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让感恩之花开在心灵原野演讲稿
让感恩之花开在心灵原野演讲稿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感恩之花开在心灵原野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感恩之花开在心灵原野》。
在我成长的路上,记录着无数爱的印记,已在我的心底开出了灿烂的花儿。我记得,生病住院的日子里,奶奶心疼的一直把我抱在怀里,几个晚上都不能好好休息,奶奶的眼里满是焦急;我还记得奶奶为了陪着淘气的我尽情玩耍,身体不舒服了也不说,毅然陪着我游乐……想来我真的难过,于是我学着奶奶爱我的样子,给奶奶端来了洗脚水,一点一点将奶奶的疲惫洗去,可是奶奶却合不拢嘴,抬头间,却发现奶奶带笑的脸上挂满了幸福地泪水,那时我六岁,我明白了奶奶的感动是因为我懂得了感恩。于是,以后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关心奶奶,让年迈的奶奶多些欣慰与满足。
记得在那样一个早晨,看到疲惫的爸妈还在休息,我悄悄地走进厨房,笨拙地将准备好的黄瓜和鸡蛋做成了汤,等爸妈醒来时,只看到爸妈满脸的笑容都堆成了纹理。爸妈说那是他们喝的.最好的汤,因为里面有独一无二的调味剂,就是爱。那时我8岁,是我一点点懂事带给了爸妈莫大的惊喜。我懂了心疼家人就是感恩。
记得在那样一个冬日,雪花飞舞,我敬爱的老师找不到热水喝,问到我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水烧开去叫老师,没想到一直以来为我无怨无悔付出的老师却感动不已,说我长大了,懂得心疼人,那时我三年级。老师您给了我大海般的爱,而我回报您的仅仅是一滴水,却让您感动不已。敬爱的老师,从您幸福地眼神里,我终于明白原来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是懂事。
记忆的闸门打开,太多的感动涌上心头。记得那个雪天里,在几个陌生的叔叔帮助下,爸爸终于从撞在一起的车里抱出了我。记得在那个烈日下,老师悄悄地帮我拉上了窗帘。太多太多我全记得,于是我懂得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传递爱与力量。于是当我看到一个可怜的捡破烂的奶奶时,我偷偷地把家里的纸盒攒起来,等攒够了,我就悄悄地送给奶奶。一天,我拎着好不容易攒好的八个纸盒满院找奶奶时,很多人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那天我感觉很幸福,因为妈妈告诉我,以别人关爱我的方式去关爱别人,会让自己更幸福快乐!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会让感恩之花更灿烂地开在心灵的原野。因为感恩会让自己美丽,也会美丽他人,继而美丽一个世界!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2篇:让感恩之花绽放在幼小心灵
让感恩之花绽放在幼小心灵
美的叶子
摘要:感恩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承担起对父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通过多年的实践.本文总结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有益经验,使幼儿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回报,学会责任。
关键词: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正文
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一直把“一切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特别是现在,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有的家里六个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围着他一个人转,家长们视其为“小皇帝” “ 小宝贝” “ 小太阳”,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我们发现许多孩子们普遍没有感恩的概念,很多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霸道、自私、任性。因此,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尤其重要。让幼儿从小知道感恩,让他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知道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是给与了他们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要去爱别人,帮助别人,是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研究表明,人在6岁以前就已经奠定了其人格基础,后期的教育与塑造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起作用。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极柔,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正由于从源头上的一丁点引导,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 1
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我认为少儿们的精神正像河流的源头一样容易引导到东或者西。”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应当引入幼儿园,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家长来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作为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感恩教育活动以外,在平常的其它活动方面也应该树立榜样。如老师之间,师幼之间在文明礼貌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谢谢”“不用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时常挂在嘴边,对于小朋友对老师的帮助,要非常诚恳的对幼儿说一声:“谢谢”,小朋友受到老师的尊重,也会不自觉的去尊重别的小朋友、父母或是老师。
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他能从小就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的健康成长。父母对老人孝顺,孩子长大后就对父母孝顺。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时主动带着孩子回去看望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想念。父母也可以让孩子一起做做家务,一方面体验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辛苦与艰辛,要让孩子学会分担,并感恩所得到的幸福生活。如到了4岁以后就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吃饭的时候摆好碗筷,帮父母打好饭,下班回家给父母提鞋子,让孩子端杯水等等。同时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对他人施恩的意识,如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引导他们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带领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友好的一起玩耍,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总之,生活在充满感恩和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就更有爱心,责任心,就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二、是抓住日常生活环节培养幼儿的感恩心。
人们相互之间的一声问候,不一定带来什么具体的财富,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但它却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让人感知到亲情与温暖,给人增添力量与勇气。1973年11月21日,第一个“世界问候日”诞生。现在,“世界问候日”的宗旨也由“最初通过寄发问候信,呼吁和劝告有关领导人放弃军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发展成为“以促进人类相亲相爱为主题”的纪念日。我们也应该重视这种问候,因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听到来自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问候,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另一番景象,多少因为被冷落而发生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应该从小教育幼儿养成问候他人的习惯,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都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在孩子逐渐有了一定的意识后,教师要提醒家长切忌向孩子灌输自私的观念,让孩子在同伴之间、邻居之间、家人之间学习谦让,让孩子在谦让的氛围中长大。
三、是抓住节日活动环节培养幼儿感恩的心。
中华民族现有许多节日,如春节、清明节、妇女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劳动节等等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在节日时,给他们讲讲节日的由来,通过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丰富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认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类感恩主题活动引发幼儿感恩行为。
因此,我们要结合这些节日庆祝活动,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如国庆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到红西路军纪念馆观看革命烈士雕塑像,跟孩子们讲讲他们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业绩,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孩子们树立对革命先辈的爱戴和感恩之情。还有“三八”妇女节,我们也可以请来孩子们的妈妈,让她们谈自己的工作,谈谈是怎样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的,使孩子们切身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拳拳之情,从而让孩子们心存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长辈的关心和呵护。
通过这些节日感恩活动的开展,可不断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岁月里潜移默化地将感恩的种子长成一颗感恩的大树,回报家人和社会。
五、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仅把眼光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还要凭借这教材内容,随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目前幼儿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就可以作为感恩教育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教师要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黄香温席》、《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哭竹生笋》、《羊羔跪乳》等,在晨间谈话、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尤其是《三字经》、《弟子规》,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六、.社会教育是幼儿感恩心强化的平台
幼儿感恩心的培养除了家庭、学校外,社会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强化幼儿感恩心形成的重要平台。为了让幼儿能真正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适宜孩子们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爱心捐资捐书、赈灾义演等。老师可以让孩子将他们省下的零用钱或者是压岁钱以及家里旧的书籍捐出来帮助那些因受灾或边远乡村家庭贫困的小孩,让他们去学习主动地关爱和帮助他人。通过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幼儿的感恩意识,使孩子真正地学会了关心人、帮助人。
七、发挥榜样的作用,进行感恩教育
首先,老师要注意收集、积累孩子身边典型的感恩教育素材,选择时机进行教育,这样可让幼儿通过身边可知可感的事迹增加感恩意识。其次,以中外人物的典型事例为榜样。在历史上,历代帝王治国的口号多是“以孝治天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百善孝为先”,“王祥卧鱼”就是很好的例子。
八借助好书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文学作品中很多感人的事迹,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人受到感染从而受到教育。家长和幼儿园都要给幼儿提供一些感恩教育的幼儿书籍指导幼儿阅读,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
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生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一句话感恩,即善待了自己,又快乐了自己。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和平与快乐,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之美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谐,明天更美好。从幼儿时期就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感恩,对于孩子的一生具有不可限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晶.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 龚顺梅.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J】.考试周刊杂志2011
第3篇:让文明礼仪之花开在心田演讲稿
【教师讲礼仪演讲稿】
让文明礼仪之花开在心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礼仪之花开在心田》。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能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素质,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反映。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文明的校园,靠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来营造;学校的声誉,靠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去创造;文明的学生,靠我们全体教师率先垂范而培养。教师是播撒文明的使者,教师也是文明礼仪的典范代表。
教师的文明是什么?是注重爱的教育,是爱生如子,是关注学生发展。教师的文明就是对待
第4篇:感恩之花开在心头
感恩之花开在心头
随着昨天那场大雨的冲蚀,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一声鸟叫划破了天空的宁静,一缕阳光带来了无尽的温暖。
今天,母亲节,我蹑手蹑脚的走出家门,生怕惊醒了熟睡的母亲。清晨的阳光洒在了铺满卵石的小路上,清新的空气围绕在我的身旁,忽然忆起,小时候,母亲的手曾拉着我走在这宁静的地方,她问我:‘‘假如妈妈老了,你会这样搀扶着我走下去吗?”我天真的答道:‘‘当然,我会永远拉着您走向您想去的地方。” 那晚,母亲心中像添了份蜜,很甜,很甜……
我走到一家早餐店,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坐在椅子旁,嘟着嘴,似乎不太高兴,这时,一位慈祥的妈妈来了,安抚着 孩子说:“好了,别不高兴了。喝杯豆浆吧!”我才觉悟,这情景明明早我身上 活灵活现的演了一遍啊!那晚,接近考试的那晚,我正因找不到头绪而发狂。母亲小心翼翼的端来一杯热
第5篇:让感恩之花开在心头的助学金征文
让感恩之花开在心头的助学金征文
——国家资助,助我成长
静静地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欣赏着学校的每一处风景,心中此起彼伏。漫长的求学之路犹如漫漫长夜,虽算不上非常艰苦,但迫于家中的窘况,仍饱含了许许多多的辛酸。一路跌碰地走着,就一心想着:上了大学就好了!事情仿佛是事与愿违,2011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家名校:西安交通大学,但是6000多元的学费对于我们这个来自西北边陲新疆的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事让整个家长久地蒙上了一层阴影,开学的日期日益临近,我的学费却没有着落。幸亏后来了解到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通过助学贷款我不用为学费发愁,但是每个月昂贵的.生活费对我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各种费用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在我身上,像要将我埋起来,好冷。我变得郁郁寡欢,精彩丰富的大学生活离我太远了,并不
第6篇:让感恩走进心灵演讲稿
让感恩走进心灵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
伴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懵懂无知到日渐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会获得别人给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许我们不能一一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对所有的这一切心存感激。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别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却漠然视之。因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只会把别人的给予当作理所当然,只会一味索取,而不能给予什么。自私自利的人不仅体验不到相互给予的快乐,还会无法融入社会,甚至他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以至产生极端心理,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到那时,遗憾的是老师,伤心的是父母,痛心的是自己。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
第7篇:让感恩之花在幼小心灵绽放
让感恩之花在幼小心灵绽放
如今,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些家长视其为“小皇帝”、“小太阳”,这些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快,联想多,聪明可爱。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常常表现出自私,脆弱,敏感,任性。因此,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让幼儿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并从身边的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及别人。也可避免幼儿形成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奠定基础。因此我在自己班级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感恩教育,为孩子们创设了浓厚的感恩教育环境,并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元化的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培养了中班幼儿的感恩之心。以下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