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季羡林谈人生的感悟语录
季羡林谈人生的感悟语录
1、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2、我已经走不动路了,没有人搀扶,两米的距离都很难了。我现在的一个任务,就是劝年轻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3、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4、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
5、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6、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7、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8、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9、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10、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第2篇:有关季羡林谈人生的语录
有关季羡林谈人生的语录
1、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的一点小聪明……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第三派可以陶渊明为代表。他的意见具见他的诗《神释》中。诗中有这样的话:“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此举?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反对酣酒麻醉自己,也反对常想到死。我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态度。
3、年轻的时候,读过胡适之先生的一首诗:“略有几根白发,心情微近中年。既成过河卒子,只有奋勇向前。”我不理解,适之先生的“过河卒子”从何而来。因此也没有过河卒子的感觉。但是,不管你是不是过河卒子,反正你必须奋勇向前。
4、算八字算命那一套骗人的鬼话,只要一个异常简单的事实就能揭穿。试问普天之下——番邦暂且不算,因为老外那里没有这套玩意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孩子有几万,几十万,他们一生的经历难道都能够绝对一样吗?绝对地不一样,倒近于事实。
5、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礼貌。这是完全有事实做根据的。
6、我觉得,在人类前进的极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只是一条链子上的一个环。拿接力赛来作比,每一代人都是从前一代手中接过接力棒,跑完了一棒,再把棒递给后一代人。这就是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这一棒的任务。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古代印度人有人生四阶段的说法,是颇有见地的。
7、小车不倒尽管推。
8、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
9、造化小儿对禽兽和人类似乎有点区别对待的意思。它给你生存的本能,同时又遏制这种本能,方法或者手法颇多。制造一个对立面似乎就是手法之一,比如制造了老鼠,又制造它的天敌——猫。
10、如果真有一个造物的智者,他会从宇宙黑洞里什么地方,笑看我们这个小球上的自以为极其聪明的芸芸众生,就像我们看猴山的群猴。
11、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12、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13、我认为,在爱情的某一个阶段上,可能有纯真之处。否则就无法解释日本青年恋人在相爱达到最高潮时有的就双双跳入火山口中,让他们的爱情永垂不朽。
14、记得有两句诗:“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我现在深深地认识到在朴素语言中蕴含的真理。
15、光修养还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实践,也就是行动,最好能有一个信仰,宗教也好,什么主义也好;但必须虔诚、真挚。
16、我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儿,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受到的折磨与酷刑,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
17、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18、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19、造物主又制造某些动植物的天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猫吃老鼠,等等,等等,总之是,一方面让你生存发展,一方面又遏止你生存发展,以此来保持物种平衡,人和动植物的平衡。这就是造物主给生物开玩笑。
20、我有时候认为,造化小儿创造出人类来,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果没有人类,世界要比现在安静祥和得多了。可造化小儿也立了一功:他不让人长生不老。否则,如果人都长生不老,我们今天会同孔老夫子坐在一条板凳上,在长安大戏院里欣赏全本的《四郎探母》,那是多么可笑而不可思议的情景啊!我继而又想,如果5000年来人人都不死,小小的地球上早就承担不了了。所以我们又应该感谢造化小儿。
21、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22、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23、我虔诚希望,我们人类要同大自然成为朋友,不要再视它为敌人,成了朋友以后,再伸手向它要衣、要食、要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
24、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
25、我个人觉得,人类在新世纪,新千年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恩格斯已经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事实,日益证明了恩格斯警告之正确与准确。在新世纪中,人类首先必须改恶向善,改掉乱吃其他动物的恶习。人类必须遵守宋代大儒张载的话:“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甲鱼也看成是自己的伙伴,把大自然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征服的对象。
第3篇:季羡林谈人生
>读后感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季羡林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总有可能会一段坎坷的经历,对谁来说,应该都是如此的。其实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有许多的记忆都是在坎坷中产生的,它们旺旺是经典无比的,以至于许久过去了,我们还不忍心把它抛弃。
季老开篇便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只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仔细思索: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当然自杀除外,但人不能老处在被动和糊里糊涂之中,应该有所作为。季老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懂得如何寻找自我,如何生活和工作,如何使平凡的人生稍许不平凡些。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对社会、对他人、对子孙后代的