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20 07:13: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的

1、学会课文中的18个生字,并会组词和应用。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述故事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听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

三、新授

1、揭示题目《亡羊补牢》,解释“亡、牢”含义。

2、解释:

寓言:“寓”,寄托 “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文学作品。

词语:

羊圈 街访 窟窿 后悔 授受

多音字:

四、学习生字

横向记。如:我们学过哪些“穴”字部首的字再学习“窟窿”。

五、讨论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要抓住“后悔”“接受”这两个词,引导学生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你了解到什么?从“接受”一词你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作业

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几层意思读出来。

2、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通过寓言故事使孩子们懂得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先认准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生字组词。

2、朗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问题

这个人到楚国了吗?为什么?

1、楚国在什么方向?他向什么方向走?

2、他带的盘缠不多,马跑的多快,车把式再好,能到他想到的地方吗?

3、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讨论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四、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通过学习这两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3、收集寓言故事,并会讲。

第2篇:《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的1、学会课文中的18个生字,并会组词和应用。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述故事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听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

三、新授

1、揭示题目《亡羊补牢》,解释“亡、牢”含义。

2、解释:

寓言:“寓”,寄托 “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文学作品。

词语:

羊圈 街访 窟窿 后悔 授受

多音字:

四、学习生字

横向记。如:我们学过哪些“穴”字部首的字再学习“窟窿”。

五、讨论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要抓住“后悔”“接受”这两个词,引导学生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你了解到什么?从“接受”一词你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作业

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几层意思读出来。

2、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通过寓言故事使孩子们懂得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先认准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生字组词。

2、朗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问题

这个人到楚国了吗?为什么?

1、楚国在什么方向?他向什么方向走?

2、他带的盘缠不多,马跑的多快,车把式再好,能到他想到的地方吗?

3、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讨论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四、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通过学习这两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3、收集寓言故事,并会讲。

第3篇:《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两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两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1、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欢迎大家分享。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则寓言叫做《刻舟求剑》,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能说说!

2、这位刻舟求剑的人在上岸后能不能找到他丢失的剑?这个故事讽刺了──

3、像这样用一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优秀教学设计

“forve”为你分享16篇“ 《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优秀教学设计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优秀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两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