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夏日,遇见随园优美散文
在鸟儿的清唱声中醒来,是住在南师大随园校区西山的一种享受,窗外树丛中传出的啁啾,沾着晶莹的露珠,此起彼伏,入耳入心。这随园青绿的夏,便由一个个湿润青绿的清晨连缀起来。
一幢幢四、五层的楼房,端坐在随园西山一片高大的法桐之中,这些法桐已近百岁,葱茏挺立,足有五六层楼高,它们枝叶相牵婆娑蔓延,华盖般覆荫着楼宇。穿行于楼宇旁蜿蜒向上或向下的石阶,仿佛走在林间,市声被浓阴稀释在百米之外。树荫下清寂少人迹,凉爽渗透入心。每当夜雨袭来,满树的枝叶滴滴答答演奏着夏之曲,高唱低吟到天明。师大新校区设在仙林大学城,留下这老旧的校园和时光让人欣赏品读。
这个夏日,住在浓阴覆盖、鸟鸣蝉唱的西山四楼,日子清凉又新鲜。
南师大的前身是金陵女子大学,历史悠久渊源深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随园系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的私家花园。走在这园子里,自然就想起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和那些夹着书本的清纯女子,还有延续至今的“厚生”校训。这里的空气、清风、草木,似乎也沾上文化,浸染着一份儒雅。树荫、鸟鸣、老旧的楼宇,散发着一种熟悉的气息,抑或是一种亲切感。小时候家住在镇江一所医学院校内,其前身是国立法医学院,我的幼时曾遇见过同样的气息和感觉。喜欢随园,喜欢西山居住的日子,让我拾起青春里的激情和尘世间的快乐。
我常于清晨或傍晚独步随园,徜徉于清新绿色的空气中。中西合璧的古典宫殿式建筑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墨绿配着朱红,古色古香精致唯美,满满地盛装着历史和文化,难怪这儿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晨光缕缕,或暮霭沉沉,寂静在林间流转,池塘水暖,绿径通幽,让我想起庐山的景致,以及那年在庐山邂逅的感觉。西山随园与江西庐山抑或有着些许相似之处,老旧的园子久远的小山,一定也藏有不少前尘旧事吧。
黄昏时分,坐在窗口写下一些文字,窗外风叶沙沙,窗内提笔搁笔间竟有复古之美。身边未带电脑,把笔落字与敲击键盘,竟有着两样的感觉和心境。依窗观看法桐在风中姿态,海浪似的悠悠涌动,周遭一片绿海,人恍若在一艘大船上随风颠簸。叶动、船动、心动的一刻,不知身在何处。
晚风沉醉,那日走在百年老树下与一对耄耋老人擦肩而过,老先生手把一柄手杖,神情安详温润,老太太戴着眼镜身着素色连衣裙,安静从容。苍苍白发,优雅的仪态,不难看出这是一对知识分子夫妻,也许他们是师大两位著作等身的老教授,尽管步履有些蹒跚,但他们形态自然,犹如树丛中那些老旧的楼宇,不华美时尚,却端庄宁静。想来他们有声的舞台,辉煌的学业路已然走过大半,岁月带走他们青春矫健的身姿,暮色中彼此搀扶的剪影,是一段繁华滤尽后素朴人生的缩写。晚风轻拂,叶卷叶舒,回望昏黄路灯下他们静谧的身影,许多人或许一生永远也走不出这份境界。
枝繁叶茂的林荫道上,法桐、松树、水杉、玉兰影影绰绰,时暗时明,周边萝蔓覆墙,如碎影梦幻。静静守望着随园,这些经年不衰、四季变幻的古老草木,已成随园师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2篇:夏日,遇见随园优美散文
夏日,遇见随园优美散文
在鸟儿的清唱声中醒来,是住在南师大随园校区西山的一种享受,窗外树丛中传出的啁啾,沾着晶莹的露珠,此起彼伏,入耳入心。这随园青绿的夏,便由一个个湿润青绿的清晨连缀起来。
一幢幢四、五层的楼房,端坐在随园西山一片高大的法桐之中,这些法桐已近百岁,葱茏挺立,足有五六层楼高,它们枝叶相牵婆娑蔓延,华盖般覆荫着楼宇。穿行于楼宇旁蜿蜒向上或向下的石阶,仿佛走在林间,市声被浓阴稀释在百米之外。树荫下清寂少人迹,凉爽渗透入心。每当夜雨袭来,满树的枝叶滴滴答答演奏着夏之曲,高唱低吟到天明。师大新校区设在仙林大学城,留下这老旧的校园和时光让人欣赏品读。
这个夏日,住在浓阴覆盖、鸟鸣蝉唱的西山四楼,日子清凉又新鲜。
南师大的前身是金陵女子大学,历史悠久渊源深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随园系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的私家花园。走在这园子里,自然就想起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和那些夹着书本的清纯女子,还有延续至今的“厚生”校训。这里的空气、清风、草木,似乎也沾上文化,浸染着一份儒雅。树荫、鸟鸣、老旧的楼宇,散发着一种熟悉的气息,抑或是一种亲切感。小时候家住在镇江一所医学院校内,其前身是国立法医学院,我的幼时曾遇见过同样的气息和感觉。喜欢随园,喜欢西山居住的日子,让我拾起青春里的.激情和尘世间的快乐。
我常于清晨或傍晚独步随园,徜徉于清新绿色的空气中。中西合璧的古典宫殿式建筑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墨绿配着朱红,古色古香精致唯美,满满地盛装着历史和文化,难怪这儿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晨光缕缕,或暮霭沉沉,寂静在林间流转,池塘水暖,绿径通幽,让我想起庐山的景致,以及那年在庐山邂逅的感觉。西山随园与江西庐山抑或有着些许相似之处,老旧的园子久远的小山,一定也藏有不少前尘旧事吧。
黄昏时分,坐在窗口写下一些文字,窗外风叶沙沙,窗内提笔搁笔间竟有复古之美。身边未带电脑,把笔落字与敲击键盘,竟有着两样的感觉和心境。依窗观看法桐在风中姿态,海浪似的悠悠涌动,周遭一片绿海,人恍若在一艘大船上随风颠簸。叶动、船动、心动的一刻,不知身在何处。
晚风沉醉,那日走在百年老树下与一对耄耋老人擦肩而过,老先生手把一柄手杖,神情安详温润,老太太戴着眼镜身着素色连衣裙,安静从容。苍苍白发,优雅的仪态,不难看出这是一对知识分子夫妻,也许他们是师大两位著作等身的老教授,尽管步履有些蹒跚,但他们形态自然,犹如树丛中那些老旧的楼宇,不华美时尚,却端庄宁静。想来他们有声的舞台,辉煌的学业路已然走过大半,岁月带走他们青春矫健的身姿,暮色中彼此搀扶的剪影,是一段繁华滤尽后素朴人生的缩写。晚风轻拂,叶卷叶舒,回望昏黄路灯下他们静谧的身影,许多人或许一生永远也走不出这份境界。
枝繁叶茂的林荫道上,法桐、松树、水杉、玉兰影影绰绰,时暗时明,周边萝蔓覆墙,如碎影梦幻。静静守望着随园,这些经年不衰、四季变幻的古老草木,已成随园师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3篇:五季随园散文
五季随园散文
正值初秋时节,法桐秋雨,密如帘幕。路上行人稀疏来往,像画中的点缀,一切都充满了诗意。
我撑着一把藏蓝色的大伞行于其中,去赴姚老师的约。约的地点是第一次来,略费了点周折终于找到。门墙上刻有民国建筑的字样。蓝灰色的大铁门和墙砖的颜色非常的和谐,开门进去后,林荫小径草树茂密与外部世界的`喧嚣隔绝起来,十分的清幽寂静,真是个好去处。
园内曲径通幽,建筑充满了人文的年代感。围着园子走了半圈终于找到了赴约地点,顺着阶梯步至楼上,空间有层次递进,虽是现代装饰却是古典韵味,实木桌椅,书籍墨画陈列其中,有一种幽静的秩序感。
姚老师和几位朋友已经先到,分坐其中细语攀谈。见人数渐齐时间已到,姚老师调动大家开始今天的主题: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首先让大家彼此破冰,自我介绍与互相评价(对身边小伙伴感受的练习)。这是一
第4篇:寻回夏日优美散文
寻回夏日优美散文
记得那年夏日树下,一张老旧木桌、一只深色茶壶和几盏茶垢满底小杯构筑了那时的惬意。
能想到可能只是因为碰巧路过这里,碰巧今天是假日,碰巧冬日不够冷,碰巧没有事情,碰巧我把那几本想看的书忘在了学校。
这么回想起来大概六个月了吧,不确定也正常因为我记性一直不好当然也没找到能帮我记住的人。
就是这个地方那个少年许下一个对自己的奢望:“我这一生注定不平凡。”可是事情发展方向总是不尽人意,不用一生的十分之一就会被现实磨去年轻的棱角,当然我也承认我们注定是不平凡的,注定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注定要吃过很多苦,注定见过很多的人,当过君子演过混蛋,从另一个角度看来确实不平凡。
其实我们都并不贪玩,只是有点活不明白。
人生就是一场场惨烈的竞争。想获得荣耀,就必然要拿你耻辱的经历作为交换的资本。所以当你见到一个
第5篇:夏日感言优美散文
夏日感言优美散文
你是否时常,或是经常也会听到他人这样的劝告:你想太多了。或者别人不理解,且很不屑的劝导你说:不要再浪费时间去坚持那些白白的无用之功!
可我们得明白一点,思想可以变成语言,语言可以变成行动,行动可以变成习惯,习惯可以变成性格,性格可以决定命运……而且有史以来,不管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颠覆创作,或是那些前所未有的伟大发明,这些不可思议的奇迹的背后,他们的发明人、创作者,都是从第一步其他人所不能够理解的“想”开始的。然而经过了无数次不懈的打磨、求萦、尝试,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无用之功之后最终取得了成功。
所以别怕自己想的太多,也不要胆怯以往的失败,或许在那一次次的无用之功背后,正是你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这个谁也说不准哦!
这几日的高温天气,热的真是够人喝上一壶的了。居高不下的气温就像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