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质量管理部质质量体系总结
福建华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部2013-2014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本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的总结,现将近期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1.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按照08年度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本中心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系统地审核,由于修订处较多,于是决定改版。目前运行的版本为第3版体系文件。新版体系文件在内容上按《认可准则》和《评审准则》的条款要求重新梳理,在手册条款的分布上使文件更方便浏览,内容更符合本中心实际情况。
2.体系文件在形式上规范化、标准化。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与前一版相比,我们认为体系文件是适合本中心现状的、要素和过程是充分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文件能够从政策层面、程序层面和作业层面有效地规范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各类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规范化、标识规范化,能够实现复现工作并起到体系运行证据的作用。
3.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中心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符合目前的工作性质和现状,目标依方针而量化制定,能够指引全员工作方向,并在实际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中得到贯彻和执行。
4.中心质量方针:方法科学、行为公正、数据准确、客户满意。质量方针符合本中心所处行业特点和服务特点。
5.中心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如下:
6.检测报告数据无误、结论正确、差错率低于0.3%,已实现。
7.客户至上,服务规范,客户满意率高于98%,本中心经满意度调查,近期未发现投诉和不满意。
8.在用仪器设备或校准率达100%,目前在用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均能够满足准则的要求,实现量值溯源。
9.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率达100%,已经过培训,并确认能力。检测报告及时率100%,所有检测报告均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交给相关方。
从以上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认为,本中心质量方针和目标暂时可以不更新。
10.持续改进本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保持有效的监控,能及时发现不符合,且能迅速反馈信息消除不符合,做到持续改进。
11.本中心有效开展PDCA,即制定各类质量计划,有效实施计划,通过监督检查、内审等活动发现实施中的可改进机会,适时进行改进。
12.在内审和08年度监督评审过程中均针对不符合项采取了纠正措施,并验证改进工作是有效的。
13.文件控制情况中心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资料员加强了对文件的编、审、批和发放、更改、作废及标识等环节的管理,以保证各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
14.服务供应品的采购近期实施的采购能够按程序文件规定执行,供应商评价工作能够及时开展,对供应商名录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与结果有关的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和管理。6.满意度情况和投诉情况检测人员在与客户接触中,能够适时收集客户反馈,开展满意度调查。近期无 申诉和投诉情况发生。
15.上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情况为确认本中心新版体系文件运行情况,本中心于2014年6月6-7日实施一次 集中式内审,该次内审共查出4项不符合项,目前整改中。
2013年度管理评审提出修订或改版体系文件的意图已经落实,检测能力范围资质认定增项的工作及实验室认可准备和申请工作也正在实施中。
外审情况2013年8月,由江西认证中心评审专家对本中心进行了监督审核,共发现不符合项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已经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经验证,整改活动是有效的。
改进的建议强化质量管理的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强化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管理体系运行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其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真正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与国际接轨。
16下一步工作:强化监督,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注重客户反馈,强化满意度调查的频率。
质量负责人:
2014年6月13日
第2篇:工模部质量管理评审总结
2011年度工模部質量管理評審總結
回首已經過去的2011年,立足2012年歲中,我們公司一年一度的管理評審工作在這樣的時機下展開了!工模部就2011年度在設備管理, ,計量監控,人員管理以及目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作出如下匯報和總結,懇請各位代表和領導為我們提供建議,作出指引,以期工模部後續的工作更 加完善,並符合公司管理體系要求!
一、設備管理
1.設備配置:
目前工模部共有机台10台,包括:線割機1台,火花機2台,磨床3台,銑床2台,車床1台,鋸床1台,2.設備保養
為了確保設備在正常狀態下作業,工模部制訂了年度設備定期保養計劃和日常保養檢查表並依據公司設備管理辦法執行.我部门都有按計劃當月完成保養任務
二、备件管理(制作、變更與維護情況)
三、測量監控裝置的管理
公司檢測儀器經過持續的周期校准 其准確度得到較大的提高,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從而能夠在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使其符合規定的要求,保證了產品質量.▲問題:
新員工和学徒對量具合理使用和自覺維護保養的意識不夠,.今後需加強新員工和学徒對量具合理維護使用的監督與教育.四、人力資源的配置
1.人員結構配置
工模部現有人員11人,其中主管2人,质检1人,師傅6人,補師2人
2.人員職能培訓
為提高人員職業技能素質,工模部進行了新進人員崗前培訓,公司年度培訓工作.主要培訓內容有ISO基礎知識,廠紀廠規,消防法規,安全規程,部門運作程序,員工工作職責,測量儀器的使用與維護,設備操作與保養等,後續我們將進一步強化部門的在職培訓和技術交流工作
3.人員溝通協作
由於員工對部門的運作程序和自已的工作職責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作業上都能保持良好的溝通協作,從而提高部門工作績效
五、部門質量目標實現情況
根據公司質量目標 樣品驗收合格率≧80%,工模部具體每月合格率統計如下:
2004年7月合格率為:85.7%8月為:83.3%9月為: 80%
10月合格率為:100%11月為:85.7%12月為:100%
2005年1月合格率為:100%2月為:100%3月為:100%
4月合格率為:100%5月為:100%6月為:100%
六、部門改進建議
後續工模部將會完善的管理工作有:
1.加強模具試制和維修的進度管控,完善模具試沖報告數據的收集
我們期待在本次管理評審工作中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進一步提升工模的管理工作!謝謝大家!(原作者:海威控股集团工模部经理/罗百辉)
第3篇:质量管理部工作总结
质量管理部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质量管理部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质量管理部工作总结1
为规范公司的内部建设和业务开展、监督落实各项工作的有效顺利完成,xx月份品质管理部按计划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监管、问题的整改及相应措施的落实
1、编制并实施《品质管理监管办法》,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对各部门进行品质检查。
2、依据各部门提交的《文件更改申请表》,修改、发放《电梯日常运作作业指导书》、《电梯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擦窗机操作作业指导书》、《擦窗机日常运行作业指导书》、《综合维修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
3、组织公司各
第4篇:质量管理部岗位
1.质量监督分部
1.1 高级经理
1)全面负责质量监督部业务管理工作;
2)全面负责质量监督部行政管理工作;
3)负责质量监督部员工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培训和提高;
4)负责质量监督部稳定工作;
5)完成领导安排其他工作。
1.2单机适航性监控(CAD监督)
1.2.1 本岗位职责
1)负责东航机队的CAD接收、评估、执行和相关维修记录全程监督控制,建立监控清单并适时颁发适航性状况警报;
2)负责组织召开适航指令清单核查会议;
3)完成领导安排其他工作。
1.2.2 云南有限共享人员职责
1)负责云南有限机队飞机机身CAD接收、评估、执行和相关维修记录全
程监督控制,建立监控清单并适时颁发适航性状况警报。
1.3安全质量监督
1.3.1 本岗位职责
1)负责维修现场质量监查工作;
2)负责完成(北京)执管飞机保留故障审批工作;
第5篇:质量管理部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时间催促我们即将告别2010,憧憬激励我们在2010年开创事业的新高,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质量管理不全体员工,通过内部努力,通力合作,不断进取,完成了这一年公司的正常工作任务。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总结经验,扬长避短,现将过去一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日常质量检验及放行情况
对进厂物料、中成品的质量检验是化验室日常工作的核心部分,在保生产,保成品发货的前提指导下,化验员合理分工,积极认真做好质量检验工作,并及时出具检验报告,截止于2010年11月24日,我们已经完成了1091批次的质量检验并给予放行,各检验品种情况详见附表。
公司外部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也对我们的药品生产、质量保障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和动力。单从质量检验方面的工作量来看一年来,化验员在相
第6篇:质量管理部岗位职责
质量管理部岗位职责
一、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检查和考核工作。
二、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划、管理目标的制订、管理
方案的编制、检查以及体系管理性文件的控制。
三、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内部审核,负责对体系采取纠正和预
防措施,不断寻求改进机会。
四、制订项目质量工作目标,经审定后组织贯彻落实;并负责督促检查各
部门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及上
级有关规定,协助公司领导组织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
六、负责组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收集,并组织对其
做适应性、符合性、合规性评审。
七、组织收集各种质量监控的原始数据,采用适用的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
析并形成相关报告。
八、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