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趵突泉》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趵突泉》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趵突泉》是大家熟悉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趵突泉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文中处处蕴含着美,教学中我紧扣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教材中的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创设情境,引发美
趵突泉美丽多姿,瑰丽无比。为了让学生亲自领略这一独特的景观,教学开始,我让学生边看电视录像边听配乐朗读。那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饱览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充分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二、理解词句,感受美
课文字字句句渗透着美,融注着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美词佳句,仔细品读,深入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让学生画出有关描写大泉的词句,细细品读。如引导学生品读“一溪活水、清浅、鲜洁、昼夜不挺、翻滚、呆呆、活泼、神秘”等词句,理解趵突泉那活泼的动态景观,由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指导品析句子,如“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是作者在看到大泉喷涌的姿态时运用的联想。启发学生通过课文中“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层热气”等词句的学习、讨论,理解大泉的神奇、优美动人的姿态。再指导学生朗读欣赏这些语句,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2.“池边还有小泉呢:”。这时,我便指导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有关语句,来体会小泉的多多姿多态,每一种都是那样的优美有趣,那样的活泼可爱。最后一句总的讲“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小泉的美丽,从而让学生更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启发想象,创造美
如让学生归纳泉水从小泉眼冒出的不同姿态,然后在本子上画出这些不同的景观。在孩子们创造性的'描绘中,小泉的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就会展示在他们的面前。最后一段的二、三、四、五句,用“有的……有的……有的……”这种排比句式具体描写了小泉的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每一种都是那样的优美有趣,那样的活泼可爱。在学生充分感知小泉的多姿多态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使其绘出更美、更奇的小泉。在兴趣浓浓的气氛中,学生动手画出了“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真是千姿百态。孩子们神奇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第2篇: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王建新2011年11月1日 21:34浏览:35评论:11鲜花:4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5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一样。没有一个数学老师不期待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地建构知识,设计“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不能包容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引发认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教师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比如,在 “圆的认识”一课,这样导入: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带给大家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自行车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但轴不在中心)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小狗第一名)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是它跑第一名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么小猴、小猪呢?(小猴不仅慢,还一颠一颠的,小猪的车是骑不走的)这时不用教师多说,显然这两个问题便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1/4。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深刻。
三、利用生活素材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我教“认识人民币”单元时,我让学生到超市去了解商品的价格,买自己所需的物品,再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教师再创设买卖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付钱买实物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对元、角、分的认识和换算,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过,动手尝试过才更容易掌握,才能发现知识的用处,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如何去用知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0 最近来访
省专家李艳11-02指导教师李淑敏11-02指导教师黄敏11-02指导教师秦树强11-02评论列表全部评论 精彩评论 专家评论 共1页,当前第1页1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 靳佃国 2011/11/3 10:51:00 IP:222.134.*.* 回复 在教学中适当引发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 靳佃国 2011/11/3 10:48:00 IP:222.134.*.* 回复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 靳佃国 2011/11/3 10:46:00 IP:222.134.*.* 回复 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运用知识。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 窦秀梅 2011/11/3 9:38:00 IP:222.134.*.* 回复 怎样创设“认知冲突”关键在老师对教案的设计,看来王老师在课堂上对“认知冲突”运用很好。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 窦秀梅 2011/11/3 9:31:00 IP:222.134.*.* 回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乐学。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 魏鸿霞 2011/11/3 9:20:00 IP:222.134.*.* 回复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 魏鸿霞 2011/11/3 9:17:00 IP:222.134.*.* 回复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效果很好。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 李梅英 2011/11/3 8:58:00 IP:222.134.*.* 回复 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利用生活素材构建认知冲突,使数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研修组长 张观坡 2011/11/2 14:16:00 IP:222.134.*.* 回复 从您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你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认知冲突运用较好,继续加油!
阳信县阳信镇赵集小学 曹春刚 2011/11/2 9:33:00 IP:222.134.*.* 回复 要想运用好认知冲突,教师必须有较高的驾于课堂能力。
枣庄市第三十三中学 李光伟 2011/11/1 21:36:00 IP:112.248.*.* 回复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数学教育,是“好玩”的基础。
第3篇:词汇整体教学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整体教学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灵璧中学 陈广华
摘要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个人对某种语言掌握程度的尺度之一,对词汇量的要求也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词汇整体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效果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词汇 整体语言教学策略 运用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词汇都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的三要素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词汇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就如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的那样,〞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
第4篇:合作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的中的运用介绍
合作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的中的运用介绍
作者:湖北葛洲坝高级中学 ***
摘要: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合作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改变了教师在评价作文时的单一模式和定势心理,而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把修改讲评的过程变为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和批改作文的效率。
作文课是师生心中永远的“痛”,是多数学生想上而又怕上的课。一方面,学生希望能够在具有创造性的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多数学生的作品往往被教师忽略,甚至被一元化的标准否定,因为教师面对几十或近百份作品,在短时间内都给予恰到好处的承认是困难的事情。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吸收了合作教学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是前苏联创造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思想是根据人道主义
第5篇:论合作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的中的运用
论合作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的中的运用
作文课是师生心中永远的痛,是多数学生想上而又怕上的课。一方面,学生希望能够在具有创造性的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多数学生的作品往往被教师忽略,甚至被一元化的标准否定,因为教师面对几十或近百份作品,在短时间内都给予恰到好处的承认是困难的事情。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吸收了合作教学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是前苏联创造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思想是根据人道主义的原则和个性民主化的原则来改造教育和教学过程,处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人生。因此,它把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它通过调节人际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手段,在教学中建立起平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