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盒子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14 07:13: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金盒子 教案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下列词语:

玲珑噩耗恸哭愤怒恍惚突如其来晴天霹雳变幻无常

小心翼翼支离破碎与日俱增踽踽独行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可贵。

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会分析文章的线索。

2、难点:体会语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会分析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深情是如何贴切的表达出来的。

3、解决办法:对于文章的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分段来解决。难点通过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重点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各种各样,总的说可以概括为:友情、亲情、爱情。亲情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情感,她是人世间纯天然的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名为“金盒子”。本文所写的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但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之情,至今仍使人为之泪下。

二、指导研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读提示”中的词语从文中找出来画上,查字典注好拼音,并根据上下文掌握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记在生字本上。

玲珑:精巧细致。

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恸哭:极悲哀的大哭。 教师备注

愤怒:非常气愤。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神志不清。

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到来。(事情发生在突然之间)

晴天霹雳: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变幻无常:变化很多,无法掌握,难以预测。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敬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支离破碎:形容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与日俱增:一天天增长,形容增长快。

踽踽独行: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2、解题:题目“金盒子”与文章是什么关系?

题目“金盒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划分层次: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全文可分为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明确:文章围绕金盒子写了作者与早逝的哥哥和弟弟之间曾发生过的事,表现了作者与兄弟之间深深的手足之情。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8)记叙了金盒子的来历和“我”与哥哥的交往与哥哥的去世后金盒子对我们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第二部分:(9-14)记叙了“我”与弟弟围绕金盒子所发生的故事。

第三部分:(15)当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孤独的我一人,金盒子成为了“我”痛悼手足深情寄托之物。

分段的根据:是按时间顺序来分的。

4、阅读课文你最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说明受感动的理由。

教师备注

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有类似的金盒子这样的玩具吗?它的背后是否也有一些故事呢?它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感受呢?写下来,一二百字。

第2篇:金盒子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词语:

噩耗晴天霹雳恸哭支离破碎小心翼翼

恍惚踽踽独行玲珑突如其来变化无常

 2.关于观察与思考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一环。阅读时,要靠平时观察生活的体验去理解作品内容;写作时,“第一须观察”,是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思考是对观察对象(人物、景物、事物、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的思维和规律。

观察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事物,发现其中的含义和规律。

 3.关于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结构的基本内容包括:层次和段落、过度和照应、开头和结尾。一般我们主要分析层次和段落,便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

 1.从表情达意和文章结构两个方面去理解“金盒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文章所表现的兄妹情与姐弟情在内涵和写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文章所抒发的手足深情。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本文以时间为序,以金盒子为线索,用朴素、平实的文字记叙了金盒子从最初的玩具箱变为寂寞的良伴,最后竟变为纪念的信物的过程,充分表达了兄妹姐弟的关爱、理解,渗透了难以割舍的手足深情。

二、文章思路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写金盒子的来历和我哥哥与金盒子的不解之缘以及哥哥去世后金盒子对我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9-13)写弟弟、金盒子与我的故事。

第三部分(10-11)写哥哥、弟弟、双亲去世后,金盒子对我的重要意义。

三、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周密,层次清晰,首尾呼应。

文章以金盒子为叙事线索构思谋篇。这条线索贯穿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表现出手足深情的深刻主题。文章又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用一连串的表示时间的状语,写出了作者在不同年龄的情感体验,思路十分清晰。

 2.文笔自然开朗,平淡简约。

本文语言质朴、平淡,没有雕琢痕迹,却在看似拉家常的娓娓言谈中透露出一份真情实感。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记录了发自内心的真情独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四、课文教读方法建议

这篇文章细腻感人,不要当作一般的记叙文教读,也不要从记叙文“六要素”入手,而应当反复默读,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力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阅读时,可引导学生参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1.先浏览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

 2.再读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3.读第三遍时,注意文中的几件事是怎样贯穿起来的。找出与金盒子相关的描述,并进行分类:哪些是叙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写高兴的事情的,哪些是写哀伤的事情的;哪些是记实,哪些是回忆。进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仔细体味的基础上,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思考被感动的原因,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重点:

 1.学习“金线串珠”的写作手法。

 2.品味质朴平淡而感情至深的语言。

难点:

对文章的主题的深入理解

本文对骨肉亲情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写了兄妹情,又写了姐弟情,还写了父女、母女情;既写了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乐融融的亲情,又写了遭受巨大不幸时的悲痛。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兄妹情,后半部分主要写姐弟情。“我”由于身份的变化而有不同的经历和情绪。而这一切都与金盒子密切相关。对父女情母女情的描述贯穿始终,与兄妹情、姐弟情相交织,使家庭亲情表现得更为浓烈、深厚。

教学过程:

 1.先浏览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这一遍浏览还应当疏通字句,解决词语障碍。

 2.再读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这一遍阅读时,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圈点批注,在文章字里行间做记号,注明所发生的事件或关键句子。

 3.读第三遍时,注意文中的几件事是怎样贯穿起来的。找出与金盒子相关的描述,并进行分类:哪些是叙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写高兴的事情的,哪些是写哀伤的事情的;哪些是记实,哪些是回忆。进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全班进行交流阅读的成果,讨论明确以上过程中布置的的思考题。

明确:“金盒子”在文章中,不仅是叙事的线索,而且还是抒情的依托。年幼时,金盒子是“我”和哥哥的宝物,是乐趣的所在,是不可分离的“良伴”,还是“我”与弟弟争抢的“玩具”。哥哥、弟弟去世之后,金盒子里装载着太多的回忆和思念。它“不仅是一种纪念,而且是骨肉情爱之所系”。它由“寂寞中的良伴”,变成“逗人伤感的东西”。“我”可以对它倾吐满心的忧伤委屈,可以捧着它“尽情一哭”。随着人事的突然变化,“我”对金盒子的感情也波澜起伏。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痛悼之心,与日俱增。金盒子的故事,见证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架构了一篇催人泪下的美文。

 5.在仔细体味的基础上,请学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思考被感动的原因,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情感的体验,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激励评价,对体会深入、有质量的发言要大力表扬。

手段:

反复默读与讨论相结合

设计思想:

新课标指出:“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板书设计:

扩展资料

琦君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琦君的散文

琦君的散文是一个情感的世界。8岁时她就因姨娘的突然来临,哥哥的死,妈妈的泪眼……幼小的心灵里已感染了人世的哀愁。母爱是一片辽阔的星空,闪烁着永不熄灭的星光;师情是润物无声的春风雨露,滋润着精神的绿洲。母亲的发髻蕴意着心灵的奥秘,是一个东方女性慈善美德的生命情怀的流程。启蒙师、梁老师以及恩师夏承焘三十载教诲之恩……一种人生相思离别,春恨秋怀,比兴寄托,感人情怀。

温州故乡的风物,渲染着千秋不褪的墨色,风月中展示着永恒的思念。品味着故乡的杨梅滴着紫红的汁液,喝着透人胆魄的“八宝酒”,飘荡着思乡的醇厚酒味;吃着阵阵清香的灰汤粽,浮现出母亲勤劳的倩影;看着映着雪地的红灯笼,烘托着春节的欢乐;步入乡间绿野的平畴,环绕着一湾蔚蓝的溪流;跟着策杖闲吟的父亲,散步在麦浪中,背着《千家诗》……故乡白雪中的红梅,烟雨中的笛声,纷落肩头的桂花,碧荷丛中的游船……啊,故乡的一切都是美的风华,爱的雨露,善的赞歌!故乡的梦,是那么五彩缤纷,开放着百花的秀媚;故乡的路,是那么弯弯曲曲,路边的小草沾着唐风宋韵的苍苔露珠;故乡的情,是那么魂牵梦萦,绕绕缠缠到天涯……长逝无回的生命流程,宛如滚滚向前的瓯江浪涛,逝者如斯夫。追忆往昔乡恋的情怀,成为精神大树的根须,吮汲着故乡文化精神的营养,永远挺拔葱郁。这不仅仅是个人情感天地中的回旋,而是提升了一个时代乃至人类乡愁内心深处的忧愁,写出了人间无常、悲苦乡恋的真挚之情。

琦君正是把迷惘的乡愁,悲哀的愁绪化为灵情慧性的美,以中国古典词学境界,表达东方人性人情人道的丰富伦理情感,蕴意着深厚的瓯越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清雅疏淡、意味深醇的人文艺术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艺术魅力。琦君的散文给我们凭添了一分家乡山水田园的文化灵气,开拓了一片充满诗性宇宙的极美风景!温州山水清华,秋雨送情,望着苍翠的云溪树木,听着溪流潺潺,琦君的散文激起我无限的情思:云溪涌天水,琦玉蕴清辉。

第3篇:《金盒子》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1、掌握下列词语:

玲珑噩耗恸哭愤怒恍惚突如其来晴天霹雳变幻无常 小心翼翼支离破碎与日俱增踽踽独行

二、能力训练点: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可贵。

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会分析文章的线索。

2、难点:体会语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会分析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深情是如何贴切的表达出来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各种各样,总的说可以概括为:友情、亲情、爱情。亲情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情感,她是人世间纯天然的情感。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名为“金盒子”。本文所写的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但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之情,至今仍使人为之泪下。

二、指导研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读提示”中的词语从文中找出来画上,查字典注好拼音,并根据上下文掌握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记在生字本上。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金盒子》练习题

《金盒子》练习题

一 感悟全文,并画出写金盒子的部分,把全文连贯起来思考,看金盒子在表情达意上和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本题意在帮助学生通过理清文章线索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层次。

答案见“课文说明”。

二 下边两题中,任选一题。

1。你有过类似金盒子这样的玩具吗?如果有,它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感受?写下来,一二百字。

2。亲人去世,令人悲痛。但对死去的亲人最好的.悼念,是活着的人继续奋斗。试给作者写一封信,表示慰问。

本题是拓展性练习,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建议

一、本文写的是解放以前的事,有必要对时代背景作适当介绍。例如,文中说“战时交通不便”,是指抗日战争中,作者在外地念书,回家乡浙江永嘉不方便。又如,“有一次,父亲要出发打仗了”,作者的父亲是旧军官,打仗时间在作者五岁(1922年)至八岁(19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金盒子》读后感

《金盒子》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盒子》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着作者童年的趣事与悲剧,我突然觉得好生渺茫。一个念头如同影子一般挥之不去。而且好像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拉越长。“为什么我的童年这么枯燥无味呢?”仍是个念头在我的心头盘旋。

我家世代为农,我自打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我就背负着考上大学的'重任。所以我从小就要饱读圣贤书,自然就少了许多乐趣,可以说我的童年就是由一个个方块字、几何图形和ABC且成。想到这里,心头不觉掠过一丝惆怅。目前也在书上四处漫游,突然,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但正为它给与我如许惨痛的回忆使我可以捧着它尽情一哭,总觉得要比什么都不留下好得多吧!”

是啊,或许我就是那个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金盒子》读后感650字

《金盒子》读后感650字

读着作者童年的趣事与悲剧,我突然觉得好生渺茫。一个念头如同影子一般挥之不去。而且好像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拉越长。“为什么我的童年这么枯燥无味呢?”仍是个念头在我的心头盘旋。

我家世代为农,我自打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我就背负着考上大学的重任。所以我从小就要饱读圣贤书,自然就少了许多乐趣,可以说我的童年就是由一个个方块字、几何图形和ABC且成。想到这里,心头不觉掠过一丝惆怅。目前也在书上四处漫游,突然,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但正为它给与我如许惨痛的回忆使我可以捧着它尽情一哭,总觉得要比什么都不留下好得多吧!”

是啊,或许我就是那个金盒子,留下也许只会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回忆。我不知做颗流星,年幼时了却余生,总比以后生离死别强啊。不过自杀是懦弱的勇敢,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人不是要有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金盒子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盒子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