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21 07:12: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益贵重之。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肃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选自《三国志·鲁肃传》有删改)

16.对下面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3分)( )

A.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拒:拒绝

B.曹操不可卒除 卒:通“猝”,仓促

C.乘犊车,从吏卒从:使……跟随

D.目使之去目:用眼睛示意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3分) ( )

A.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面对前来求取粮食的周瑜,鲁肃慷慨地把家中的两仓米送给他一仓。周瑜认为鲁肃是个奇才,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又把它介绍给孙权。

B.得知曹操来犯,孙权集合众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只有鲁肃设身处地地位他着想,劝他力排众议,早定大计,这与孙权的心意相合。

C.击败曹操后,孙权特地为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鲁肃却自恃功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的身份以安车软轮迎接他。

D.周瑜病困,鲁肃领军。在于蜀军相拒时,鲁肃邀请关羽谈判。会面时,鲁肃责问关羽蜀军失信,最终刘备以湘水划界,两家于是罢军。

19.用“/”给文中划线句部分断句

周 瑜 病 困 即 拜 肃 奋 武 校 尉 代 瑜 领 兵 及 羽 与 肃 邻 界 数 生 狐 疑 疆 埸 纷 错肃 常 以 欢 好 抚 之

20.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4分)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3分)

参考答案:

16、A (拒:抵抗)

17、A (A副词,于是、就。 B至、到;比。C介词,同“于”,到、在;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D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

18、C( 错在“鲁肃却恃功自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身份用安车软轮迎接他”。)

19、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20⑴周瑜趁机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或“当世君王”),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4分,“因”“时”“类”各1分,句意1分)

⑵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都是要妨害将军,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3分,“向” “图”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鲁肃字子敬,是临淮郡东城县人。家中富有钱财,生性乐于施舍。周瑜任居巢县令,带领几百人专程拜访问候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中有两大圆仓的米,各有三千斛,鲁肃便指着其中的一仓米说送给周瑜,周瑜愈加知道鲁肃是个奇才,于是就结为亲密好友。这时孙策已去世,孙权还住在吴县,周瑜就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孙权马上召见鲁肃,与他交谈后便非常喜爱他。众宾客结束谈话后退出,鲁肃也告辞离去,孙权就单独叫鲁肃回来,合坐一席对饮,(鲁肃)说:“鲁肃我私下推想,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不可能一下子被铲除。我替将军您谋划,只有尽取长江流域,并占为己有,然后称帝建号来谋取天下,这就是汉高帝一样的事业啊。”孙权更加敬重他。

适逢孙权得到曹操要东来的消息,和众将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曹操,而只有鲁肃没有说话。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心意,握住他的手说:“您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要妨害将军,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现在只有像鲁肃我这样的人可以投降曹操罢了,而将军您却不行。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鲁肃我投降曹操,曹操会把鲁肃我送回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可能会做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乘坐牛车,带着吏卒,在士大夫们交游,逐级升迁还可能会做州郡长官。如果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在哪里安身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众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主张,使我很失望;现在您阐明大计,正和我的心意相同,这是上天把您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鄱阳,鲁肃劝孙权赶快追召周瑜返回。随即任命周瑜掌管此事,让鲁肃做赞军校尉,帮助谋划策略。曹操大败撤退,鲁肃当即先返回吴郡,孙权隆重地邀请众位将领迎接鲁肃。鲁肃正要入殿阁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施礼,并对他说:“子敬,我为您扶鞍下马来迎接您,足以使您感到显赫荣耀了吧?”鲁肃快步赶上前说:“还不够。”众人听到这话,没有不感到惊愕的。大家就座后,鲁肃慢慢举起马鞭说道:“我希望将军您的威仪恩德遍于四海,统一九州,能够成就帝王大业,那时再用迎接贤士贵宾的软轮安车征召我,这才算显赫荣耀呢。”孙权拍掌欢笑。

周瑜染病,孙权旋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领军。关羽镇守荆州因为与鲁肃的军队邻近,双方屡生狐疑,彼此矛盾的情形愈发严重,而边界犬牙交错,为了边境土地的归属两方各执所见常闹得不愉快,而到头来鲁肃每每对关羽让步以保全两家的情谊。是时鲁肃屯军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一同谈判,双方兵马各驻扎在会场百步之外,将领一级的高级武官俱单刀赴会。会议上鲁肃责问关羽道:“过去我方好心地将土地借予你们,是因为贵军兵败远来无立锥之地的缘故。眼下既然贵方已占领益州,就该把土地归还我家。岂知不但寸土未还,就连我方退一步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你们也不肯从命,……”话还没说完,坐中有一人插嘴道:“土地向来便是有德者居之,哪有专属一家的道理?”鲁肃听罢大声喝斥声色俱厉,关羽拿刀起身道:“这是国家大事,这小子懂什么!”瞪了那人一眼,那人便乖乖地离开会场。后来刘备应许孙权,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尽数割与孙吴,而湘水以西则属刘备,两家于是罢军。

鲁肃死。孙权给他举办丧事,又亲自参加葬礼。孙权称帝,登上祭坛,回头对公卿大臣说:“从前鲁子敬曾说到我称帝这件事,他可以说是看明了天下的局势啊。”

第2篇:《鲁肃字子敬》阅读答案及翻译

《鲁肃字子敬》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

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

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

刘子扬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肃答然其计,欲北行。会瑜已到吴,肃具以.状语瑜。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 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 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

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 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 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益贵.重.之。

(选自《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肃见术无纲.纪. 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

B.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 存放在心里,在意C.以成.功.业 成就功绩 D.权益贵.重.之 价值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style=“page-eak-before: auto; mso-eak-type: section-eak” clear=“all” />

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A.

< style=“mso-column-eak-before: always” clear=“all” />

B. 肃具以.状语瑜

< style=“page-eak-before: auto; mso-eak-type: section-eak” clear=“all” />

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 以.观天下之衅

< style=“page-eak-before: auto; mso-eak-type: section-eak” clear=“all” />

与语甚悦之 C.

< style=“mso-column-eak-before: always” clear=“all” />

D. 因.密议曰

< style=“page-eak-before: auto; mso-eak-type: section-eak” clear=“all” />

据而有之. 因.其多务

< style=“page-eak-before: always; mso-eak-type: section-eak” clear=“all” />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属于影响鲁肃归附孙权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 ②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

③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 ④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

⑤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 ⑥孤承父兄馀业,君既惠顾,何以佐之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瑜与鲁肃的交往始于周瑜向鲁肃借粮,鲁肃毫不犹豫地将家中一半的存粮送给了周瑜,

周瑜因此觉得鲁肃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B.刘子扬是鲁肃的'好朋友,他曾写信给鲁肃,建议他投奔郑宝,他认为郑宝占据了富饶的巢

湖,手下拥人万人,是值得依附的主公。C.周瑜在鲁肃打算归附郑宝之时,与马援一同劝说鲁肃要择良主而投,他列举了孙权据有江

东的优势,希望鲁肃与他一同归附孙权。D.孙权善纳忠言,接受了周瑜的建议接纳了鲁肃,并向鲁肃问计,鲁肃直陈利弊,建议孙权

据江东而称霸,由此很得孙权的赏识。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10 分) (1) 以赈穷弊结士为务。(3 分)

(2) 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3分) (3) 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4分)

第3篇: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谓发曰:“闻君有故人,可与俱来。”翔见太祖,太祖问曰:“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争战之事耳。”太祖曰:“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补以军职,非其所好,乃以为馆驿巡官。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为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

太祖已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为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莲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别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权每田措,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