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卓别林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卓别林
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关于卓别林的素材,欢迎阅读。
19世纪末,英国伦敦,诞生了一个不幸的男孩。出生后一年,父母离婚,他跟了母亲。然而母亲在他6岁时精神失常被收入精神病院,他也被收入孤儿院。他自小当过药店的徒工、旅馆的服务生、书店的伙计、玻璃厂的零工,印刷厂的学徒。他的童年饱尝都市里的苦难,没有一个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但他后来却发现了对付苦难的有效方法,他掌握了笑的秘密和诀窍。于是他就把他的笑拍成电影,他的'每一部影片均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亿观众。他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他就是查理?卓别林。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病痛、苦难、挫折等是人生的不幸,但如果我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它,并用积极的行动去战胜它,它就会变成人生宝贵的财富。卓别林用笑的秘密和诀窍对付人生的苦难,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卓别林名言
1、你拼命争取的宝贝一旦到手,价值在你眼中便至少打了5折。
2、很多时候,我们崛起的地方,往往会变成我们沉沦的地方。
3、如果你把雷帝嘎嘎或啤酒盖子当作辍学的榜样,前提是,你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美国人。
4、就算时光倒流,你也不可能找回原来的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自己。回得去原地,回不了当初。
5、人生就应该像这幅黑白卓别林,经得起玩笑,看似简单,经典,值得回味,偶尔、还是要有点拿得出的水准。
6、正因为这个世界抛弃了我,所以,我才不能抛弃我自己。
7、那最美好的,永远都是人们的梦。
8、人总是要等到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明白那些曾以为的平平淡淡,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轰轰烈烈。
9、每天的自己都不是昨天的自己,而是昨天的另一个新的自己。
10、真正高尚的人,不会愤世嫉俗。
11、比说谎话没人信更无奈的,是说真话没人信。
12、回忆,越远越清晰,越甜越苦涩。
13、宁愿相看到两厌,不愿相忘于江湖。
第2篇:中考人物素材:项羽
中考人物素材:项羽
项羽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俗称西楚霸王。
轶事典故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的提升,个个以一挡十,杀的.诸侯军人人胆寒,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鸿门宴
即范增劝项羽杀刘邦所摆的一场宴会,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由此而来。
四面楚歌
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霸王别姬
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霸王别姬后又被改编为戏曲、影视、小说、歌曲等文艺作品。
作壁上观
由章邯带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围攻赵国于巨鹿时,赵王派人向各地诸侯求救,虽然各地诸侯都有引兵前来,但是都惧怕秦军的强躲在自军修筑的壁垒里不敢出来,与秦军长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围。项羽率领英布、蒲将军等几万楚军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时,诸侯还是只敢躲在壁垒里观看,直到项羽杀败秦军之后,诸侯才敢从壁垒里出来。作壁上观现指让自己置身事外,不协助任何一方。
锦衣夜行
项羽率军破咸阳之后,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像是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谁能知道呢?”
沐猴而冠
项羽攻占并烧毁咸阳之后,想要东归彭城。韩生听到后说:“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羽听见这话,便把韩生扔进锅里煮死了。
历史评价
司马迁:“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诸葛亮:“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於东城,宗族如焚,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苏轼:“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朱元璋:“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第3篇:中考人物素材:郎平
中考人物素材:郎平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运动生涯
1973年,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
1976年,郎平进入北京
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
1978年,郎平入选国家集训队。
1978年,郎平随中国队获第八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银牌;
1979年,郎平获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郎平获德国不来梅国际排球邀请赛冠军,个人获得“最佳攻球手奖”,同年还获得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个人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2年,郎平获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九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金牌;
1983年,郎平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得冠军;
1984年,郎平获第2
第4篇:中考人物素材:李白
中考人物素材:李白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下面是语文迷整理的关于李白的素材,欢迎参考。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
第5篇:中考人物素材:岳飞
中考人物素材:岳飞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下面是语文迷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岳飞的论据,希望对你有帮助。
轶事典故
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
第6篇:中考人物素材:郎平
中考人物素材:郎平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逆转夺冠,振奋人心的一幕,至今还在国人的心中久久不能忘怀。而女排的主教练郎平更是让人难忘。以下是语文迷网整理提供的关于郎平的`资料,欢迎阅读。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运动生涯
1973年,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
1976年,郎平进入北京
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
1978年,郎平入选国家集训队。
1978年,郎平随中国队获第八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银牌;
1979年,郎平获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郎平获德国不来梅国际排球邀请赛冠军,个人获得“最佳攻球手奖”,同年
第7篇:中考人物素材:东郭先生
中考人物素材: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举行狩猎,遇到一只狼就拼命追赶。狼遇到东郭先生说:“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让我苟延残喘躲一会,躲过这场灾难,我会报答你的大恩的。”东郭先生帮助了狼。后来狼安全跳出布袋扑向东郭先生咬去
【示例】 你知道东郭先生的故事吗?
【其它使用】
◎ 同时人物的动态也和其他配景(及动物)有相互影响和配合的(如《鸡毛信》中的羊,《东郭先生》中的狼等)。
◎ 特别是《东郭先生》中的.东郭先生,他满怀旧道德观念,不只是不打死蚊子,怕踩死蚂蚁,而且因为要救狼而欺骗赵简子,甚至不忍让农夫打死狼,到了最后剖开狼的肚子,发现有人的头发和牙齿,他才面红耳赤,一声不响回
第8篇:中考人物素材:岳飞
中考人物素材:岳飞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素材了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人物素材:岳飞,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人物素材:岳飞 1
轶事典故
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