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2.了解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
3.记忆、背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4.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5.学做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七律长征1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1课时
老山界1课时
草1课时
《长征》节选2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三、教学设计
长征事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本单元真正的难点在于长征距离现在已隔多年,与现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因此,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注意运用种种方法让学生对长征身同感受,对长征能够起到思想上的理解与共鸣。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回顾、总结与展望
总结回顾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并明确任务:共同回首初一的学习听讲
2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七年级中你语文学会了什么?七年级中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你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展望新学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讨论:我期望中的'八年级的语文学习。进入八年级,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与进步思考
2了解学生的需要与渴求交流
教学反思
共同走进初二语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明确任务
2巡回指导浏览课文、目录
3布置讨论:新的语文课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课本中的第几单元或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你准备如何学习初二语文讨论
4边引导边总结,结合学生的观点提出老师的要求和看法交流
教学反思
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价内容:1.你知道自己在七年级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成功与不足吗?2.本节课你发言了吗?3.对于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你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和目标么?4.从别人的发言中,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都有哪些启发?自我反馈
2自我小结小结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课前学习:
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复习《沁园春雪》,自我朗读《七律长征》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倾听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播放录像观看长征录像,了解历史
3范读全诗听教师朗诵全诗
4倾听、引导自主质疑,合作释疑
5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6教师指导朗诵学生试读
教学反思
二、掌握学习方法,品味诗歌画面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
1介绍“四字学习法”听讲
2巡回指导“译读悟诵”运用“四字学习法”,小组合作进一步精读课文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4创设问题情境: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听讲、思考
5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6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思考,讨论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反思
1播放录音听《七律长征》朗读,在此基础上,再读《长征》
2播放长征歌曲,以唱带诵学唱长征
教学反思
第3课时《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体会红军的钢铁意志
2.学习文章的高度概括和用词准确生动
3.巩固“四字学习法”和朗读技巧,在体验中加深学习方法的掌握。
课前学习:
自由朗读《长征组歌》两首,体验表达感情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新课:由《七律》导入复习《七律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过雪山草地》片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体验革命豪情观看记录片段,体验革命豪情
3指名朗读自由阅读
4及时正音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
二、运用方法自学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问复习“”四字学习法回答问题复习
2巡回指导小组合作,用方法来自主学习
3组织交流、及时释疑质疑、赏析、交流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播放视频《长征组歌》观看欣赏视频,在音乐欣赏中回味歌词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老山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给课文新建一个标题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创设情境: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来宽,一翻身就会掉下悬崖,路上的石头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觉的感觉如何?想象思考
4我们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过夜,而且还没吃饱,他们的感觉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一起来看一下。(引导到作品的描写和主题的把握)发表观点
5组织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二、理解分析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任务:根据课文完成红军爬山的简要行军图阅读课文,思考
2引导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的办法绘图、交流
3创设问题情境: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四难”,战士的态度如何,试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语句完成表格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三、播放视频,再度体验红军精神
课后学习:
摘抄、背诵文中的优美语段
第5课时《草》
学习目标:
1.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前学习:
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复习《一面》、《柳叶儿》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由《柳叶儿》导入,柳叶儿好吃吗?不好吃,作者为什么还觉得好吃?草好吗?文中的草能吃吗?不能吃,主席为什么还要吃?回顾、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围绕文章的题目,请用几个含“草”的小标题来概括文意阅读课文,思考,交流
4组织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二、阅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中的疑难交流
2导入,请学生划出对阳光和副主席描写的语句阅读、勾画
3问题创设:作者重点描写了主席的哪方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5作者通过描写展示了主席的哪些人格魅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6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副主席的伟大人格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讨论:结合《草》、《柳叶儿》,以“说吃草”为话题,说说你的看法结合课文与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
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150左右的片断,主题不限
第6课时《长征》节选
学习目标:
1理解基本的剧本情节
2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课前学习:通读课文
课堂学习:
一、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请学生分别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四个场景阅读剧本,思考
2引导交流评价,注意事情的要素发表观点,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二、选择场景、创作剧本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课文节选了四个场景,哪个场景最使你感动,为什么?阅读、讨论、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组织志同道合的同学,准备下节课将它进行表演。小组的分工,进行选题
4巡回指导阅读课文,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剧本的再加工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小组进行表演的彩排,分工合作
第7课时《长征》节选
学习目标:
通过自身的表演,进一步体会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课前学习:
反复阅读课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彩排。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观看学生表演按小组分工合作表演各自的剧本
2引导学生合理的评价结合课文,从多个角度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3播放《长征》片断观看电视剧《长征》24集
4引导学生合理评价对比电视剧,进一步比较差距,反思自己的表演
教学反思
第8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网上学习《长征》
学习目的:
1.结合网页中的相关资源,进一步体会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能完成相关专题作业。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新精神和群体合作能力。
课前学习:
搜集有关的长征的网址
网络教学环境:
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复习《长征》导入学生畅谈学过《长征》后的感受
2师生共读《长征》学生感情朗读《长征》
3明确任务:运用网络资源,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长征,颂扬长征。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工农红军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的挑战?②红军长征时进行过哪些重要的战役,发生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③你最佩服“长征人物”中的谁?为什么?明确任务
4巡视、指导上网搜索、下载、
5组织交流资料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查找的内容随机交流自己的收获
6教师总结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9课时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
学习目标:
学习当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能够发挥自身特长主持大方自然。
课前学习;
搜集一部分名主持人的主持节目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引导自学”自学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
2交流谈自学体会
3播放视频观看央视“挑战主持人”或其他著名主持所主持的栏目
4引导、点拨结合电视加深主持人要求的体会,交流体会
5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同学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完成一次虚拟的节目主持,将串连词在班级交流
第10、11、12课时写作
第10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写作指导口头完成习题二,口头讲述“一个有关我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准备一个有关自己的故事
第11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供参考题目:“一个有关我的故事”、或“我们班的新鲜事”等学生讨论自定也可以
2明确写作要求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第13课时
综合一单元的内容和涉及的人物,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第2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4期制作:邱艳红试做:张永良陈美娜签批:班级:姓名:组号: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祖国大陆统一了!
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9.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
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 1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
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16.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7.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8.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 19.新中国建立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B.西藏已经获得了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运动的广泛开展D.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胜利结束 20.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 22.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
23.下列人物,既是人民政府副主席又是解放军总司令的是()A.毛泽东B.高岗C.张澜D.朱德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A.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B.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C.决定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选举宋庆龄等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25.“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4期制作:邱艳红试做:张永良陈美娜签批:班级:姓名:组号: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6.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7.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D、抗日战争胜利
28.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2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 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 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0.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土地改革的完成 31.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B、土地改革的完成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三大改造的完成 32.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33.朝鲜战争爆发于()
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
34.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D.中共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八大”决议
35.“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36.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37.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38.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开始C.新中国成立D.土地改革完成 39.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50分)4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8分)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
4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6分)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的他的战绩吗?(9分)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6分)
第3篇: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廖昕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讲述了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要一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史上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做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知识线索梳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对外开放的窗口
2、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3、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国两制”
第4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评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括号中
1.2013年10月2日晚,“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2013年国庆大型主题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上演。通过展示一面面有故事的五星红旗,讲述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中国梦”。以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新民主主义革
第5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文件是:()
2.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A.西藏和平解放
B.民主改革C.改革开放D.西藏独立
3.“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大陆基本解放B.新中国的成立C.新政协的召开D.解放南京
4.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是在上决定的。()
A.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