要有个苗苗,就不愁长,只要能发芽长叶,就不愁每年秋后满树的柿子。

老屋的院子中间有一棵柿子树,树冠盖住了屋顶。每到秋后,一树的柿子压弯了枝条,也压在了屋顶上。摘柿子的时候,爬上房顶,一边摘着,逮着一个软了的柿子就一边吃起来,吃得一嘴的'灯笼红。

后来,因为老屋年久失修,无法堪负柿子树的每年“镇压”,柿子树便在婆的叹息声中被砍伐掉了。但婆不愁吃柿子,婆早就在一空着的庄基地里栽下了五棵柿子树,旺盛地长着,柿子也满当当地结着。

后来,因为要盖房,便砍掉了其中四棵。婆虽然疼惜,但还有一棵柿子树依然挺立,便也只是说了几声可惜的话就罢了。毕竟孙子盖房娶媳妇比她心爱的柿子重要的多。

婆一天天老了,走不动了,也无法再去抚摸一下她心爱的柿子树了,也不能再咽下一口又软又甜又香的柿子了。婆临终时说,民娃嗳,婆死了,柿子树你要是不要了,就栽到地里去,别糟践。就栽到离婆坟近的那片地里,每年等柿子红了,婆也能看见哩。

再后来,我因为要扩建房子,那棵柿子树真的留不住了。我记着婆的话,将柿子树移栽到地里,离婆的坟很近的地里。

如今,柿子树也成片成片的栽了,而“暖”柿子的方法也似乎引不起我多大的兴趣了。也许是人们都很忙了,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也许是经济的繁荣条件的改善,街道上到处都是瓜果遍地。特别是一种名叫“日本柿子”的柿子(关于“日本柿子”,也许是这个品种最早是在日本发现的,所以才有了这个命名,但对于两国的交流以及柿子树的发展、养殖,名字似乎并不重要),只要一红,就能直接摘下来吃,也是又脆又甜,但毕竟没有那原始的味道。有时候,过程或许才是最珍贵最香甜的吧。

如今,婆已故去多年,地头的那棵柿子树,因为在地里的缘故,光照更好,空间更足,便比在家里繁茂得多,顽强得多。每到秋天,一树的柿子红彤彤的,笑盈盈的,映红了半边天。踩在那一地红红的、厚厚的、软软的落叶上,望着那一树红灯笼,我仿佛听见婆说,民娃,快来吃。我似乎看到了通向远方的路,被一个个红灯笼照得雪亮雪亮,似乎在告诉远方的游子,回家的路已被“我”照亮。

第3篇:小柿树

小柿树((精选10篇))由网友 “yanmf”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小柿树,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小柿树

小柿树

我家楼下有块小小的隙地,长着一棵小柿树。它是那样苗条,那样小巧玲珑,颇像是供人欣赏的盆栽花卉。 这棵小柿树稍高于屋檐,由于受到坐北朝南楼房的影响,枝干便都一味地向南面伸展开去。 倒卵形的树叶多呈深绿色,叶面向着天空,像是在渴望着什么……时值寒露时分,有些叶子已发红,经绿相间,十分好看。 枝头上挂满黄橙橙的小柿子,有的独坠枝头,有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它们簇拥着,私语着,显得格外亲热。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直射下来,那光洁的小泥地上便倒映出它那纤细的倩影。这一簇,那一簇,颜色或浓或浅,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一阵微风迎面拂过,大片的树叶便随着摆动起来,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柿树随笔

柿树随笔

记得乡下屋后的柿树,长长一排,很是壮观,绿叶中点缀着或红或黄的柿子,煞是惹人喜爱,大家都知道它们是外公的命根子。

外婆在时,外公的腿脚很利索,给柿树锄草、施肥、捉虫不亦乐乎。柿子的产量很大,吃不完,外婆就做柿饼,到过年都有的吃,老两口的生活可谓是有滋有味。可好景不长,外婆在柿子就要成熟之时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从那以后,外公沉寂了,一直赖在乡下不肯离开一步,不是说地没人种,就是说猫没人养,再就是担心屋后的柿子会被鸟啄了。由于外公体力、精力大不如前,又缺少了外婆的监管,柿子产量直线下降。直到两年前,他中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才勉强同意搬到城里跟我们一起住。外公人虽然来了,心却丝毫未离开老家。

外公一个人时,总爱站在窗台前朝着老家的方向张望,一望就是几个小时,偶尔还会默默流泪。浊浊两行泪,像掺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爷爷——柿树作文

爷爷——柿树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爷爷——柿树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吃了十几年大米饭的.我,见过很多树,但我钟爱的只有柿树。

小时候回老家,必须要干的就是爬上柿树。那柿树在村头的土坡上,从来长不高。小时候,那儿成了我的乐园,上上下下,就不安省。在那棵树附近,就像在爷爷身边一样。每当爷爷不在家时,我都会在那玩。

这棵柿树为我奉献着她的一切,爷爷为村子奉献着一切。

爷爷虽然没有上过学,但他懂的是相当的多。村里的人们都叫他“万能”。原先,大家来找他修架子车;后来,大家来找他来修风扇;再后来,大家来找他修各种东西。爷爷还有一个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柿树优秀作文

柿树优秀作文

因为爷爷对种植果树的酷爱,我家屋前屋后都种满了果树,可称得上是个“小果园”。其中,我最喜爱的还是屋旁那两棵色调极为沉着的大柿树。

当第一声春雷轰隆隆地响起时,当第一场春雨洒过大地时,当第一阵春风拂过田园时……这两棵柿树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春天来啦,快快醒来,看看这大千世界。”于是柿树便缓缓睁开朦胧的双眼,欣欣然,随着微风,伴着和煦的阳光,跳起了春天的华尔兹。兴奋之余,他们就换上了嫩绿的新衣裳。

一只蝴蝶飞过,是它带走了春天。

夏天到了,奇怪了!柿树好像不见开花,却结了青色的小果子。原来,它那指甲盖似的蜡黄花儿藏在密叶里,在不露声色之间,又悄悄变成了小果实。

大雁从天空飞过,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这时,碧绿的柿子,才像着了火一样熟了树来。那些硬如石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红火的柿树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火的柿树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