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打虎真英雄《景阳冈》教学案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湖北省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范中华 胡敏
片段一:
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古典名著里刻画英雄形象最多的是哪一部吗?
生:《水浒》。
生:梁山好汉108个。
师:能说出其中几位的名字吗?
生:武松
生:宋江
生:晁盖
师:可以看出你们的知识很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到景阳冈认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请浏览全文,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位英雄的特点。
生读后,概括。
生:勇
生:神
生:猛
生:谋
生:智
生:威
师:大家找到这么多字,现在咱们讨论一下,哪个字最准确地道出武松的特点?
生:我认为本文主要写武松的勇敢,他凭着非凡的勇气上冈打死老虎,所以我认为是“勇”。
师:可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勇无谋”,只凭着勇敢就能打死老虎吗?那我也勇敢,可是凭我之力,能打死老虎吗?
生:我认为是“谋”,“谋”比“勇”更重要!
师:如果只有谋略没有勇气,力气,能打死老虎吗?
生:我认为是“神”,因为武松既有勇气,又有力量,有谋略,好象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个“神”。
师:说得好!一个“神”字概括了武松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他到底“神”在哪儿?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一下:要说一说你从哪儿看出来?
生1:酒量惊人--我从“三碗不过冈”和“武松笑道:‘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看出来。
生2:力量超人--我从“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看出来。
生3:我补充一点:从11自然段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可以看出来。
师:请你把这些描写动作的词找出来好吗?
生4:丢,揪,按,按定,揪,提,打,打
师: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打虎时使用了工具吗?
生5:没有,他是赤手空拳地同老虎搏斗。
师:“赤手空拳”和“搏斗”两个词用得准,请接着找武松还“神”在哪里?
生:机智过人--我是从武松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之前的两段描写看出来的。武松先让老虎耗尽了气力。
师:他具体是怎样做的,才让老虎耗尽力气?
生1:初见老虎,“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生2:老虎一扑,“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生3:老虎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生4:老虎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生5:等老虎泄了劲,“抡起哨棒,使劲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师:大家很会找关键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体会到武松的机敏,谋略。看看这些句子中描写武松的动作,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闪
师:对,一共有四个“闪”字,那么“闪”字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如:躲,让,跳,飞,避)
生1:“闪”说明速度快,身手敏捷。
生2:“闪”写出了一晃而过的样子。
生3:“躲”显得很被动。
生4:“跳”被动了一些,“飞”太夸张。
师:我们从“酒量惊人”,“力量超人”,“机智过人”,“胆量非人”,这几个方面看出武松作为“神”的一面,其实他也是一个凡人,大家能从文章中找出他作为凡人的一面吗?
生1:“就血泊里用双来提,哪里提得动!”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武松使尽力气,不象孙悟空,无所不能。
生2:“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从这一句,我看出他爱面子。
生3:“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从这一句我看出他倔强,不听劝告,多疑。
生4:“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从这一句看出他的胆怯,害怕。
生5:从“一步步挨下冈来”,我看出他没有力气了,说明他的酒劲过了,力气用完了,同凡人一样。
师:是啊,人无完人,这位是英雄也是有缺点的。
分析,反思:
1.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景阳冈》这篇课文文白夹杂,篇幅较长,学生又看过与之有关的电视剧,可能会对文字的表述提不起兴趣。我一开课让学生自由交流《水浒》中认识的英雄人物,引起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人物的特点,这更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全文抓住“神”和“人”两个字进行教学,使教学思路明晰,条理清楚。
2. 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我设计了四层台阶:(1)浏览全文,用一个字概括武松的特点;(2)再读课文,再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他“神”在哪儿?(3)细读课文,这个特点从哪些具体句子看出来?(4)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看出武松仅仅是一个“神”吗?他还是一个平凡的人,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3. 抓住“闪”字,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感悟武松的“机敏”特点。
4. 课堂氛围和谐
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来我们学校招聘小导演,你们有信心去应聘吗?
生:有!
师:题目就是《景阳冈》这篇课文里是一个字--挨,怎么才能把这个“挨”字拍出来,以突出武松“精疲力竭”的样子?
生1:走一下,滚一下,用力抓住树枝,岩石。
生2:趴在岩石上直喘气。
生3:脚一跛一跛地走。
生4:用半截树枝作拐杖,一摇一晃走下来。
反思:
1. 在大胆设想中创新
此片段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谈自己的构思,既理解了“挨”字,体会到刚才的确是一场“恶斗”,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象。
2.“超文本”处理
让学生当导演,营造了课堂高潮,既要讲究立意,又要组织语言描述,这种“超文本”处理,大有余韵绕梁不散之感。
第2篇:景阳冈打虎读后感
景阳冈打虎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水浒传》里的第九回——《景阳冈打虎》一文。武松的的固执豪爽、知难而进、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使我对武松产生了敬佩之情。
这里讲述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武松打虎的故事。作者对于武松打虎全过程惟妙惟肖的描写,读来犹如亲历一般。我即为武松醉醺醺迈步景阳冈突遇猛虎捏一把汗,也为武松临危不惧的应用豪情而油然而敬。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当他突遭与猛虎相遇时,尽管“酒都作冷汗出了”,甚至慌乱应付之际,手中唯一的武器——哨棒由于击打在树上折断了。可英雄就是英勇,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武松凭着平时苦练的一身武艺,灵巧地避开了老虎的”扑、掀、吼,“硬是用一双”铁“拳,生生把猛虎打死。
如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通常有许多人都会临阵退缩或逃避不敢面对。
自从我看了《武松打虎》这篇故事后,使我懂得做人遇到困难时要临危不惧,我要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不要慌张,不要退缩,要勇于挑战、勇于面对、勇往直前。努力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打虎英雄”。
第3篇:景阳冈打虎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水浒传》里的第九回——《景阳冈打虎》一文。武松的的固执豪爽、知难而进、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使我对武松产生了敬佩之情。
这里讲述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武松打虎的故事。作者对于武松打虎全过程惟妙惟肖的描写,读来犹如亲历一般。我即为武松醉醺醺迈步景阳冈突遇猛虎捏一把汗,也为武松临危不惧的应用豪情而油然而敬。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当他突遭与猛虎相遇时,尽管“酒都作冷汗出了”,甚至慌乱应付之际,手中唯一的武器——哨棒由于击打在树上折断了。可英雄就是英勇,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武松凭着平时苦练的一身武艺,灵巧地避开了老虎的”扑、掀、吼,“硬是用一双”铁“拳,生生把猛虎打死。
如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通常有许多人都会临阵退缩或逃避不敢面对。
自从我看了
第4篇:孙悟空景阳冈打虎
孙悟空景阳冈打虎
大庆石化总厂一小 张梓晴
传说在孙悟空等师徒四人结束了西天取经的路程后,孙悟空与猪八戒因为长生不老活在世上。一天,孙悟空闲着没事出去找猪八戒游玩……
他们来到景阳冈,猪八戒文孙悟空:“大师兄,这是哪儿啊?给我老猪都走蒙了!”孙悟空不耐烦地说:“这是景阳冈。”他们走着走着看着前面有动静,他们就躲在一块大石后面,看到了敏捷一躲,这场面让孙悟空和猪八戒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这时老虎突然突然张开大嘴一声怒吼,好像要把这名男子活生生地吃掉。这名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骑上虎背,老虎疯狂地甩动身子。孙悟空想:“这下老虎可是彻底被激怒了”。此时这名正用自己的拳头使劲朝老虎的头部打去,老虎被打的头破血流,面目全非。孙悟空与猪八戒像看一场武打片一样惊叹不已。孙悟空火眼金睛,见这恶虎竟是妖精变的。他立刻上前
第5篇:杨子荣打虎.教学设计
《杨子荣打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打虎”的段落,体会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英雄气概。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对比、衬托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及运用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打虎紧张场面,刻画英雄形象的写作方法。
3、学习杨子荣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教育学生在危急关头要冷静,不能盲目的勇敢。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打虎”的段落,体会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英雄气概。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教师播放《林海雪原》课件,大家知道电影中勇斗老虎的这个人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3课《杨子荣打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文并思考: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中的(),然后具体描写了()。
2、课文哪几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