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考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19 07:12: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重庆市七校联考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市七校联考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嗔怒(chēn) 怄气(òu) 谮害(zèng) 面面相觑(qù)

B. 狡黠(xiá) 诓骗(kuāng) 彷徨(Páng) 孜孜不倦(zī)

C. 喑哑(yīn) 别墅(shù) 褴褛(lánnǚ) 恪尽职守(kè)

D. 寒噤(jìn) 陨落(yún) 骈进(pián) 强聒不舍(guō)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 亵犊 不言而喻 断章取意 孤军愤战

B. 贮立 自知之明 世外桃源 吹毛求疵

C. 诘据 无与伦比 名落深山 莫名其妙

D. 恣睢 责无旁骛 前赴后继 根深蒂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3分

A. 李华常常妄自菲薄他人,所以不是很受同学的欢迎。

B. 乡亲们聚集在广场,欢迎村中唯一一位在北大读书的莘莘学子。

C. 如果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再求全责备了。

D. 走进书店,各种各样的中考辅导资料令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

4. 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其中划线的四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4分。

第一学月考试后,①班里很多同学的总成绩都超过了600分以上。我还差得很远,那时,我很灰心……一场大雨后,②一棵经过暴风雨洗礼的垂柳给了我。③我虚心向老师请教,要求自己严格,晚上回家也要“加班”。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④如今我的成绩在一天天地改善。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探究。(10分)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局新华社上19日电)农历大年初一,郑菲菲一觉醒来,发现枕边多了一抹红色--一个折叠着的红包。打开一看,是一张写满字的红纸:“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勉之。”苍劲而有力书法,菲菲看出是爷爷的字。她激动的说:“前几天就跟家人说,今年我不要压岁钱了,你们送几句祝福就行了。没想到,爷爷还真的写了。”

新春的伤上海,一种“不要压岁钱,只要压岁言”的新风,在一些家庭悄

然流行。大学一年级的吴雪虹今年是第一次以大学生的身份给爷爷拜年。她没有要红包,只收了爷爷一句嘱咐:“要不断充实自己,知识永远是最可靠的资本。”

(1)请给上面的一则新闻拟一个小标题。(不要超过10个字)。

(2)如果新年之际你的表弟到你家拜年,爸爸妈妈想让你代写一则“压岁言”送给表弟,你想写些什么呢?

(3)有关“春节压岁钱”的问题,三(6)班学生曾进行了一番辩论,甲乙双方的观点各不相同,请写出你的见解(或观点)。

甲方:在春节的喜庆氛围里,长辈们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表达了欢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

乙方:随着生活改善,压岁钱逐步攀升,产生了不少副作用。有的孩子一方面攀比,以得钱多为荣,另一方面乱花钱,不理解挣钱的辛苦,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我认为:

6.文学常识填空。(2分)

《范进中举》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著作名称),这部著作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_____________小说,它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7.古诗文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⑴.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⑵.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⑶._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⑷.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月夜》

⑸. 《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与世无争、襟怀坦荡品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争场面,表现诗人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8--11题。(15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⑴.仓鹰击于殿上( ) ⑵.休祲降于天 ( )

⑶.寡人谕矣 ( ) ⑷.徒以有先生也( )

9.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

(2)

10.秦王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是什么语气?这句话又有什么言外之意?(3分)

11.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这两段文字,谈谈唐雎和秦王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2分)

牵 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2.本文题目“牵手”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4分)

13.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出了什么(或“有什么作用”)。(6分)

14.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6分)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15.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昔有孟母,为儿成才,三迁居地;更有岳母,苦心刺字,教儿“精忠报国”。

材料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材料三:有一对年轻父母,在空中缆车坠毁的瞬间,擎起爱的双臂,将儿子高高托起。父母不幸遇难,儿子的生命却保住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8分)

储蓄人生

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便想到了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借助它走出困境。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时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可以单向支取的,而是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学识的储蓄要锲而不舍。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学校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福。

17.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8.揣摩第三节画线句子意思,说说“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单向支取”指的是什么?“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中的“利息”和“本钱”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单向支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四节加点的”充实”是说知识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知识则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文章说:“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出一点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作文(60分)

从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65岁的老人想从北京市步行到上海参观世博园,她觉得这样浏览世博园才有意义。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到达了目的地。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这路途中的艰难险阻是否曾吓倒过你?您又是如何鼓足勇气徒步旅行的?”老人平静地答道:“没什么呀,一步一步地走路是不需要什么勇气的,关键是你的目标要明确,要清楚到哪儿去!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用自己最拿手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请以“多想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语文科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①.删掉“以上” ;

②.在句末加上“启示”“信心”“勇气”“希望”“启迪”等 ;

③.“严格”放在“要求”之前;

④.将“改善”改为“提高”。

5.(1)压岁言代替压岁钱或压岁言风悄然流行。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千里学海志士渡,万仞书山勤者攀。

(3)压岁钱不能变味,一是不能再钱数上攀比,二是可以变方式,比如可以给孩子们挑选一些增长知识的书籍、光盘之类的“压岁钱”,总之让他们学会感恩,得到收获!

6.《儒林外史》 讽刺

7. ⑴.日高人渴漫思茶。

⑵莫道不消魂。

⑶.为报倾城随太守。

⑷.虫声新透绿窗纱。

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二、8.(1)“仓”同“苍” (2)吉祥 (3)明白 (4)因为

9.(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10.气势汹汹的语气 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答应,我将会发怒,后果将不堪设想。(意合即可) 11.秦王骄横狂妄,外强中干;唐雎不卑不亢,机智勇敢。

三、(一)字面上是指女儿拉着母亲的手,深一层是女儿在母亲的爱和引导下成长 (也可说母女相依相爱,永不离弃)。 4分

13.(1)很小时拉(攥)着母亲的食指;

(2)稍大时用胳膊勾住母亲的小臂;

(3)十三四岁还把母亲的手掌攥在自己的手心。(各1分)作用:写出了女儿在母亲的牵手中长大了但依然爱恋信任母亲。(3分)

14.(1)爱女儿,扶助女儿是做母亲的天职 (3分)

⑵而女儿对母亲的信任和依赖 (或说“爱恋”)是永远不变的。(3分)

15.一位母亲对女儿无尽的爱,愿为女儿付出一切并希望女儿永远依恋和信任母亲。(3分)

16.(父)母爱是无声的,(父)母爱是无私无畏的,(父)母爱是无处不在的。(3分,意近即可)

(二)17.亲情、友情、学识。 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18.只索取而不肯付出;回报(真正的好处);友情本身。

19.不断增加,丰富(日积月累) 要用新知识替代旧知识(知识的学习要跟上知识变化发展的步伐 学习也要与时俱进)

20.示例:还可以储蓄待人接物的态度,因为良好的态度是事业成功、别人接纳、认可的重要保证,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第2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1月3日,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题号Ⅰ选择题Ⅱ非选择题总分

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

Ⅰ选择题(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佝偻 (ɡōu ) 亵渎(xiè) 嗤笑(chī) 五行缺土(hánɡ)

B、扶掖 ( yè ) 阴晦 (huì) 妖娆 ( náo) 强聒不舍(kuò)

C、恣睢(suī) 拮据(jié ) 枘凿 ( ruì) 媚上欺下 (mèi)

D、瑟索(sè ) 折本 ( zhé) 喑哑 (yīn) 气吞斗牛 (dò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兼而有之 舐笃之情 化为乌有 斩钉接铁

B、闲游浪荡 歇斯底里 登峰造极 浩瀚无际

C、与日具增 置之不理 刻骨明心 涕泗横流

D、重蹈复辙 狼狈不堪 阔然无累 言行相顾

3.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B、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水平。

C、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Ⅱ 非选择题(共三大题,135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6..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2分,每空1分,错一字不得分)

⑴无意苦争春, 。

⑵ ,背灼炎天光。

⑶燕子来时新社, 。

⑷ ,欲语泪先流。

⑸ , ,沙场秋点兵。

⑹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⑺《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词人和征人的心理矛盾,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 。

7.名著导读 (5分)

章回小说中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水浒》回目中的几个句子,请任选一句,依据施耐庵《水浒》的内容,将所选句子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不少于50字)

①景阳冈武松打虎、②武松斗杀西门庆、③林冲棒打洪教头、④林冲雪夜上梁山 、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⑥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运用 (3分)

这是一个网络言论自由的时代。去各大论坛发帖、跟帖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一种重要途径。汶川地震后,有网友发帖爆出:当红歌星赵薇、周迅捐款10万元,她们平时任何一个广告的代言价都在百万以上;而被无数网民嘲笑的芙蓉姐姐这次捐款1万,捐款后其卡上仅剩下几百元。

请就此事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语言文明,观点鲜明,言简意明。

跟帖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20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用“/”给文中划线语句标出停顿。(2分)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将军既帝室之胄( ) ⑵深入不毛( )

⑶庶竭驽钝( ) ⑷夙夜忧叹(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13.“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诗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4分)

14.诸葛亮的智慧历来被人们所称颂。你又是怎样评价诸葛亮的呢?请结合《隆中对》、《出师表》两篇课文,谈一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4分)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1月30日晚)

15.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2分)

16.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3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选_____ ,理由:

17.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该

的态度;长辈应克服自身

的弱点;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 的关系。

18.“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你有过这种体验吗?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新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21分)

永 不 录 用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收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正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

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摘自《辽宁青年》2009年第3期A版,有改动)

19.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6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③

→④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20.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两题选做一题)(3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字数在100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实现了愿望或帮助别人实现愿望后,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其实幸福就是一种体验,幸福就是感受你身边所有事物的美好,幸福就是心底的感动并心存感激!

请以“收获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级等。不能用本试卷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参考答案:

1--5 C B C A D 6、略

7、例一:武松来到景阳冈,突然跳出一只老虎。武松抓起梢棒。老虎先是一扑,武松闪过;老虎又把腰胯一掀,武松又躲过;老虎把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过。武松抡起梢棒,用尽全力一劈,可梢棒劈在树枝上,断了。武松只得空手按住虎头,用脚猛踢,用拳猛打,终于打死了老虎。

例二:武松杀了嫂子之后,就来到酒楼寻找西门庆。武松将嫂子的人头往西门庆脸上一掼,西门庆吓了一跳,认出是武松,想跳窗逃走。跨步上前,与西门庆打斗起来。西门庆终不是武松的对手,只几个回合,就被武松摔到酒楼下,跌得发昏。武松跳下楼,手起刀落,取了西门庆的人头。

例三:柴进庄里有一武师,人称洪教头,很瞧不起林冲,想和林冲比试一番。刚开始,林冲几番谦让,不想洪教头更是嚣张,林冲只得与他比试起来。只几个回合,洪教头的脚步就乱了。林冲把棒在地下一挑,直扫洪教头,只两下,洪教头就扑的倒地了。洪教头为此羞得满脸通红。

例四:林冲在草料场被烧之后,林冲冒雪出走。他喝酒喝得醉倒在雪地上,险些送了性命,幸遇柴进。林冲感叹天下之大,竟无他容身之所。柴进向他说:有一处梁山泊,方圆八百里,是好汉的落脚处。走投无路的林冲就依照柴进的指点,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投奔了梁山。

例五:鲁提辖为了替金氏父女报仇,就到肉铺上来激怒镇关西:先是要十斤纯瘦肉,,又要十斤纯肥肉,最后又要十斤寸金软骨,而且都要剁成碎末。镇关西真被激怒了。鲁提辖就跑到街上,镇关西提刀追来。鲁提辖瞅准时机,抬脚踢倒镇关西,跨步压在他身上,抡起拳头,只三拳就把镇关西打死了。

例六:鲁智深喝了酒,听到院里一棵绿杨树有许多老鸦在吵闹,觉得不清静。有人提议把树上的鸟巢拆了。鲁智深乘着酒兴,走到绿杨树旁,看了看那树,又用手推了推,然后脱下衣服,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把腰一趁,真把一棵碗口粗的绿杨树连根拔起了。

8、示例:演员是公众人物,要用自己的言行作表率,要有一颗社会的公益之心。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芙蓉姐姐善良慷慨的心灵美过赵薇、周迅的外表。(或答“爱心不是用金钱衡量的,只要尽心尽力都是爱的奉献。”也可)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9、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0、⑴后代 ⑵人烟稀少的地方 ⑶比喻才能平庸 ⑷早晚

11、⑴百姓谁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⑵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2、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13、“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例:我心目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的人。他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他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等

(二)15、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

16、选第二句(1分)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能答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得满分,单就语言得体如“生硬”、“绝对”、“含蓄”、“有分寸”这一层面回答,得1分。)

17、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二点内容,答出一点得1分。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也可用文中的话转述。)\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就说话技巧等\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

18、略

(三)19、苦闷消沉,插班旁听→重返母校,发愤苦读→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20.(联系内容1分,心理活动揣摩2分)示例:(1)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 (2)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他流下感激的泪。同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21.(2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本文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22.性格特征(2分)示例: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分析(2分)能结合事例分析即可

23、略

24、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

第3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题

(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2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 襁褓(qiáng) 枘凿(nà) 恣睢(suī) 孜孜不倦(zī)

B.亵渎(xiè) 拮据(jí) 恁地(nèn) 心无旁骛(wù)

C. 抽噎(yān) 嗔怒(chēn) 腆着(tiǎn) 吹毛求疵(zī)

D.聒噪(guō) 煞白(shà) 狡黠(xiá) 豁然贯通(huò)

2.下面句子中的词语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B.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南京六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南京六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3.答案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骊山四顾, ,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7)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重庆市七校联考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七校联考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